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临江仙
二月时分春正好,桃花开彻江南。殷红玉白斗嫣然。任凭风雨骤,兀自傲尘凡。
拂面残香谁拾取,佳人逐景流连。莫因花谢误华年。且戴花几朵,对镜展朱颜。
“你个砍老壳滴,成天就晓邓憨七哈帐,一低卡事都搞不好,端个锡锅字都撞斗倒拐字,一钵子苕汤也泼破打,还把我滴墙高土搞得乌七摸黑,老子狠不得两脚豆死你。”
这是我们石首那里的方言,大人骂小孩子把一锅子红薯汤泼了而责备的话。通过浓浓的乡音,把我们带回遥远的童年。
现在的小孩子若是遇到此事,家长会说“我滴个小乖乖,没有祸到手吧,快来妈妈看哈,叫你不要端,就坐腊个椅子高伙不要动,织要等斗七就好。”
同样一件事情,还是那个乡音,还是那些个石首人,只不过家长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改变。
方言,属于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更具有乡土气息,让人亲切与踏实。很多方言如果翻译成普通话来表达,那种乡土味儿就荡然无存了。
外出的游子回家过春节,如果讲外地的半腔怪调的话,家中的老爷子会说:“麻滴个黄腔挺板滴东洗,才出克了几天,就把老屋滴话都忘破打,再不好好说话,看老纸不打断你滴狗腿。”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全国各地的方言可谓百花争艳,各具特色。很多地区甚至在拯救当地方言,让那种文化传承得以延续。
但是,作为宣传媒体来说,不宜搞过多的方言平台,那样对推广普通话,消除各地区的语言交流障碍是不利的。
志新哥来广州20年了,和我一样不会说粤语,他比我强一点,全部听得懂。而我来了10年,只能听懂一半的白话,每与陌生人交流,别人说快了我就像听天书,微笑着点头一副听懂的样子,其实心里骂自己就是个二百五。
09年与好友刘飞在宏扬公司做事,一天与业务部的同事争执,那同事声音很大又说得快,刘飞私下问我:“喜哥,刚才那孙子是不是在决我(骂人)”,我说:“我晓得个屁,他粒立果地讲了半天,我一句都没听懂。”
对于说白话,我总觉得说不出口,直到现在,也只会用白话说几句骂人的脏话。这与性格有关,怕出丑,怕讲话咬了舌头,也与语言天赋有关,天天听别人说白话,应该没有那么难的道理。
可是大姐不同,她来广州三年,就基本上全听得懂白话,且与别人能简单交流。大姐很爱学习,能跟着电视学说白话,而我见到白话篇便调台。她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每天看电视并不是全部追电视集,而是定时看有些频道的知识类节目,如新闻,法制,美食等。
大姐做得一手好菜,特别是煲广州的靓汤,很有一些经验,煲得特好喝。她从电视上与书本上学习养生知识,知道药补不如食补的道理。志新哥的甲亢病有两年很严重,眼睛凸出厉害,浑身无力,消瘦吃不下饭,干咳等,大姐一面用医嘱的药物,一面用食物调养,竟然把志新哥的甲亢病治好了。
在以后大姐自己生病的日子里,能够基本上康复,与她良好的心态,及严遵医嘱的治疗流程,再就是与饮食的调理讲究是分不开的。
给大家讲两个方言的笑话。
多年前有广州人去北京旅游,返航登机时说了句“丢雷老母”,被机场工作人员听成了“丢了螺母”。那可是大事,逐级上报,决定全机检查,排除隐患。结果专家机修等一帮子人忙了两个小时,没发现问题,就这样一句话而延机两小时。
有石首老乡来广东打工,下了火车,背个蛇皮袋在马路边走,有摩的师傅慢开到身边问:“到边斗”,老乡怕被骗不敢做声,只是小心地往路边挪了挪。那个摩的又赶上来说“到边斗”,老乡又挪了挪,如此三番,老乡火了,骂道:“狗日的,看老子好欺负是吧?老要老子到边斗,都没地方躲了,难道你们广东人连路都不给我们走是吧?”(注,边斗,我们那的方言,意思是旁边点)
(十六)
多子桥的由来
多子桥位于石首市高陵镇与团山寺镇交界处,这里有座小桥,虽经沧桑岁月的洗礼,但在桥闸的上面还依稀可见上面雕刻的“多子桥”三个大字。是北上高陵通石首,南下团山通湖南,东连流合垸达藕池河,西往新林石安到八家铺的交汇点。是周边四个村庄的一个小集市。
说起“多子桥”这个地名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两百多年前,在这里(当时叫“张家山”)住着一位姓张的人家,娶妻生下了八个儿子,因年年闹饥荒,养不活这么多儿子,他就逃荒到别处去了。后来张姓又遇到了一个寡妇,两人又组成家庭,又相继生下八个儿子,夫妻勤扒苦做,培养乖巧的小儿子读书,这个小儿子发奋苦读,一举成名,任八抚巡按之职,这下算是光宗耀祖了。
做了官的小儿子,为了答谢父母,给父母做六十大寿,邻里乡亲、地方大小官员、商人都来拜寿,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恰逢张某的前妻带着她的八个儿子逃荒路过此地,看到如此热闹,上前打听,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于是对前来祝寿的人道明了自己以前的身份,当有人去通报张某后,张某及张某的儿子都连忙出来与她们母子相认,接到府上做客,盛情款待。
张某的那个当官的儿子后来到他父亲的老家——“张家山”去祭拜祖先,特命人修了一座桥,这座桥叫什么名字呢?其父张某心想:自己前后一共十六个儿子,希望以后人丁兴旺,多子多福,于是把这座桥取名为“多子桥”。以后,这儿兴修水利,修建多座小桥,改建多处涵闸,上面也就都刻上“多子桥”三个字,自此“多子桥”声名远扬。
“多子桥”名就此流传下来了,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由以前的“张家山”改叫“多子桥”,一直沿用至今。
开汽车走大路,大姐的家便是多子桥往西进三公里,雷丹雷娇就是在多子桥念的小学。
母亲在大姐家里住了九年,帮大姐把俩个孩子从小学带到初中毕业。志新哥和大姐对双方的母亲都特别孝顺,去年我母亲手臂摔断,是大姐特意从广州赶回老家,照顾了母亲三个月,直到母亲生活能够自理。
言传身教的孝义,比任何教育方式都有效。雷丹雷娇兄妹俩从小到现在都很有孝心,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此话言之大善。
大姐家前面有公家的桃树林,后有自家的桔园,每到早春,桃花朵朵香气阵阵,每到仲秋,绿桔红桔挂满枝头。
春节时大侄子徐城回忆:“有一年来大姑这,桔子吃多了,肚子饱,撒尿是红色的,把奶奶吓得要死,带到医生那儿,问明情况得知是吃多了桔子,说没什么事过两天就会好,不需用药,你们回去吧”。
侄子滑稽的手势,惹得我们哈哈大笑。如今侄子也30出头,母亲愈见苍老,大姐家门前公家的桃园变成了棉花田,后面的桔园改成了菜园,只有靠沟边还有三棵桔树。
我梦见自己不再流浪,回到家乡建茅屋两间,院子里种有蔬菜,有桃花,有桔树,有月季,有梅与菊。屋前有树木屋后有竹林。再养数只小鸡,还有一条小黄狗。
赞桔。
似羞还露绿叶中,混圆挂枝别样红。
表皮微苦能入药,玉液生津造化功。
桃花。
桃花家前桃花树,桃花溪畔桃花渡。
桃花园里桃花鲜,桃花院中桃花露。
桃花风来桃花香,桃花雨后桃花雾。
桃花月下桃花羞,桃花晨曦桃花路。
桃花纷飞桃花落,桃花哀怨桃花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