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五绝名臣“虞世南”的妙墨禅心》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当这首诗轻轻从唇间启开的时候,似有一缕清风拂过耳边的舒畅感。还记得儿时听母亲教小弟背诗那会儿,这几个字稚气的从小弟嘴里蹦出来时,是这般简扼清脆,朗朗上口,完全不需要在脑子打个弯。我思量,作者该会有着何等清透,明朗的出世心来写下这首意境深远的隐喻诗。

探寻虞世南的旅程,仿佛经历一段轮回的重塑。前生今世,莫名感觉,我和他或许在擦肩而过的一刹那,相互驻足凝望过彼此。要不,怎会于千万人之中,独独与他有过一段莲花般的相遇呢?且在千年之后如期赴约,跃然呈现在我的眉间、我的心头、我的笔上呢?

缘分会在不经意与你再次重逢,尽管蹉跎过,但因着业力的推动,总会在命运的背后给你一个华丽的惊喜。

初遇虞公,是在那有着明媚阳光的清晨,驱车前往鸣鹤定水寺的途中,当时也未有人告诉我此处就是虞公故居。那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寺庙,偶见几位僧人悠闲的做着自己的本分事。这倒也好,不拘泥于外在的法相,修行本该如此,心已然放下,何须放不下入世的红尘琐事。正值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四周翠竹成荫,清泉环流,风光旖旎。信步到寺边百米处幽径直上,风动枝生乱影处竟然矗立两块石碑,一书“虞世南故里”,一镌“唐虞秘监故里”。

我在心中愕然,且惊又喜,这就是寥寥虞公故里?一个山清水秀如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村落,鸣鹤山,清泉寺,不管山还是寺,都与虞公有扯不清的缘。一位就诞生在家乡的千古名臣,一位“舍宅为寺”的三朝重臣,被唐太宗号称为五绝出世之才的知己,他身后的落寞又有几人知晓?红尘世人只记得他的丰功伟绩,而他的淡泊之志,他内心的清绝寂寥,隔了千年,世人终究不能明了,难为他的那份超脱,那份悠悠之心,而今,终究够如许清透般读破他的一片心,何等庆幸亲临他的魂归地,拜悟他对生命的独欢。

大凡出世之才者,必经历过几番更朝换代的洗礼,才得以被上天眷顾。大才者,但凡有二,一者天赋异禀,少年得志,二者少年受良好家训,勤勉刻苦以致功成名就。虞公属于后者,也庆幸他不是前者。然命运总是公平的,少年太顺的人生总会有所遗憾,要么沉沦不醒,要么英年早逝。这于虞公,都是最好的安排。

出生高贵,却不沾半点浮夸自满,实属不易,许或是跟他至小过继于叔父虞寄有点关联。再宠爱,毕竟隔着一层血缘的薄纱,宠都是有限度的。现在想来,命运使然,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若是少了这个小因缘,也就未必能成就一代绝才。虞寄膝下无子,对世南的治学教育更是倾尽他之所有,恩威并施,治教甚严。不仅授业于吴郡名儒顾野王名下学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虞寄试图领世南拜当时的同郡人隐士智永禅师为师学习书法。智永师乃王羲之的七代孙,其书法继承王氏家法。当时也颇费周折一番。话说智永隐士,史记上对他记载甚少,既然已称隐士,定不愿过多参与红尘事,不予应承。虞寄只得领着世南三顾茅庐,以示坚定之心。

不得不说,虞寄的治学态度在今天看来还是蛮值得推崇的。以重臣之尊向一位隐士和尚三顾茅庐求学,由此可见,虞家的家风品德在虞家三代中得到最本位的上行下效的体现。若祖上无如此宽厚仁爱的德行,难以世代延绵。世南的敦厚沉静,勤勉刻苦更是得益于虞寄的言传身教。也因着此番费劲周章的拜师治学,好学的世南更珍惜这次难得的拜师机缘,为了学习书法,他曾把自己关在楼上,业成方才下楼。写过的废笔足足装满了一大瓮。他白天练完字,在入睡前还用手指划着肚皮或床单,琢磨字的气势结体。日子长久,被单也划穿了。十年磨一剑,因得“王书”法度,其字用笔圆融遒逸,风神萧散,温润含蓄、端庄静穆,外柔内刚,不装奇巧,体现了儒家中和内含之美,且难能可贵之处于得以继承创新。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恰如智永禅师之品之书,也正是虞寄所期。

书法犹释氏心印,发于心源,成于了悟,非口手所传。智永书法的精妙,在于他精熟“永字八法”之奥妙,以“永”字八法为基础,以《千字文》为楷模。“永字八法”好似禅宗所讲的清净的真如本心,而二十四家书则好比是由自心派生出的宇宙万物。因为真如本心是宇宙万有的本原、众生成佛的根据,只要一念相应。霎那证悟了自己的本心,就成了佛,而不迷惑于本心派生出的宇宙众生。同样,“永字八法”也是构成书法的根本原则,各种书体如士人所说的二十四家书都是从它那里派生出的,只要当下悟解了“永字八法”是书法造型的基本手段,就能创作出独特的书法艺术来,不必追举从它衍化出去的各家书法。

足以可见世南的书法时时含隐着禅宗的底子,就如他的本性,恃宠不骄,谦良敦厚,外表文弱儒雅,遇事刚正不阿,一生崇尚俭朴自然的田园生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然这也得益于世南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年代,基于唐太宗对书法的崇拜与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战争过后百废待兴,发展文化教育更是当务之急,特别是李世民对王羲之的崇拜,更生出对虞世南无比的器重与赞赏来。

他与当时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书法家,而虞世南又是四人中最优者。所做《孔子庙堂碑》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唐太宗非常喜爱虞世南的字,并经常临写。相传有一天,唐太宗书“戬”字,但戈字还没有写好,正好虞世南进见,即提笔补写了一个“戈”字。唐太宗将两人合写的“戬”字给魏征看,说:“朕学世南,尚近似否? ”魏征看后说:“戈字颇逼真。”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道:“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

《怨歌行》

紫殿秋风冷,雕甍落日沉。

裁纨凄断曲,织素别离心。

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

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

香销翠羽帐,弦断凤凰琴。

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

谁言掩歌扇,翻作白头吟。

不同于太白诗的磅礴仙气,杜甫的沉郁工整,孟浩然的恬淡清真;婉约绮丽的诗风,清丽刚健的书风,正造就了他不同于芸芸诗人的格局。他的诗魂自有生命的皈依与安逸,融境界于广袤高远。既有“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裁纨凄断曲,织素别离心”的婉约抒情,又不乏“翠盖飞圆彩,明镜发轻花”、“绿野明斜日,青山澹晚烟”的清新悦心。这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也许更让唐太宗折服是他的博闻强记,同时震服的也包括我。一次,李世民命他把《列女传》书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底本,虞世南就默写出来,竟然一字不差,世南的博闻强记再次震撼了唐太宗。

史记上记载虞世南虽是身形瘦弱,容貌儒雅,但他的秉性刚正不阿,直言敢谏,为官清正。唐太宗爱好打猎,虞世南也上疏屡次劝阻太宗。有一回太宗喜好宫体诗,写了一首命虞世南唱和。虞世南进谏说:“圣作虽工,体制非雅,上之所好,下必随之。此文一行,恐致风靡,而今而后,请不奉诏。”太宗嘉奖他的直谏,赐绢50 匹。太宗颇好畋猎,虞世南多次规谏,都被采纳,史称其“有犯无隐,多类此也”。 可见虞公的直谏和刚正对于太宗皇促成“贞观之治”是有影响的,不仅是书法、文学见长而已。

虞世南一生历仕陈、隋、唐三朝,辗转数来,三朝天子一朝臣,天子亦是仰慕他的才学,隋炀帝三顾茅庐,但虞公不与共志,推诿还乡。他在等待他的明主,终于那一天,怀揣着他的满腔效主之忠,报国之志,经纶之才,跟随互引为知己的太宗世民,尽忠毕生,乃至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五月壬申(二十五)日(7月11日)卒于长安,享年八十岁。唐太宗十分悲伤,痛哭流涕,述道:“虞世南对我忠心一体,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我有小失必犯颜直谏,而今亡故,朝延上下,无复人矣!”于是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赠礼都尚书,谥文懿。太宗还命画图象挂在宫中凌烟阁。

南朝陈文帝天嘉(560年—566年)中,生父虞荔去世,文帝表彰虞荔的德行,知道他两个儿子都非常博学,便派遣使者到虞家慰勉审视,等到世南服丧期满,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但因养父虞寄身陷叛军之中。仍布衣蔬食。直到太建末年陈宣帝平定叛乱,虞寄回来,“方令世南释布食肉”。

虽是一父母所生养,但各自的人生轨迹和境界抱负却有着天壤之别。当时虞世基(虞世南的弟弟)在隋炀帝时执掌朝政,先后任光禄大夫,内史侍郎,家庭生活豪奢无比,虞世南虽与其兄住在一起,仍然生活俭朴,不改旧习。隋朝灭亡前夕,宇文化及将杀炀帝并及虞世基,世南抱持号位,请求以身代兄而不得,时人称颂其义。说实话,世南的人伦孝悌,就如太宗所言,最是珍贵,不仅撼动了天子,亦是为我所钦佩。

细数历朝以来的重臣才俊,或文或武,或痴或贤,都不足以使我心有微澜,而他的大仁大义大孝大忠,足以为之憾动!仁者爱人,百善孝为先,每每以为只有孔老夫子才配得起,只是,过繁的教条似乎让孔夫子缺些许温度。而此,终于有人把它装饰起来了,有温有色,才够鲜活。二度守孝、感至天子的大孝大贤,舍身救兄的大义大悌;刚正勇烈、直谏无畏的大仁大忠;;一生勤俭、舍宅为寺的大悟大爱;身在富贵而不自矜,悬崖撒手的彻悟,这样的男儿是人海里的出水莲花,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在那青山隐隐水迢迢的清泉寺旁,荷意翩翩夏日萤的时光,我若遇上虞公,定会许他一段时光,备下清酒佳肴,邀他浅斟低吟,不会让他独自弦断凤凰琴,因为他是我心仪的君子。至少,他是真性情的自在人,豪放的风骨下难掩忧伤的精魂。

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公众号:XZL198307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3,81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626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14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52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2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3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6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5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13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01评论 2 30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277评论 1 32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59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28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68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43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0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15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