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原文地址
一、异步逐层渲染。
React Native 虽然一直标榜媲美Native的体验,但实际使用下来,其渲染性还是非常低效,基于ScrollView和ListView两大容器,在渲染上,相当于web端的table布局,需要等整个大table渲染完成才显示页面,也就是说,当容器内有大量的子元素,其白屏时间会非常长。
二、实现shouldComponentUpdate方法
如上第一点,逐层渲染提升打开时间,但是也会导致component重复渲染,也就是执行了大量无用的diff算法。虽然React里引以为傲的diff算法非常高效,但是执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可使用shouldComponentUpdate来控制component的渲染次数。
如果确定该组件渲染完后 无需再次更新 ,即这个组件是一个 静态组件 ,那么可以直接return false
shouldComponentUpdate(){
return false
}
三、使用setNativeProps方法
setNativeProps方法可以理解为web的直接修改dom。使用该方法修改View、Text等RN自带的组件,则不会触发组件的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shouldComponentUpdate、componentWillUpdate等组件生命周期中的方法。
建议频繁更新的操作,如slider、tabs切换等拖曳操作时,使用setNativeProps来更新属性,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性能体验。
//修改文本输入框的 属性值
this.refs.textInputRefer.setNativeProps({
editable:false
});
//修改文本输入框的 style
this.refs.text2.setNativeProps({
style:{
color:'blue',
fontSize:30
}
});
四、不要使用阴影效果
React Native 里面的 shadow相关的样式,是非常耗性能的css属性。这在web上,以前android 2.0年代,也是一样耗性能的css属性之一。如果需要使用阴影效果,建议使用图片来代替反而性能更好一些。
五、最小化DOM
React Native里虚拟dom结构越复杂,则越低效。如果层级结构大于5级,则要考虑下优化了。这没啥技巧,纯靠经验及硬实力。
六、组件粒度化
如何更好的划分组件粒度,这需要合理的对组件进行更细粒度的划分,区分出静态组件及动态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