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荣强
我认为,佛教想为我们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生的时候心灵的归依问题,一个是死了之后灵魂往何处去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人与人如何相处的问题。
佛祖释迦牟尼用自己的思想,给予无数的人心灵的安慰和行为的指引,从而让佛教成为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陀不是神
2014年冬天,我读到一行禅师的《佛陀传》,该书以散文笔调讲述了佛陀从出生、成长、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灭寂的完整一生。
在我以往浅薄的知识中,佛祖就是一个神。虽然我从来不信佛教,但是进过的寺庙,大小也有好几十间。而每一处,都会见到无数的善男信女,把佛祖当一个至高无上的神顶礼膜拜。
读完《佛陀传》之后,在我心中,佛陀走下神坛,不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神通,和我们凡人一样会困惑和痛苦。尤其是某个深夜,读到佛陀因为僧团的分裂而无奈悲伤的时候,我深切地感到佛陀作为一个人的渺小与无助。
因此,我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在佛祖遗训的第四条,他会说用“默摈”的办法,驱逐那些恶性比丘。所谓“默摈”,就是在僧团里边冷落那些坏和尚,让他们感到被排斥,从而知趣地离开“组织”。
显然,这不该是一个神做的事,而是一个常人做的事。
三无漏学
学习佛教的人,或者修行佛法的人,必须知道释迦牟尼的“苦集灭道”四圣谛,其中的道谛,就是指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方法很多,浓缩起来就“戒定慧”三个字,又称“三无漏学”。学习佛教,你会有很多麻烦,就像这个有漏无漏的专有名词特别多,搞不明白啥意思。
“无漏”与‘有漏’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痴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所谓“三无漏学”,就是三种断除烦恼的学问与修行的方法。
我认为讲得简单明了的佛法,才是真正的佛法。把佛法讲得神乎其神玄乎其玄,是故作高深,故弄玄虚,为了欺骗那些没钱读书的穷人。
而戒定慧三学,不过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三条简单易懂的修行路径: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有先持戒、再入定、后生慧的顺序关系。
佛祖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正道”或“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可以说,修习八正道就是修习戒、定、慧,就是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持五戒
因为《西游记》的缘故,猪八戒非常有名,可谓老幼皆知,家喻户晓。但猪八戒的八戒究竟是哪八戒?就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出来。
所谓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培养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
出家修行戒条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在家人则只要能持“五戒”就可以了。对常人而言,持“五戒”已经不易,多了,恐怕难以做到。
“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均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按虚云老和尚的说法,“五戒”竟与儒家的“五常”相对应:不杀生即仁,不偷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忘语即智,不饮酒即信。这有点奇怪。
补充一句:猪八戒除了上述五戒之外,还包括: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修六度
前面说“五戒”与“五常”对应,接着要说一下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产生于古印度,称为原始佛教。传到东南亚地区,称为南传佛教或小乘佛教。传到中国,又称为汉传佛教或大乘佛教。
小乘与大乘的主要区别有三。其一,小乘把佛祖视为一个修行境界很高的人或教主,大乘把佛祖视为神。其二,小乘修行的最高境界是阿罗汉,大乘的最高境界是成佛。其三,小乘修行的内容为戒定慧,大乘修行则为修六度。
所谓度,是“波罗蜜多”的音译简写,即通过修行从此岸渡到彼岸之意。修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与“戒定慧”三学相比,多出来三样东西。多出来的布施、忍辱与精进,恰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与道德追求。
在思考和演讲有关人格完善和思想境界提高的话题时,从修六度当中任意提取三个,都是展开话题很好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