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但是还没听过一个演员说“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表演。”
关于表演,罗伯特·布列松的观点比较极致:
对你的模特们说:“不要设想你们要说的话,不要设想你们要做的事。”还要说:“不要思考你们所说的话,不要思考你们所做的事。”
布列松的“模特”就是别的导演的“演员”,他们的区别是:
模特:自外向内的运动。
演员:自内向外的运动。
布列松继续说:
不要演员。(不要指导演员。)
不要角色。(不要研究角色。)
不要表演。
要使用模特,取自生活的模特。
以其人(模特)代其表(演员)。[1]
好的,布列松就说到这里。以他的“电影书写”理论来看,一个理想的导演,并不是要去指导一个善于表演的演员如何表达,而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模特,并挖掘和展现他本身具有的人的气质,以及这个气质的人会怎么想、怎么做。
要做到自然、客观,这种程度上,电影接近了影像诞生之源:“记录”。
2002年,以维姆·文德斯为首,众导演扎堆组拍的那两部短片集《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大提琴篇),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今天要推荐的,不是这两部,而是启发文德斯们去做这件事的另一部:拉脱维亚导演赫兹·弗兰克拍摄于1978年的黑白短片《十分钟年华老去》。
这部短片长约10分钟,只有一个镜头,镜头里是一群坐在木偶剧院看戏的孩子,以及十分钟里,他们表情的起伏变化。
孩子是非专业演员的极致,也是布列松所谓“模特”的极致。孩子的表情变化,几乎等同于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因为表演的不存在,所以影像与真实之间没有层障,你所看见的就是真正发生的。观看和拍摄的方向是一致的:自外向内,从动作和表情抵达内心。
反例是小丑或金·凯瑞式的表演,夸张的表情与动作,极力去复现一种虚构的、假想的情感——先有思考和预设,然后将其表达出来,拍摄和观看也到此为止,表象即可,至于是否能让人去触及真实性,那就是模棱两可的需求了。
短片应该是使用了剧院现场的录音作为声音补充,在声音和画面上完成了两种语言的对位。有声电影的微妙处也在这里有一个精简地呈现。
-------------
赫兹·弗兰克(Herz Frank,1926.1.17-2013.3.13),生于拉脱维亚Ludza,去世于以色列耶路撒冷。比较有名的作品包括:《十分钟年华老去 Par Desmit Minutem Vecaks》(1978),《曾有七位西蒙斯Reiz dzīvoja septiņi Simeon 》(1989),《闪回 Flashback》(2002)。
[1]摘自《电影书写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