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作者:【日】山下英子
很是热销的一本书,应是这个时代物质和信息都过于丰富,类似于“断舍离”、极简主义都很是流行。书本内容不多,主题突出,架构清晰。鸡汤太祖张德芬女士作的推荐。
全书主旨就是从物品与当下的我的关系出发,进行收拾。关系维度是物品与我,时间维度是当下。不是“物品有没有用”,而是“当下的我要不要用”。断舍离也让自己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断舍离的收拾可以改变自我的潜意识,可以改变运气,带来心灵的改变。不舍得用潜藏的意思是“我不配”这样的物品,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可以塑造新的自我形象。行动起来,从某一场所开始,把断舍离变成自动的行为,改变自己和生活。
全文从前言的提纲挈领的断舍离概念的介绍,到第一章提出的断舍离的两个维度,与整理术、收纳术的不同。再在第二章分析了为什么我们没办法收拾,从社会角度和心理角度进行分析,断舍离以提升运气,打造款待自己的居住环境。
第三章讨论的是断舍离的思考法则,打造断舍离的大脑;关注当下时间轴,当下“我用”的物品,关注不收拾带来的损失,从而断舍离改变运气,影响他人;从我们的物品照见自己。
第四章提供了一些用于实践的小办法,提高动机突破一点。扔东西时候说“对不起”和“谢谢”,送给他人时也说“请收下”。厨房收拾的大中小三分法。不同空间的七、五、一层的总量限制原则。……
第五章畅想了断舍离后的新世界,由于舒适感带来的自动化,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物品的小建议,更多看不见的变化,让我们去期待断舍离后的世界。
推荐序中,张德芬把“断舍离”概念推广到对幸福的追求上,放下执念也是如此契合断舍离精神。
前言是对什么是断舍离给出了总结性的概念,断舍离三步的意义,收拾物品的同时收拾了内心。
第一章的重点是断舍离的两个维度。断舍离就是不收拾的收拾法,收拾就是两个维度的筛选,一个是我与物品关系的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的时间轴。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东西。
断舍离与整理术、收纳术的不同。
行动带来的意识的几个方面改变。
从衣柜开始。
第二章是从社会、个人心理分析为什么没办法收拾。社会物质的过度泛滥,商业化利益使得商家不停利用大众的心理弱势,折扣、捡便宜,让人关注点不再是是否适合自己。用“断”、“舍”两道闸门来形容物品的流动。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
认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收拾以提升运气。将破烂儿分为三类,分别进行处理。
杂物占据空间时,将时间轴锁定在现在,关注现在的当下日常,从物品拟人化的角度去理解物品。
重新思考住所的意义。
第三章从整理头脑开始,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思考是“我用”,而不是物品是否有用。从思考不扔东西来的损失,来使头脑改变思路,进入断舍离。影响周围人,改变运气,勤做练习。活着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物品是照见我们真实自己的一面镜子。
第四章是一些实用的收拾的小方法,提高动机开始,聚焦一点突破,先根据能用的时间来定好要收拾的目标,重视健康和运气。从扔东西开始,学会扔的时候说“对不起”和“谢谢”,送给他人时也说“请收下”,让别人放松的补充。厨房收拾的大中小三分法。不同空间的七、五、一层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空间。只需一个动作的原则,自立、自由、自在法则,“每次主义”,便捷生活,提升效率。
第五章讲的是断舍离后进入的新世界。首先是让断舍离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再利用物品不断来提升自己,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段舍利之后更多看不见的变化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