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于CPI反映的主要是日常消费品价格的变动水平,人们都对CPI非常熟悉和关注。PPI与CPI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两者之间总是互相关联,但时不时地也会出现一些背离,本文就将在简要分析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
下图显示了1997年初至今PPI与CPI的波动情况。截至目前,两者一共发生过四次主要的背离,分别是:1995年11月-1999年10月,持续48个月,最大背离6.9%;2001年3月-2002年10月,持续20个月,最大背离5.2%;2008年11月-2009年12月,持续14个月,最大背离6.7%;2011年10月-2016年9月,持续54个月,最大背离7.9%。
纵观这几次背离,不难发现均是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出现,并且均是由PPI同比增长率快速下降并穿越CPI同比增长率,并终结于PPI同比增长率快速回升并穿越CPI同比增长率。从2011月底开始的这一轮背离持续时间最长,反映出很强的经济信号。
PPI与CPI指标的计算及传导关系
PPI 和 CPI 都是反映特定时期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水平指数。PPI 主要从生产者的角度衡量39 个行业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出厂价格变动情况,在其构成中,约有76% 为生产资料(其中能源、原材料所占权重很大),而用于居民最终消费的生活资料约占24%。CPI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衡量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包括8 大类商品与服务价格,其中工业消费品约占 45%,另外一些是价格易受气候因素影响的食品项目(约占 34%)及服务项目(约占 22%)。
从生产消费链条看,PPI 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而 CPI 则居于下游的消费环节,CPI 包含的分类调查内容与 PPI 所包含的分类调查内容之间存在部分交叉影响,二者理应存在正反向传导关系。具体地说,PPI 向 CPI 正向传导的途径主要有三条:PPI(煤炭、成品油、电力)——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CPI;PPI(采掘工业)——水电燃料——CPI;PPI(原料工业、加工工业)——工业消费品——CPI。CPI 向 PPI 反向传导的途径主要有两条:CPI(猪肉、面粉、棉布等消费品)——工业企业生产资料(衣着、食品等)——PPI;CPI(服务价格)——工业用工成本——PPI。
而在我国,越是接近上游的行业,资源属性越明显,垄断性越强,越容易转移成本、留存利润;越是接近零售端的中下游行业,竞争性越强,对成本的转移能力比较薄弱。这导致从上游PPI到下游CPI的正向传导途径并不通畅,因此PPI的大幅变动只带动CPI小幅变动,出现比较明显的背离。另一方面,PPI项目中的大宗商品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这也导致了两指数之间的背离现象。
2011年至今的背离情况成因
2011年至今,PPI与CPI的背离持续时间长,背离幅度大,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缓后劳动力价格刚性上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国内较为突出的产能过剩矛盾等。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补库存的需求及原材料价格的提升,PPI快速回升。
2017年1月,CPI同比上升2.5%(受春节影响较大),PPI同比上升6.9%。由于这一轮的补库周期大致持续至Q2季度,判断PPI继续上升的持续时间有限,而1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受翘尾因素影响较大,后期总体较为平稳。
参考资料:
[1]吕光明,金蛟. 我国PPI与CPI背离的特征表现与成因分析.《债券》2015.12
[2]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6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