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朋友圈,忽然发现大学同学孙婷已转战深圳工作。并写下一段话:曾经的最美,如今的陌路,奋斗过,努力过,不再遗憾。好奇心作祟,拨通了孙婷的电话,问及原由,作为从事多年人力资源工作的我给她下一个定论——没做到明哲保身。
(一)先谈留下,再谈发展
孙婷到这家数码公司时,是由董事长亲自面试的。总结之前的工作经验,加上对未来数码市场的展望,董事长对其非常满意,决定录用,并把她安排到活动策划部。
上班一周后,正好赶上员工全体大会。董事长以及各位高管发言之后,主持人说,现在是自由讨论时间,请各位员工畅所欲言。在以往,公司开这种例会的时候,是没有员工主动讨论问题的。虽然是“自由讨论”,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员工本身还是比较敬畏的,因为大多民营企业还是老板一言堂文化,没有员工愿意出这个头。
让所有员工都没想到的是,孙婷忽然站起来,进行自我介绍。
这时,已有几个员工小声议论:“这是什么场合,怎么在这里自我介绍,好像怕谁不知道她似的。”
更让同事吃惊的是,孙婷又说:“我来公司一个星期了,发现公司有一些问题,想向领导汇报一下。”
这时,正等着散会的董事长一下抬起头来。
孙婷接着说:“我发现公司打印机前的纸张浪费特别严重,许多员工在打印材料时,并未仔细检查,打完之后,发现出现错误,就立马把纸销毁,再重复打印。其实这些工作本来可以更仔细些,只是因为纸张可以随便使用。”
只见坐在一旁的后勤部长脸色发青。
“小孙啊,你这个意见很好,可以帮公司节约成本。散了会后勤部到我办室来一趟。”董事长笑着说。
这次会议结束后,打印机前的纸被拿走了,公司决定,以后员工再想打印,要去后勤部领纸,并做记录。
孙婷非常高兴,因为她刚来就帮公司解决一个长久的弊端。此后,孙婷发现一些问题,或者有些想法,都会向董事长汇报。董事长也是总鼓励她,年轻人有想法就要提出来。
一天,活动部部长找到孙婷,严厉地对她说:“小孙,你刚来,对公司很多情况还不了解,有什么问题,你可以直接找我,不要越级向董事长汇报,董事长事情很多,没有太多精力处理这些琐事。”
孙婷立马意识到领导的不满,连忙解释说:“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碰巧遇上董事长了,我也是为了能让自己快点进步,让公司快点发展。”
慢慢的,孙婷发现同事都不理睬自己了,或许部长说得对,自己越级了,可是我做这么多,都是为了公司好呀,孙婷很委屈。渐渐地,公司气氛越来越不好,最后孙婷不得不选择离职。
《中庸》讲: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孙婷的种种做法,的确是站在公司的利益角度,可是她的方法却缺少一些智慧。
第一,公司打印纸浪费严重,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别的员工肯定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员工,提出此问题,证明孙婷并不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员工,但是在员工会议的场合下提出,就有欠考虑。
第二,孙婷作为活动策划部员工,提出本应是后勤部该做的事情,会让后勤部的员工感到不快。员工每次用纸都要去后勤部领取,无疑增加了后勤部的工作量,也让员工怨声载道。真是好心没好报。
第三,即使孙婷认为自己有义务提出一些意见,也应该向直级领导提出,由直级领导向上汇报,否则让本部门的领导也会产生不快。
纵使孙婷来到公司时,信心满满,想要一展才华。但无奈,连留在公司这一关都没过去,还谈何发展呢?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自如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甄嬛》迷们大概不会忘记,那位“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的沈眉庄。得宠之初,是何等意气风发?但她最大的失误,就是不懂收敛锋芒,明哲保身。刚刚学着协理六宫,就向皇上老板进言,裁减例菜。城府深厚的皇后说,“本宫可不能抢了她的功劳”,皇后巧妙地将满宫的仇恨转移到沈眉庄身上,这才有了后来被推入水,被陷假孕。
本可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本可以一展管理才华,却终落个含慨而亡。何其悲哉?
(二)明哲方能保身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谈。历史上,有许多位高权重的人,最后身败名裂,就是不会明哲保身。而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当属张良。
青年时代的张良是一个血气方刚的豪侠人物,他不惜家财为韩报仇,行刺秦始皇。张良追随刘邦以后,处处表现出他的政治远见和高超谋略,如设计击败秦军,劝谏刘邦撤出秦宫,争取黥布、彭越,笼络韩信,进而灭楚等。刘邦称帝后,他建议封赏与刘邦有宿怨的雍齿,从而安定了人心,加强了内部团结。他是刘邦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为刘邦出了很多主意,刘邦对他则言听计从。刘邦对张良的评价“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成了对古今高明军师的共同赞语。
但张良深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在群臣争功的情况下,他“不敢当三万户”;刘邦对他的封赏,他极为知足;他称病杜门不出,行“道引”、“辟谷”之术;他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处处表现得急流勇退。因此,在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张良却始终未伤豪毛。
张良的经验给现代职场人以很好的启示,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几点明哲保身的做法,供读者参考:
不要碰触领导的高压线
一些年轻的员工个性张扬,不服管理,动不动就公然和上司对抗。能做到领导岗位的人,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他们在对待下属时,一般情况都是谦和有礼,但千万不要以为温顺的领导就好欺负。90后孙洋就吃过这样的亏。一日,孙洋在处理一个客户的售后问题,也不知怎么了,客户的一些数据总是弄错,连续打印多次,也无法解决。领导看见后,对孙洋说,你能不能认真点,你这样既浪费客户的时间,也浪费公司的时间。孙洋本就心情焦躁,大声说:“这又不是我的错,客户给的数据有错,他总改,我有什么办法。”
“你还有理了,你要是觉得委屈可以不做,门口排着队想要做这份工作呢。”
“走就走,谁怕谁啊。”
公然对抗只能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干掉上司,自己当上司;另一个就是被上司干掉,成为冤魂。但通常第二种出现的概率极高。很明显,孙洋属于前一种结果。
不要做八卦型员工
有些员工特别八卦,自己的本职工作没做好,特别喜欢打听小道消息。比如领导今天去哪了,公司最近又有什么新政策要执行。小聂就是这样的员工,总向领导司机打听领导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儿。领导知道后特别反感,没过多久,就找个由头把小聂开除了。其实,在公司里,最容易晋升的员工有这几种:光做事不图回报的;职场政治手腕高明;能说会道的;人际关系好的。可怜大多数员工只是一介草民,这时你最后表现出光做事不图回报,在上司的大树底下学好专业知识,积累经验。
不要对落魄的员工落井下石
在职场中,员工一般都是看老板的眼色行事,见风使舵的事情再正常不过。比如开会的时候,某某人被领导当众表扬了,那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这位员工在职场中会好过一些;如果被领导当众批评了,其他人就会认为领导不喜欢他,因此不敢和他走得太近。其实在工作中,谁都有可能犯错,不能因为领导的一次批评和冷落,就判定这个员工没有发展。正确的做法是,他应该得到更多帮助和关爱,带他走出事业的低谷。雪中送炭的情意,想必能让人记住一辈子。
顺从领导的意见
曾经问过我的领导,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领导只说了两个字:听话。当然,这并不是说员工要做领导的机器人。如果这个员工既听话,又有能力是最好的,如果二选其一,领导更喜欢听话的员工。大多数员工都有这样的心理:自己的领导能力不如自己。如果不幸的是你的上司真是这样的人,那么唯一延长你职业生涯的有效手段就是去适应他,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否则你就等着被穿小鞋吧。好的上司他会去征求员工的意见,但是你们讨论的结果尽管不是你心里非常认可的想法,但是上司一旦决定了,你就奋不顾身的去做好它,把事情做好就是给上司争光,上司在老板那里领到了荣誉,你自然而然就好处多多。
在自己没有强大之前不要有太多的想法
职场上总有一群自不量力的小菜鸟。认为自己名校毕业,曾经得到的荣誉比上司的年纪还要多。历史上的屈原、岳飞哪一个不是自命不凡,结局如何不必言说。所以职场新人不管自己能力有多强,以前经历有多丰富,来一家新公司之前,要做的事情就是低调。不要把自己所有的才华都展示出来,因为这样会让你的上司感到威胁。有时,职场菜鸟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上司了,事实上,你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不要去抱怨,只能怪自己稚嫩的翅膀还不足以逆风而行。
想要明哲保身,那么这五个就是禁忌,碰了会让你的人缘大跌,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才能够让你在职场中如鱼得水。职场第一课,您学会了吗?
作者|人称大齐同学,外号众多,比如倒爷、比如齐总、比如兔警官。85后媒体人,爱胡说八道,其实都是正能量。爱聊职场,也爱聊八卦,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文章,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喜欢就关注我吧。
别问我美不美,人家永远1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