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已婚未育、并且没打算坚决不育的中年少女,生娃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尽管我不讨厌小孩,也常常喜欢别人家的小孩,但我在很多年里一直觉得时机未到。为什么呢?
也许是新闻热搜时不时出现的“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也许是社会调研显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且低龄化,也许是偶尔听闻的某大学生因学业不顺自杀、因失恋或矛盾投毒,也许是身边有娃同事经常感慨的“上班比放假轻松,放假太累了”,也许是核泄漏、全球变暖、地区战争、传染病流行……
一切的一切,化作了许多担忧。在很多次的思考问答、自我私董后,我渐渐发现,那些担忧的根源不在外面,而是在我的内心:这个世界似乎有很多不美好,生活也不总是幸福的,自己都没活明白,为什么还要生一个孩子、让孩子来这一遭呢?我能为他/她、为一个生命负责吗?有了孩子,会不会让我被随之而来的琐事绊住,再也没有自己的时间,每天围着孩子转,失去自我?有了孩子,我要怎么做好一个妈妈,让他/她健康快乐地长大,在成年后能够自食其力、拥有让自己自在幸福的能力?
带着这些问题,我读书、思考、写作,希望在我的孩子到来之前多多探索,转变想法和心态。遇见《笑得出来的养育》是一种缘分,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我心生美好的向往,忍不住对它产生了好奇。
作者李一诺,亲历中、美、日多元教育,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曾是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为了给孩子合适的教育,她创办一土学校,探索回归本真的教育模式;她是极具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奴隶社会”“李一诺”的创始人,也是线上社群“诺言社区”主理人;她的第一本畅销书《力量从哪里来》给很多人带来了力量。
《笑得出来的养育》也是一本有力量的书,它名为养育,但并不是一本教父母如何养孩子的书,而是一趟邀请父母共渡的自我关爱、觉察和疗愈之旅。一诺在书中真诚地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对养育的思考,从自我觉察出发,启迪父母觉醒。
我从书中得到了两个重要的启发。
1、养育,是父母的自我突破和完成之旅
对我来说,“自己都没活明白”是生养路上的巨大拦路虎。
这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简短的七个字,如果深入探索、展开分析,是一个涉及到生命意义、人生价值、个人使命、心理疗愈、自我成长等多方面的宏大问题。
投射到生养孩子这件事上,我想,这个问题掩藏的是我对自我的怀疑和对未来的担忧:我还不够好,还在探索自己的人生,怎么养好一个孩子呢?有了孩子,我会不会变得更糟糕?会不会陷入泥沼,困于琐事,一切围着孩子转,失去自我?如果我依旧很关注自我的成长,是不是就做不好一个妈妈?
一诺告诉我:没关系,我不是一个人;养育,是父母的自我突破和完成之旅。
真正意义上的养育,需要我们面对人生最深的恐惧——对未来,对前途,对不确定,对求而不得。这些恐惧,我们自己也远不能从容面对。当看到这个我需要“负全责”的孩子,这份恐惧只会加剧,而且往往是压倒性的。所以在看似琐碎的生活杂事里,掩藏的是我们和这人生最深的恐惧相处的能力。
原来,我所担忧的,是这么深、这么普遍的恐惧——对未来、对前途、对不确定、对求而不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潜藏在每个人的心底。
有了孩子,生活会发生很多变化:事情变得很多,情绪容易失控,关系显得紧张……那么,这些变化是孩子带来的吗?的确是在孩子到来之后才出现的。孩子是问题的根源吗?并不是。
多了一个处处要人照顾的幼崽,事情变得更多,完全可以理解;但情绪的失控、关系的紧张,真的是孩子带来的吗?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情,有人得心应手,有人却兵荒马乱?如果没有“我”的允许,谁能让我情绪失控、关系紧张呢?
孩子的到来,只是激活了父母内在不曾留意的隐忧,加剧了父母心底深深埋藏的恐惧;孩子的到来,让父母不得不直面恐惧,未来呼啸而来,不确定性如影随行,冰山浮出了水面,我们再也没办法视而不见。
从这个角度讲,养育是父母的自我突破和完成之旅,它让父母更直接、避无可避地直面人生的恐惧,觉察自己、看见问题;而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养育也因此推动父母成为更完整的自己。
孩子,能够帮助父母“活明白”。
还有一个问题:有了孩子,我需要围着孩子转吗?我会无法顾及自我成长吗?
一诺告诉我:父母的觉知高度,才是孩子的人生天花板。
养育孩子,最终是我们的自我完成之旅。当我们能够“醒来”,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能成为孩子的好父母,这两者本就是一回事。
看着这些文字,我突然想到一个古老的成语和一句网络流行语:言传身教,鸡娃不如鸡自己。
父母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做好自己,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孩子自然会习得好习惯和好品质。
想起曾经和老公讨论的一个话题:我们在家总是看书、学习,那么以后有娃了,对娃来说,看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是需要被逼迫、被诱哄才要做的事,他/她自然也会对书感到好奇,对学习抱有轻松的心态,乐于加入。
对于精神追求和内在品质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知名公益人陈行甲说,母亲对他有两方面比较大的影响,一是与人为善、把人往好处想的人生态度,二是对弱者发自内心的怜悯与共情能力。这些影响正是来自成长过程中母亲对他的言传身教。
水满则溢,想要给予孩子什么,与其掏空强塞,不如自己富足,然后让它自然流淌。所以,养育孩子,不仅不会阻碍我的自我成长,反而能够让我更理直气壮地加速前进,发现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成为更完整的自己,丰盈内心,提升觉知,然后,让孩子生长、成为他自己。
2、养育的核心,只有两条
每位父母都不能免俗地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某种期待,设想过我的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是健康快乐、听话、学习好、孝顺,可能是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可能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对我的孩子抱有怎样的期待?我希望他/她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有想起来就会笑的童年,成年后拥有自食其力、有想做的事业、让自己感到自在幸福的能力。
听起来有点贪心,于是我问自己,再简单点呢?于是,这么多的期待,追根究底,似乎只剩下了四个字,身心健康——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内心。我相信,身心健康的孩子,在其他方面自然会如鱼得水。
可是,我又忍不住怀疑,真的是这样吗?
一诺告诉我:没错,健康与爱就是答案。
养育这个“平行宇宙”看似纷繁复杂,一旦有了觉知,你就会明白,其核心只有两条:
1.健康的身体。
2.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幸福的关系。
这两条融合构成了孩子成长的基石:确立物质基础,并为内在能量和灵性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空间。养育孩子,归根结底,就是这两个要素。
看到这段内容,我有一种被认同、被肯定的共鸣:这不就是我苦苦追寻的答案吗?“健康的身体”正是我所期待的;而“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幸福的关系”则是“健全的内心”更基础、更底层、也更具象化的表达。两个要素,为孩子塑造人生的基石:一个强健体魄,一个塑造心灵。
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许多父母重视的事情,作为养育的核心无可厚非。那“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幸福的关系”呢?为什么它可以成为养育的第二个核心?因为它意味着家人间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都有人愿意对你敞开怀抱,愿意始终如一地爱你。有着这样的前提,一个人的内在就是稳定的、平和的、有安全感的、有力量的,就有面对人生挑战的勇气,敢于选择自己的路。
但是,又有一个但是:身心健康真的够了吗?抓好两个核心,能够应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吗?能够让孩子未来可期吗?
一诺告诉我:可以,其实已经包含在内了。
学习,最底层的能力是专注。专注力来自哪里?如何能拥有长久的专注?需要先有平和。平和的根本是知道自己可以被无条件接纳。无条件接纳来自无条件的爱,就是前面的第二条。所以拥有这两条,就足够了,剩下的只需“跟随生活”(follow life itself)。
是啊,一个内在稳定平和的孩子,不惊惶、不犹疑,当然能够专注地做事。学习,也只是人生中的一件事。换句话说,学业的确很重要,但它是养育的副产品,而不是养育的重心。它可以是一个检测指标,但绝不是养育的目的。一个能感受到充足的爱与接纳的孩子,就拥有学好的能力。
我想起几年前和妈妈的一次浅尝辄止的讨论,关于孩子的学习。我和妈妈一致认同,孩子的学习是需要父母操心的;分歧点在于,当孩子不想学、不好好学时,妈妈认为,父母要逼着孩子学,逼迫是有效的方法(在我身上),而我觉得,强硬的逼迫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总有一天会失效,还容易引起逆反和对抗,得想办法让孩子发自内心地乐意学习、想要学习。然而当妈妈追问:“什么办法呢?具体怎么做?”我却无言以对。
如今,我想,第二个核心能够作为一部分的答案,帮助孩子拥有长久的专注;另一部分,则需要恰当的引导与合适的方式——用孩子的语言,玩儿。
做父母,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养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综合工程。这条路注定充满挑战,但并不意味着满是苦难、不需要苦大仇深。换个角度看待养育,这是一场自我突破和完成之旅,是一场与另一个生命紧密相连的亲密之旅。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一路欢歌笑语,和孩子共同成长呢?
——————————————
潮汐澎湃有力,晨曦温暖有光。
我是汐曦,很开心遇见你。
读书,拆书,悦成长;
有爱,追梦,成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