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里有个刚毕业的年轻妹子浅浅,特别积极努力正能量,每天下班后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习,周末也泡在图书馆里充电。
但是浅浅不开心。一起毕业的同班同学都已经开始谈恋爱,她们经常出去逛街,看画展,蹦极,唱K,喝酒,玩年轻人喜欢玩的东西。
浅浅跟她们去过一次酒吧,那些同学在人群里都特别放得开,见到什么人都能聊得来。可是浅浅却很拘谨,有点不知所措。
这让她觉得很难过,开始怀疑自己努力的意义。
浅浅来跟我抱怨,“我每天这么辛苦地学习,别人却可以整天吃喝玩乐,广交朋友,还被男朋友宠上天。相比之下,我是不是特别失败?”
我问,“你不愿意和他们一样,去吃喝玩乐交男友吗?”
浅浅想想,说:“我真心羡慕她们的自在。可我现在想要多学一点东西,变得更优秀,这样以后升职加薪会快些。”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累,不是工作本身累。而是因为,他们明明走在这一条路上,却羡慕另一条路上的风景。
这种自我怀疑一旦产生,就会觉得心力交瘁,因为你一边悬梁刺股,一边在惭凫企鹤,还得说服自己发奋图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精力被分散到四面八方、内耗过多的时候,你不可能不累啊?外在能投入生产的能量自然就少了。
“一定要优秀”的心越强,你会越排斥体验到暂时不优秀的自己。
这就像是心里挂念的是吴亦凡,却只能跟吴京睡在一起,多难受。
你越是讨厌不优秀的自己,你就越需要花精力来排斥自己,你就越来越累。做起事来就越来越力不从心,就会做得更差。然后更排斥自己,进入死循环。
你体内就有两股气流在抵抗。一个说:我就是发生了。一个说:不准这样啊。世界上最艰难的战斗也莫过如此。拼命排斥,却摆脱不了。
这种无休止的内耗让你精疲力竭,让你郁郁寡欢。
2.
浅浅问,“我承认,内耗让我越来越不快乐,难道我就不应该追求更优秀了吗?”
当然不是。追求优秀成绩和好的事业是很棒的。让人痛苦的不是追求本身,而是对追求的执着。如果你的追求超出了能力、不符合情境,你的挫败是必然的。
当没有体验到优秀的时候,你怎么对自己就很重要了。你能允许自己有时候就是不好吗?你能允许自己有时候做错表现差吗?你能允许自己有时候不完美吗?
浅浅说,“应该能吧。”
“那么,这次你能允许吗自己不完美不优秀吗?”
健康的状态的是,优秀了的时候享受,糟糕的时候接受。有精力的时候努力,没精力的时候休整。
接受A和D交替存在,才是一个常态。更多时候,它是不受你控制的,不经意间D就发生了。如果一定会发生,为什么不是这次呢?
想“优秀”是可以的,可是暂时“不优秀”也别难为自己。“好”了更好,暂时“不好”也是没关系的。你在意“优秀”很好,但是你别讨厌“不优秀”啊。
当你允许的时候,你就不再排斥自己了,不再跟自己较劲了。内耗降低,对外的精力就最大化了,反而是越做越好的。
这就像是打麻将:赢了当然更好,不赢也是可以的啊,这时候你就发现,撇开手气的因素,你其实是能发挥得更好的。
因为你的精力投放给了外在的战斗,而不是给“我一定要赢”的想法消耗掉了。
轻松快乐打麻将,反而会比“每局都一定要赢”的心打得好。
如果真的某局麻将打输了。反思下哪里有失误、下次改进就好了,别太折磨自己了。毕竟人脑不是电脑,不可能每局都赢。
这就像是哪天突然摔了一跤受伤了,你还要骂自己不该受伤吗?伤着了就是伤着了,没法重来啊。
但是如果你有一个“这么大个人还摔着自己,真是愚蠢”的信念,你开始骂自己笨蛋,那就大可不必了。
人生如此多艰,糟糕在所难免。别人还没来拆,别自己先拆起来了。受伤了,自己还得撒把盐,嫌弃自己一顿。何必呢?原谅自己这次弄糟了就好了。
糟糕后,还嫌弃自己。就是内耗。
糟糕后,原谅自己并安慰自己,你就是积攒正能量了。
吸引力法则说,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鸣。我们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脑电波是有频率的,它们的振动会影响其他的东西。
无论你的注意力,或者能量集中在哪个方面,也无论这种注意力或者能量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你都在吸引着它们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你会选择什么呢?
3.
浅浅低头呢喃,“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有事没事就想和别人比。”
小时候父母和周围的人很喜欢拿我和别人比较,“为什么别人常考第一,你从来都考不好?”
长大后,即便父母不再比较,自己也会深陷其中。同学毕业了开始工作,比较谁的公司比较牛,谁的薪水比较高,谁找的男朋友更优秀……
就像身边不少职业女性偶尔会抱怨地铁太挤、薪水太少、工作太累,想着不用上班该有多好。
而家庭主妇又会羡慕职业女性,害怕自己变成了像《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一样,除了照看孩子之外,一事无成,最终还被丈夫抛弃。
其实,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想要的东西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安稳、有人喜欢冒险的人生。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别人的生活规划不见得适合你。
虽然我觉得像唐晶那样,为热爱的事投入热情和努力是很有幸福感的事,但我也并不觉得所有人都应该过这样的生活。
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天赋和使命,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攀比,不是你死我活、鱼死网破,而是“比翼双飞”。
攀比本身没有错,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比不过别人就自卑,比别人更好就自傲,这就不合适了。
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
我们需要对事历练本领,做得不如别人就加把劲奋进,这是内心的尊严和庄重;不争,是因为我们每人都有独特的发挥空间,可以互补,而不需要斗得两败俱伤。
曾经,羽毛球坛上最耀眼的赛事,莫过于林丹和李宗伟两位大神的较量。两人一生相克,却也彼此促进。
林丹说:“很多时候,我们之间的交手已经超出了胜负本身,反而更享受每一个球的过程。”
真正的比,是双方都能体验到生命、事业本身的乐趣,“比翼双飞”,又何来累可言?
你可以比,当然也可以不比。
杨绛先生就曾说过:“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比不比、累不累都是自己的事。你行你上,跟我无关。这才是杨先生活出百年精彩的奥秘。
为别人的目光而活,即使家财万贯也筋疲力尽;为自己的生命而活,再累也甘之如饴。
4.
我对浅浅说,同时也是对自己说的,“与其想太多,不如咱们先努力专注把手头的事做好。”
专注的同时,适当把节奏慢下来,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有人采访日本陶瓷艺术家安田裕康:“烧出好陶瓷的秘诀是什么?"
他回答,“时间是最重要的创作密码。让时间过去,最好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出来了。”
一般登窑烧制周期为3-4天,但他坚持烧到14天。这两周的时间火不能停,他要和前来帮工的工匠不眠不休地看护,每隔20分钟就要添柴。
这样烧出来的器皿才能让陶土在火焰里更加充分的发生变化,盛水更清、放酒更醇。
烧陶瓷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活儿,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都一样。
我们都会有遇到困难和低谷的时候,不要逼自己太紧,让自己慢慢来。不妨让自己偶尔放空。
《悠长假期》里的木村拓哉,事业一直不怎么顺利,也等不到上场演奏的机会。但是木村有一套让自己慢下来的“悠长假期”理论:
“全力以赴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也不要着急,给自己一点时间。”
日剧《最完美的离婚》有一段话,“有些事情没有确定到来的先后顺序,急切也好,不安也好,都不如平静的等待。”
如果最终能得到心心念念的东西,花时间等等,又何妨。
5.
纪伯伦《先知》里说,“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如同你常常承受从田野上度过的四时。你要静守,度过你心里凄凉的冬日。”
很多时候,你明明知道“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对的,但仍禁不住在潜意识里去和别人比较。让自己的心灵蒙了尘,落了灰。
从生活到事业、从家庭到社交,你将眼光聚焦在别人的身上,而不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莫名其妙地羡慕嫉妒恨,甚至失去了自信和丧失了自我。
如此恶性循环,既不利于你提升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你可以专注在自己身上,活在当下,停止比较,接纳自己,不再排斥自己。那恭喜你,内耗就会慢慢离你而去。
你依然可以追求优秀。只是当体验到不优秀的时候你不再排斥自己,不再消耗自己。你可以安心自在得和暂时不优秀的自己在一起,然后继续努力。
内耗缺席的时候,你的优秀,就会自然发生。
许多时候,人们只注意光彩夺目的珍珠的美丽,谁会去注意那蚌的漫长痛苦的经历?
很多人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生活坎坷,抱怨怀才不遇,然而,如果你就是那个含珠的蚌,总能迎来生命辉煌的一天。
正如秦泉《活在当下》里所说,数数自己拥有的幸福,停一停脚步,就不会错过精彩。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
愿你活在今天的方格中,永不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