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底,27岁的“白云”和6岁的“小礼物”从美国回到四川“老家”。这是大熊猫“白云”时隔23年后首次回到家乡,也是大熊猫“小礼物”跟随妈妈第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随后两只大熊猫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进入隔离检疫阶段。
经过一个多月的隔离检疫,它们已经适应了四川的环境、食物和气候,健康状况良好。
圈舍中已结束隔离检疫的“小礼物”非常活泼,在草坪和木架间不停走动,甚至扭着身体与圈舍外的饲养师互动。看到饲养师送来苹果、胡萝卜和新鲜的竹子后,它立刻坐下,抱着竹子大啃起来。相邻的圈舍内,“白云”则一直安静坐在木架上挠痒痒。
“白云”“小礼物”在美国以粗纤维饼干和当地竹子、竹笋为食。为了让两只大熊猫尽快熟悉家乡食材,饲养师邹文勇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喂养方式。“我们会把窝窝头切细了蘸蜂蜜,蜂蜜量每一天逐渐减少,同时饼干的数量也减少,窝窝头数量逐渐增加。”邹文勇回忆,“小礼物”很快就接受了家乡食物,“白云”则花了一个月时间才适应。
“‘白云’性情温顺,‘小礼物’是个急性子。”邹文勇告诉记者,刚回来时“小礼物”胆子小,看到陌生人就跑,后来适应环境后,偶尔还会发脾气。“我在圈舍外打扫卫生时,它如果吃饱了,会撞门拉门,想出来玩,有一次甚至发脾气把粪便扔得满屋都是。”
看到留洋归国的“白云”“小礼物”,我想到了不久前在白忠德教授的《大熊猫我的秦岭邻居》一书中提到的那些留洋大熊猫。其中的明星熊猫“艳艳”,来自佛坪,在10岁那年,以友好使者的身份乘飞机去了德国柏林,留洋生活了12年。但遗憾的是,它没有像“白云”那样生子回国,而是因为健康问题,死在了德国。留洋大熊猫的苦乐悲欢,只有它们自己最清楚。读《大熊猫我的秦岭邻居》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原来这些呆萌的动物,也曾为中国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作出过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