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二十二》已经有几天了,情节忘得也差不多,我相信留下来的,是更值得记录下的东西。再加上昨天跟男友吃饭时说到了这事儿,索性还是记一记的好。
先说整体评价。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排片率从1.5%上涨到10%,最主要地还是得益于它的题材和拍摄手法——慰安妇,纪录片手法。
慰安妇是一个长久以来为人们所避讳的话题,但是近几年逐渐增加的报道让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关注到这一话题的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去寻找这一问题背后的正义,想帮助曾经遭受过迫害的老人讨回公道,而这也是此片拍摄的目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就不做赘述了。
还有纪录片手法。在我的印象里,纪录片在描述事实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故事性才可以,无论是整部片子讲一个故事还是各部分之间有着明显的分节。影片在描述事实这方面的呈现不容置疑,但是故事性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给人的感觉比较零碎,想要通过国籍、所在地等为分类依据来进行顺序呈现的想法,不如以老人的话为线索引出下一部分的做法更吸引人。这一结论得出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人们在看过之后能顺着哪条线最大程度地还原剧情,或者最大程度地触动自己。我现在记不清每位老人具体来自哪里,但是我记得有位老人在说完有些姑娘在被蹂躏生下了孩子后,故事切换到了一位老人的真实事例上,她那有着一半日本血统的儿子已经七十岁依然孤单一人,甚至还遭受过同母异父弟弟的死亡威胁。这样的叙事,或者剪辑手法像是给了观众一根藤,在将每部分串起来的同时还能让观众顺着藤一路走下去,更加容易过完整部电影,而不是只记住部分。
还想说说片子里这些有过当慰安妇经历的老人们。这部影片中让我感动的,不仅有来自导演的人文关怀——适可而止,不会为了满足大众私家探秘的心理而一味追问——也有老人们对生活的态度。我记得很清楚的一句话是,“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在经历过那段黑暗日子后仍保有这样的态度,让我很震撼。不是说那段日子不够苦,只是她从后来的生活中找到了弥补,这是一个主动寻找的过程,也像是自救的过程。生活即是如此,只是经历不同,可大家都在生活,没什么不一样。救与不救,溺毙在烦恼和情绪里还是向着阳光的方向爬出来,大概只在一念之间吧。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出现是个好事。导演用一个颇为自然的手法,本着客观描述事实的态度去呈现,想要告诉人们慰安妇就在我们身边,要用一种接受身边人和事的方式去接纳她们。导演只是在描述现实,我也觉得有些庆幸他不是在讲故事,一来可能因为生活有时候没有故事那样精彩,二来如果真要把这电影当成一个故事看,那真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故事。
最后忍不住要插一句:男票在跟我讨论的时候,总是在用”文艺“这个词。我就有些好奇反问了回去:“啥叫文艺?”影片的色调,场景的缓慢移动,开篇与结尾的葬礼与雪,还是结束时黑幕白字写出来的那些话?哪怕导演的初衷是不落俗套,想要拍一部引起共鸣的文艺片,但是因为在叙事方法上的缺陷,没办法带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感觉,就不能算是文艺,只能是一部纪实的片子。我是这么回答他的:“文艺的东西,形可能是散的,但是神是完整的;可是这个东西,形是散的,神,也是散的。”所以何来文艺之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