我家邻居是爷爷、奶奶和一家三口。每天早上和晚上,几乎都能准时听到大声的训斥和争吵。
早上,奶奶开始训斥孩子
——奶奶:“快点吃,都几点了,上学要晚了”
——孩子:“哦”
——奶奶:“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吃个饭就赶紧吃呗,磨磨蹭蹭的”
——孩子:“哦,知道了,我不是在赶快吃嘛”
——奶奶“你还犟嘴?我说错你了?说过你多少遍了,你听过吗?”
——孩子:“哎呀!走走走,不吃了,吃饱了,走走走”
晚上是妈妈训孩子
——妈妈:“把电视给我关了!我出去遛狗前就跟你说了让你练琴,你干嘛呢?”
——孩子:“我就看一会儿,这就去练,还不行吗”
——妈妈:“快点,人家老师都说,一块儿学琴的几个孩子就你懒!”
——孩子:“哎呀,好好好,这就去练。”
——妈妈:“整天跟个皮子样,说八百遍都不行,让你练个琴跟害你样。”
每每听到这些对话,心里就会很不舒服,眉头也会不由的紧起来,我老公就说是不是听着似曾相识啊。是的,我以前就是邻居奶奶和妈妈的翻版,甚至更甚。这些话几乎就是我以前的口头禅,而且我每次都说的理直气壮,好像真的这样说了,孩子就会上进了学好了。可是,结果是我的孩子油盐不进,好说歹说就是不听。于是,到最后就变成我歇斯底里的河东狮吼。这样时间长了,我孩子真的就成了皮子,还越骂越不听话,甚至还真的开始顶嘴了,然后我陷入极度崩溃。
直到今年去西安学习塔罗,知道了正面管教。最初的了解并不多,只是知道“和善而坚定”,和善是态度温和,坚定是不妥协,不溺爱。
2016年10月底,终于参加了雨奇导师的“洛阳正面管教家长班”。回来又读了《正面管教》和《十几岁孩子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是一种体验式课堂,它通过导师带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各种形式学习更好的沟通方法,练习更实用的沟通语言。
通过读《十几岁孩子正面管教》,我知道了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与变化,父母其实可以从容对待的。以前的我真的是太高度紧张,甚至杞人忧天。青春期是每个人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也不用去避免,它只是个正常的发育过程。既然是每个人的必经发育过程,那它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过去的。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是在寻找存在感、价值感、认同感,找到了就是个性化的完成。在寻找自己的路途上,孩子会以各种方式挣脱父母的束缚、控制,试探自己的能力。甚至与父母夺权、争斗、冲突。正面管教中,把青春期的孩子叫做驾驶员,把父母叫做副驾驶员。我终于明白了,孩子终究是自己人生的掌控者。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的就是给予爱、关注、指导、聆听、鼓励、赞同,不需要的事父母的代替、包办、控制。
以前听过一个说法: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现在想来,真的感谢自己在还为时不晚的时候遇见了正面管教,不至于我的孩子继续在我曾经给她营造的所谓的“中国式家庭”里一点一点失控。
现在我对孩子的要求,简单干脆。
让孩子收拾返校的皮箱,以前的我
——“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自己的书别乱扔”
——“一个小姑娘,整天邋邋遢遢的,像啥样子,丢不丢人?”
现在的我
——“准备吃饭了,给你5分钟收拾箱子,我看着你来做!”
对孩子的批评,就事论事。
以前的我:
——“你看你看,没记性。上次说的不是你是吧?”
——“孩子,人要是没有自制力,就完了。得有点羞耻感!”
现在的我:
5分钟后,我要看到你坐到书桌前写作业,要不然,这周都没法看电视了。
孩子犯错时,给孩子一个指导性选择
以前的我:
——“自己说,错在哪儿了?”
——“不知道?现在想。想的不对,重新想。”
现在的我:
——“作业不做完就看电视是不对的,现在给你两种选择,一是5分钟后坐到书桌前好好写作业,以后每天可以看一小时电视,二是今天随便看电视,但是接下来一礼拜不准看电视了,你自己选”
哈哈,这就是我遇见了正面管教之后的改变。不仅让我变了,也让我成长了很多。我现在跟我青春期的女儿相处的越来越好。我现在觉得我自己在跟孩子一起共同成长,我很庆幸自己遇见了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