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儿童精分课上,严和来在介绍精神分析理论之前,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下其创始人——弗洛伊德,并告诉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思想,最好从认识这个人开始,这样,你了解到的理论就与这个人提出观点的历史背景融合,成为“鲜活的”内容,而不是枯燥的理论。
有幸在图书管理借阅《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这本书(作者:安东尼·斯托尔;外研社出版),开启自己对于精神分析的领悟与学习之路。本书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作为初学者入门书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了解。以下是在阅读过程中的个人体悟,整理成文,引述文字均已标明。浅薄见解,如有偏颇之处,望各位前辈斧正。
第一章 生平与个性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生于1856年5月6日,当时他的母亲仅有21岁,而父亲则已经41岁了。巨大的年龄差距,让弗洛伊德从小就生活在父亲的威严下,难有亲近,而年轻的母亲一直视他为自己最出色的孩子。如此,他对于男性及男性象征意义的研究,包括俄狄浦斯情结的刻画的个人因素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不得不说,他“极有条理、十分节俭和倔强”的强迫性性格也为此奠定了基础。
原本追求生理实验研究的弗洛伊德,面对爱情和生活,选择了从事医学临床工作,随后,又一步步走上精神分析的道路。然而,他“终其一生都是决定论者”,并且坚信“所有的生命现象,诸如想法、感觉、幻想等心理现象,都严格地受因果定律的制约”。同时,他一直坚称自己是一名科学家,“他将自己创立的体系称为科学;但是精神分析不是一门科学,也永远不能成为物理和化学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的假设是回顾性的,不能用来预测,而且大多数假设没有最终证据的支持”。
如此坚定地信念,加之弗洛伊德具有“说服性”的写作技巧,最终使得“精神分析成为整个西方世界都认真看待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学说”!我想,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仅仅翻开了心理学的一页新篇章,也使得不少非心理学人士,一提到“心理”两个字,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弗洛伊德”——仿佛“弗洛伊德”与“潜意识”已经成了心理学最重要的标志词汇!
虽然弗洛伊德并不承认自己是一名哲学家(因为他坚称自己为科学家),但是,在他的理论体系成形之初,他依然“摆脱了咨询室的狭窄局限,涉猎人类学、社会学、宗教、文学、艺术和超自然领域”,这与很多哲学家都有类似之处。可以说,如果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不是“一种哲学体系的话,至少是一种世界观”。
可见,对于踏上心理这条路的后来者,我们依然无法跳离这个思想体系,即: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世界观,以达到可以包容坐在我们面前的陌生人的世界观。而且,站在弗洛伊德的视角来看,咨询师的价值观则必须力求纯粹的客观。
记得先前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咨询师要保持价值观中立,避免带有个人的“杂质”进入咨询,最好的状态就是将自己变成一块白色的幕布,而来访者就能将其思想投放在上面。当时就觉得,如此一来,对咨询师的要求极高,而在本书发现,这个要求的根源就是弗洛伊德本人——他的一位分析对象记录到,弗洛伊德是“那样令人惊异的客观……他如此专注于正在进行的调查,以至于他本人仅充当着一种工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