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还是那么丁点大,人口密度的增加,本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而现实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甚是奇怪。
周末回家的时候,叫了一辆滴滴顺风车。
热爱学习的我毫不吝啬地抓住车程的30分钟,来看一些法语的复习的课件。
这次遇到的顺风车师傅似乎是个嘴上闲不住的,他老是跟我说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扯到最近的高温天气,是不是回家吃饭啊这些问题。
由于我是戴着耳塞看课件的,每次隐隐约约地听到师傅在说话,都要急忙地摘下耳机,以一句“啊?”让师傅重复着上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观察到师傅没怎么接话,于是我又带上了耳机,继续我的复习课。
没过几分 钟,师傅又抛来一个问题,我便又重新着之前的动作...
在重复了四次这样的问答后大概是感受到了我动作的迟缓与安静,看着我那一张意兴阑珊的脸,师傅的嘴终于停下来了,车内弥漫着死样的寂静, 这时,我竟然看不进课件了,总感觉自己推开了一段故事。
滴滴刚热起来的时候,伴随着很多故事。
深夜时,上班高峰期时,任何时候,你叫的其实不是滴滴,而是一车故事,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路途中谈天论地。
而不知道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沉默了。
无论是在搭滴滴的时候,坐公交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我们似乎变得不太爱说话,全身的注意力唯聚集在手中的手机了。
是啊,我真的有点怕自己会患上沟通障碍症。我真的有点怕自己的嘴巴退化到只会嚼东西的地步。
以前,搭公交的时候,我们总能听到很多有趣的对话。如今,一只又一只的耳塞形成了每个人的一个保护罩,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不关心。
我也一样。
每天的公交时间,我都贡献给了法语新闻,大概是因为我太爱学习了吧。
有一次在公交站碰到一位问路的阿姨,后来我们上了同一辆公交。
我还是依循着上车就开始练听力的习惯,不过大概阿姨并没留意到,她偶尔向我抛出一些问题,在重复摘掉耳机的动作几次后,我暂停了播放中的听力 ,摘下耳机,认真地跟阿姨扯着。
期间,阿姨有一句感慨让我印象深刻: “唉,现在的年轻人啊,大部分都不怎么说话的”。是啊,自己什么时候也从话唠变成了别人眼中不爱说话的人呢?
如今,手机像只跟屁虫一样24小时迷惑着我们,无论在学校宿舍、办公室里,还是家里,能在微信上说的话绝对不会当面说。
嘴皮子仿佛变成了世界上最重的东西。
不仅在交通工具上我的话变少,在餐桌亦是一样。
现在餐桌越来越不像一个正经吃饭的地方了,它倒像个认真玩手机,顺便填饱肚子的地方。
饭前拍照,上菜拍照,而后合照,边吃边P图,发票圈, 回复评论已经成为了我身边很多朋友的餐桌日常,面对这样一幅情形,我是无语的。
呐,这又加重了我的沟通障碍症了。久而久之,我发觉跟一些朋友没什么好说的了。
有时一群人吃饭,稍微冷场了,大家也会默默得摸上手机。
见到一个二个拿起手机,像会传染一样,自己也拿起了手机,然而并没有 什么需要手机的事情,敢情这么做是顺应了一种习惯。
幸好,那样的我只在我居住的城市出现。
当我到了别人呆腻的地方时,我能说上一整天的话。
我能随意地搭讪着各路人,问着各条路的走法,问着一间又一间餐馆的具体位置。
我能很快地认识一个新朋友,大家相见恨晚地聊天到很晚都不去睡觉。
是的,每辆安静的车子,每个安静的人群都需要一些人用勇气去打破这个界面。
只有在去旅行的时候,嘴巴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功能,一整天说说说个不停。
大概那才是真正的我。
长久呆在一个地方,那种安逸熟悉的环境很容易夺去我聒噪的本领,为了拯救我美丽动人的声线,我决定了以后能开口说的话,绝不在手机上说;吃饭的时候好好吃,睡觉好好躺着,过马路好好走,不能让手机腐蚀我的肉体。
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