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从而改变整个家族链。
从认识自我开始通过觉察看清头脑的运作模式,停止扭曲的思维方式,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父母、孩子和配偶。
本心经常说自己是一个脆弱而又敏感的人,实际上在妈妈身上也有很深的印记。
妈妈非常在意别人跟她说话的口气和态度,有时超过了内容。哪怕周围人对她有一丁点的呵斥、“不尊重”的态度,她一定会纠缠到让对方向她承认错误。
不明白的人会觉得她事多、难缠,经历了这几年的内观觉察以后今天我突然发觉,她就像个小孩,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时刻准备着跟外界抗争。
我看到她内心的那个小孩一直在申诉:“不许轻视我,你们都要尊重我、看得起我,拿我当个重要人物看。”一旦得不到,她会生病、哭、躺在床上不起,因为她要用这种办法让自己不去面对内在那个无助、被人轻视看不起的小孩。
妈妈评价一个人好和坏最常用的一个标准就是:“谁谁谁真不错,见面说话可热乎了”“谁谁谁怎么那个样子?!见面不理人,傲的什么!”
今天中午瞅着一个机会,我对她说:“妈妈,咱们总结一下这么多年结交的朋友。有个亲戚能说会道,大家都喜欢她,能说会拉,一毛不拔。她带着两个孩子在咱们家吃住了一个多月,前段时间你们要去她那个城市,她有没有让你住她家?”
“还有另外两个朋友,一到周末就去咱们家,中午在咱家吃饭,一坐就是整整一天,你端茶倒水,她还抽烟,我和弟弟写作业的空间都没有了,现在想想对朋友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傻?”
“有冷脸的菩萨也有笑面虎,很多时候看一个人的外表经常会看错人。为什么那么在意别人的态度呢?幼儿园老师给您一个冷脸,您气得整整一夜睡不好。她摆脸色给你看,你完全可以选择漠视她,为什么因为这么一个不重要的人让自己去受罪呢?”
“妈妈,我今天说这些话不是想要挑剔您的毛病,我也是这么多年以后才慢慢醒悟,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为什么不去结交真正对我们好的朋友?
大学的时候我也分不清谁真的对我好,谁是假的好,因为我在意的东西都是最不重要的:只喜欢说话好听的人,遇见言语鲁莽的我就厌恶至极,从来不跟说话不好听的人做朋友。
结果就是那个甜言蜜语的朋友因为偷窃同学的钱财被举报,临了还没忘了往我身上栽赃。一直以来我都找不到自己哪里错了,哪里做的不好以至于吸引这样的人来到我身边。”
“现在我知道了,因为我看人不准,看不到对方的动机,我的注意力只停留在说话的语气上,只要态度柔和说话往心眼里碰,这样的人即使是在欺骗我,我也心甘情愿和她交往。反过来只要是说话太直白、不经过修饰的、粗俗的语言,即使是真话我也不愿意听。一句话就是眼睛里总看不到真人。”
“经常有朋友叫我去他家吃饭,(不求回报只想和我一起聊天的朋友)我有时不愿意去,为什么?因为我觉得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的家,相比起朋友我更愿意回家陪父母,我能分得清远近厚薄。
所以我跟孩子的关系是不允许其他不重要的关系插在前面。 时间分配上最核心的是自己的小家,其次是父母家,再其次是亲戚和朋友,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也不会让朋友常常在我家里一坐就是一整天从而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妈妈你觉得我这样说对吗?”
妈妈平生第一次听到了这些话,她若有所思。因为我跟她说这些话的时候不带情绪,不再像以往那样带着强烈不满和指责的情绪去质问她、反驳她了。
人和人的互动就是这么奇妙,即便面对着一个麻木得像木头一样的人,他也能够准确接收到你的信息。当你完全放下对一个人的成见,开诚布公的跟他谈心,几乎不用思考他瞬间就能感觉的到。
当我们遇到到一个令人非常反感、无比厌恶的人或事情的时候,只需要不带任何评判地去看他,全然地观察他,在某个不知名的瞬间或许我们会看到一个拿着饭碗乞讨关爱和尊严的孩子。
很多时候大人们的行为多么像个孩子啊:“和我的意见不一样就意味着否定我,否定我就是攻击我,就是对我不满意;不尊重我就是看不起我,贬低我,侮辱我……”当对方陷入情绪当中的时候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地跳出去,看到孩子气的部分真正的包容就会出现。
当妈妈倾诉有人对她态度不够尊重让她深感烦恼的时候,那眼神分明在说:“明明就是他态度不好,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你要为我做主,站在我这一边。我是对的,他是错的,我不允许他这样的态度对我”。
实际上我们能掌控的只有确保自己不受伤害,对方怎样做怎么说,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
即便有方法让对方给她认错,以后就能保证不会遇到另一个给她脸色看的人?遇到嘲笑我们的人,可以选择漠视、可以用十倍于对方的语言怼回去,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打开他的大脑改变他的态度。
在妈妈说话的空隙中,我突然意识到:坐在我对面这个人面庞虽然是老人的,但是那个眼神——那个熟悉的眼神像极了小时候受到同伴欺负回家找大人帮着“报仇”的神态。
本心常常告诉自己,我长大了,不需要别人的安慰可以照顾好自己,可以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负起责任,深入心灵剖析自己、温暖自己、关爱自己、疗愈自己。
当我深刻了解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回过头来看到以前懵懂无知的自己,那颗冥顽不灵的心是怎样在黑暗中忍受凄苦抽们的时候,我觉察了一颗包容的心。
好和坏、善跟恶也许不应该被简单地标签化以后扔在一边,沉浸在真实的感受中本身就拥有纠正偏差的功能。
看到即释放,看到自己的恐惧,恐惧就停止了,看到自己的不安,不安就会结束。
包容不是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包容是一种感同身受,这种共情只能来自心灵的觉察。
爱是一种链接,情绪的清理可以让这个链接变得更灵敏。
妈妈的觉醒进又促进了我的觉悟,在上班的路上,内心一个部分像冰川一样融化掉了。妈妈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这句话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