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者,不肯与世俗同流,不肯在这龌龊的地方生存,而逃于山林之中,与鸟兽同群,寄情于山水,极致的,就如同尧帝时代的许由一样。他有个传说叫做“许由洗耳”,很能说明隐居者的独善其身:
传说,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是个节操高洁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
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颖水边去,掬水洗耳。
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这时正巧牵着一条小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干什么。
许由就把这事情告诉他,并说:“我听了这样的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
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来了,完全是你自讨的,还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别弄脏这清溪沾污了我小牛的嘴!”说着,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即使是禅让天下,许由也不动心,甚至认为听到的语言都是污言秽语,不洗耳不足以清其污。若是隐居者都能有这个境界,连天下都可以放弃,那么隐就隐了吧,没有什么牵挂于心,剩下就是旷达和不羁。
可隐者多数都还不能达到这个境界,身子是在山林之中了,心却还留恋于世间。如孔子遇到的各个隐士,长沮桀溺、楚狂接舆、晨门、荷蒉者、丈人等,则劝孔子不要这样汲汲皇皇地去劝说当政者,而应当像他们一样,在乱世中隐居而保其身,既然能知道孔子的名声,必然就关心世间之事,做到的,只是“身隐”而已。
如王阳明有个故事,很有点禅的味道,但又有儒家之义:
王阳明在通天岩讲学期间,听说广福禅寺有一僧人坐禅闭关三年,终日闭目靜坐,一发一语,不视一物,王阳明于是前往探访。
王阳明以禅语说:“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睜睜看什么?”
坐禅僧人听了后,惊起作礼,对王阳明说:“小僧不言不视已经三年了。檀越却说口巴巴说什么,眼睜睜看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说:“你是那里人,离家多少年了?”
僧人回答:“我是广东人,离家十多年了。”
王阳明说:“你家中亲族还有何人?”
僧人回答:“只有一个老母亲。不知道是死是活。”
王阳明说:“会不会想念老母亲?”
僧人回答:“不能不想念。”
王阳明说:“你既不能不想念,虽然终日不言,心中已经在说;跃然终日不视,心中已经在看。”
僧人猛然省悟,合掌说:“檀越妙论更望开示明白。”
王阳明说:“父母天性,岂能断灭。你不能不起念,便是真性发现。虽然终日呆坐、徒乱心曲。俗话说: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什么人?信什么佛?”
王阳明说罢,僧人不由大哭说:“檀越説得极是。小僧明早便归家看望老母亲。”
第二天,王阳明再往探访那僧人,僧徒则告诉王阳明,僧人已于午夜时分就挑着行李回乡了。
王阳明于是对他的弟子说:“人性本善,在这个僧人身上就可以得到检验。”
“僧人”之身,已然脱离俗世,目不视,口不语,但心却还在俗世之中,身可以逃离,心却无法逃离,因而王阳明借用禅宗的“棒喝”之法,霎时就点破了“僧人”的窗户纸,使之愧然有悟。
孔子对于这样的“隐居者”,也是不屑的,有的人说:“隐居是为了达到志向,行使正义是为了追求道。”孔子则说:“这样的话我是听过的,可这样的人我却没有见过。”可见,如果说隐居是为了修身而治天下,满满都是逃避,都是谎言。
有着“道不行,吾知之矣”的无奈,孔子偶尔也有隐居的冲动,离开礼崩乐坏、战乱不断的中原,和子路一起,去东海蛮夷之地清清静静地生活,但最终还是没有成行,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努力坚持,因为孔子曾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鸟兽不可以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把自己的“道”放在人世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正是这思想,奠定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理想。
当我们遇到困难,碰上冲突,看透世间龌龊,就可能有逃离之心,生隐居之情,算起来,这是“趋利避害”的本能吧。如唐君毅先生分析的:家庭冲突,就想离家出走;到了社会,见到相互倾轧,各为其利,则想宅起来,离群索居;在静室写写文章,却发现文坛也一样不堪,学术甚至被政治利用;于是逃到宗教,以期在信仰中得到解脱,可宗教派别林立,照样黑暗;最后逃到深山老林,而鸟兽不可以同群,想说说话都没人,尽生孤独之感,又想回到世间。
逃来逃去,终还是无处可逃,如庄子有句话说:“无所逃于天地间。”如有人之喟叹:“天下之大,却无我容身之所”一样,其实,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陆象山先生说:“要当轩昂奋发,不要这样地沉埋在这卑陋凡下的地方。”不是要人逃离这卑陋凡下的地方,而是要“先立乎其大者”,是心离开,心拔高,而不是身离开,身逃避。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即是心在,人在,心境界高,人境界便高;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不在乎环境,而在乎自己的层次。
把我放在世界之中去看,认识自己的地位;把世界放在我之中去看,认识自己的使命。面对,不一定能坦然,却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其乐无穷。
(向雄读《论语》之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