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里有一个“重力势能”的概念,当一个质量越大物体,离原来的位置越来越高的时候,它本身的势能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如果M(质量)提高,H(高度)提高,则E(势能)提高”。
前面说到的复利效应要求我们每天克服自身的阻力进步一点,可以想象一下,这也就是“克服重力做功”,类似每天要提起一块有质量的物体走上一级的高度。当然,我们可以选择一块轻一点或者重一点的物体,这完全是我们自由选择的。
走上一级或一小段距离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难的是一直往上走。走着走着,突然往下一看,原来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往上走了这么多步,已经远远把其他的人抛在身后,身上蓄积的势能竟然变得如此之大,甚至达到令人惊异的地步。
那么复利效应的势能是怎么积累的呢?
文章的开端提到了一个逻辑命题,“如果M(质量)提高,H(高度)提高,则E(势能)提高”。怎样提升势能,命题里面提供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提升物体的质量,这个好比每天学习的强度和进展,如果每天的强度很大,相同的时间获得的势能固然更多。
但是物体的质量不能无限量的加多,每个人的学习强度是有限的,超过一定强度后甚至会透支人体的健康,于是我们只能把更多地注意力放在第二中方法上。
第二种方法讲究的是上升的高度(H),这个“H(高度)”的提升是有一定规则的。看一下下面的图示:
在石块A的上面一直堆放这石块B、C、D,那怎样达到更高的高度呢?
你必需从A出发,一步步地往上爬,直到爬到无穷高,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身上蕴藏的势能已经非常大了。
那么这些石块ABCD有什么联系呢?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石块A是通往BCD的必要途径,但当你踩上B、C、D时,BCD这些石块的重量又进一步压实和强化了A,这样一来,一种从A到达B,B又反过来强化A的逻辑便成立了。其实,这就是复利效应势能的成立逻辑了。
或者你会有疑问,现实世界上有什么事情会遵循这样的逻辑吗?
答案肯定是有的,而且还不少,比如连续创作。
先来说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当红的职场漫画家名为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这位作者创立了美国著名呆伯特系列漫画,他也是一位特别高产的作家。
安利一下,呆伯特系列漫画是职场幽默漫画,今天已经同时在65个国家、使用25种语言、超过两千家报纸转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呆伯特的官网(http://dilbert.com/)上看一看。
斯科特·亚当斯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的成功正是复利效应最好的体现。他的创作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在还没有成名前,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办公室白领人员,刚开始时他因为要上班,只能每天四点钟起来画漫画。然而开始时的漫画和文章并没有为他带来多大的收益,每当他女朋友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些没用的事情时,他总是支支吾吾地无法回答。
一篇叠一篇,定期更新的漫画和文章引起了许多读者的注意,终于形成一个有效的复利效应势能,在这个强大的势能下,下一步获得盈利已经变得是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
不久后的一天,著名的华尔街日报听说了他的博客,马上邀请他开通了一个专栏,专栏一开通,马上大受欢迎,这时,后面所有的成功都变成了自然而然发生了。
与定期定量产出文章类似的,积累复利效应势能的事情还有基金定投、持续精炼一项技能、人脉投资等。无论哪一件事情,都要学会积累复利效应的势能,相信,当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成功不过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件而已。
最后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复利效益势能构成的两个条件,一个是“M(质量)”,讲究的是每天的学习进步强度,但这种强度是十分有限的。
另一个是“H(高度)”,这个“高度”的上升讲究一定的逻辑结构,就是“从A出发上升到B,到达B后反过来强化A”。满足这两个条件后,复利效应的势能就可以逐渐构成。文章的最后部分还介绍了一个著名的漫画及畅销书作者,名叫斯科特·亚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