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问我,你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一下广州,我随口回答了:包容、杂乱、多彩。后来细想,广州,我在这生活了近四年的地方,以我的感受,还真是很难一言蔽之。她时而像个老者,时而像个开放前卫的酷女孩,时而像个文艺小青年,时而又像个穿着破烂的行乞者……这些特征有时彼此独立,有时又彼此杂糅。
在越秀荔湾这些老城区,走过斑驳的白色骑楼,穿过老巷子,吃着茶点,听着粤语的环绕声,会真切的感受到老广州真是个会享受生活的老人家。同时也像在提醒我:外地人,看看什么是岭南文化。有时一个人走走沙面、走走东山口,阳光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就能感觉这时间多静谧呀。我像个游者,好像都只能偶尔过来蹭一蹭它的时光,偷偷仰望下那些有年头的古树。
而我终会回到天河,回到人声鼎沸中,回到充斥着大量跟我一样的外地人,充斥着白领、打工者、学生族聚集的人群中去。在天河,有着五光十色的夜景,有着高楼林立的大厦,有着各种奢侈品,也有更多的路边摊。白天,公交地铁里总是出现拥挤的骚动,一般情况下,拥挤得再难受,人们都是默不作声,默默承受,因为毕竟每天如此,偶尔有个把狂躁的人大喊争吵,旁边的人都没空去辨别是非,只希望重回沉默。我数次观察那些上班下班的人的表情,在公交上在地铁上,我发现大家都是一种表情,就是面无表情,差别就是上班时多一点焦急和困顿,下班时多一点疲惫和饥肠辘辘之感。但下班的高峰是没有上班明显的,从晚上六点到十点,都会是人潮汹涌。那些人从广州的四面八方过来,晚上又回到四面八方,周六日基本都赖在天河,有时会去蹭蹭海珠的免费公园。我朋友来天河看到天河城、正佳广场那人海一般,问难道有什么节日吗,我面无表情地回答:天天如此。而那些为了装逼的小资青年们则会隐藏在各种日料小店、咖啡馆、特色餐厅里,选到合适的拍照环境,花多少钱无所谓。
有次我带朋友去了趟黄埔,看黄埔军校。因为地点太远,平常几乎没怎么去。那次过去印象太深刻了,除了对黄埔军校的那种敬重感、对历史的缅怀感,还看到了当地的渔村。木质小屋在街道两边铺开,整个颜色都是暗淡的,小屋都显得比较破败,大都房门紧掩,一看就是很少住户,饭店老板说以前这边是渔村,现在都基本出去打工了。这个村子就像被人遗忘似的,很安静。而这边实际也是广州的一部分,看那些新兴小区,都是新广州人的居住地。与天河的热闹、越秀的尊贵都不相融,却通过某种联系依然存在。
这些各不相容的特色,就像呈现在你面前的满汉全席一般,你不用管他们是否相融,却知道能各取所需。感受文化就去看看那些旧时建筑,感受静谧就去二沙岛散步,感受人潮和欲望,就去正佳、太古汇看看玲琅满目的商品,想游玩就去海珠逛公园、去番禺玩游乐场。你会偶尔一瞥可以瞧见某高档健身房里的人在跑步,抬头可看见手挽手三五成群的学生党,有时听一两个黑人用粤语在谈话,有时旁边打工者在地铁上酣然入睡……
真说不清广州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在那头,人流在这头,满大街的饭店餐馆,每个人都各怀心思。不交流,不争吵,彼此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