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对话疗法的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
1.精神分析理论,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等心理动力学流派的思想。
2.人本主义思想和超个人心理学思想。
3.东方文化心理学思想。
第一章:心理现实
1.任何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心理经验,所谓心理经验,指的是我们觉察到的,但是还没有对之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信息加工的那些内容。心理经验往往大多在我们的日常意识所觉察的领域之外,但潜意识觉察到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过符号化实现的是一种简化了的、模式化了的觉察,我们觉察的世界实际上并不是世界的真相,所以心里现实绝非客观现实。
2.共情一般有会心、理解和传达三个基本过程组成。
3.关于专栏中他爱她吗?——论爱情的相对性,这部分内容借助物理学中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来说明爱情也是相对而言的。
第二章:符号化过程
1.心里现实是心里经验和对经验的信息加工过程共同塑造出来的。而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因此要了解人的心理现实,我们必须先对符号化的过程进行一些分析、思考和研究。
2.认同是肯定性符号化过程。它是把一个新经验到的内容和过去经验到的内容或一个符号联系在一起,并把这两个东西看作是同样的。认同带有情感色彩,情感越强烈,认同就越稳定。认同有两种,一种是对自我的认同,另一种是对他人的认同。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什么人,我们认同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我们创造的心理现实中,我们就是这样的人。
认同使我们忽略了区别,而分辩强调了双方的区别,从而使我们对经验的觉察更为细致和清晰。分辨就是否定性的符号化。和认同一样,分辨也和情绪密切相关,情绪越强烈,分辨越容易印记在我们的心中。
认同和分辨过程之后,符号化的进一步过程是把符号联系起来形成符号联系。只要我们形成了一个符号联系,这个符号联系就是我们心理领域中的一个心理现实。我们的心里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都是有一些不一定和客观一致的符号联系构成的。符号联系并没有不变的实质,而只是一种符号之间暂时性的、可变性的和任意性的联系,我们也可以改变这些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从而使心理治疗成为可能。
3.如果符号化和原来的心里经验的差距太大,则说明符号化过程有了错误,错误可以是错误的认同,也可能是缺少分辨或分辨错误。在罗杰斯的理论中,错误或者歪曲的符号化的产生原因是因为体验和自我结构的不一致。错误或者歪曲的符号化是一个人看不到真正的自我,所以对心理健康不利。
符号联系构成结构,结构再联系,构成更大的结构,最后就会形成符号体系,这些符号体系就是一个人全部的价值观、语言等认知结构。每个人在出生后都在学习社会已有体系。
4.当我们说到现实时,至少存在三种现实。物质现实,是由物质世界形成的;社会现实,是由前人的精神创造形成的;心理现实,是每个人自己创造的内心世界。
第三章:心理意象
1.语言是一种高效能的符号体系。在意识活动和潜意识活动中,人们用意象作为符号构建心理现实。
2.在意象对话心理治疗中,主要运用的符号是心理意象,特别是视觉意象。意象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象征性,如梦的象征性,文学艺术意象中,神话和童话意象的象征性,精神病幻觉的象征性,原始人所用意象的象征性等。
3.运用意象的认知活动的特点:
(1)意象活动使用原始逻辑。
(2)意象活动不直接受意志控制。意象活动在没有明显努力的情况下效率最高。在一种不加努力,不加评判,有些像半睡半醒的状态下,逻辑活动减弱,意象活动在不受控制的状态下,就会高效而自由的活动。
(3)意象活动的情绪性。
在意象活动中,认知和情感还没有分离。意象中更为原始的部分—原始意象,更是和情绪密切相关。原始意象包含着巨大的能量,而能量表现出来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强烈的情绪。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可以从意象入手,调节情绪,这比从思维活动入手去调节情绪更直接、更有影响力。
(4)意象活动中的异己感。所谓异己感是指我们的有些想法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突然来的我们的头脑中的,它好像是一种异己的东西。例如灵感、梦等。异己感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意象活动大多不是产生于意识领域,而是潜意识领域。
(5)意象活动心理现实的精密性。
逻辑思维的功能是客观准确的观察世界,而意象活动的功能是主观或者是体验性的观察自己的心灵和这个心灵映射出的世界。在反映外在世界时远不如逻辑思维准确。但是在反映心理现实时,却比逻辑思维精密清晰的多。这个特点也使得意象活动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有更重要的地位。
意象活动还有更自我中心,更倾向于有集体内容等特点。
4.运用意象的认知方式
(1)信息的粗加工储存。
(2)大量的信息储存。
(3)利用相似性发现事物本质。原始精神机构遵循“相似即同一”的原则。
(4)运用临近性发现事物的联系。即“临近即有关”的原则。
(5)用凝缩等方式联结不同事物。原始精神机构联结不同事物后就把它看成是更大的完整事物,没有界限,如两条河的相汇,而不是两块被水泥粘在一起的砖。
(6)以拼凑、扩展、启发等方式完成整体结构。
第四章:心理能量
1.心理能量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一个心理现实,也就是说是对某种心理经验进行符号化的产物。心理能量这个概念来源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有生命力”、“有活力”的体验。这些体验归根结底是对生命意志或者一种生命本能的体验。所以心理能量是来表征人对生命意志或生的本能的经验。
2.心理能量的产生。心理能量的产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适当的心理状态下心理能量自发产生,另一种是在激发了某种本能时,会激发与这种本能有关的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最常见的基本形式就是性的能量和进取的能量。
3.第一部分作为意象对话基础的心理学。.心理能量的释放和固结。
心理能量被激发后,如果没有障碍和其他异常,就会自然释放。自然释放心理能量时,人就会有一种畅快的感受。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就是心理能量完全没有受到阻碍时的体验。这种体验,或者是没有任何欲求的时刻,或者是生命本能被激发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的时刻。
心理能量有两种不正常的运动,这两种情况下它被固结而不能自然流动。第一是压抑,第二是成沉溺。在这两种情况下,心理能量没有能够自然地释放,于是带来了人的不畅快的感受。
压抑指对本能的冲动,有另一种力量在压制它,不让它自由的释放,如果我们把心理能量比作水流,那么压抑的作用就如同大坝,它把心理能量的水流堵截起来。压抑是可以给人带来益处的,因为压抑自己的本能冲动可以避免一些现实社会中具有的危险,所以压抑是一种保护。但是压抑过度则有害处。本能以及心理能量得不到释放,并不会自然消失,而会积累在原来的地方,这种积累在经验中就会带来不舒适的感受,而且会带来越来越强烈的追求释放的压力。好多心理疾病就是由此产生的。
沉溺指的是一种情绪、思想,或者行为的正反馈的循环。我们可以成立于积极情绪,也可以成立于消极的情绪。积极沉溺对人是有益处的,如沉溺于爱情创造等活动,它可以让我们有积极的感受。而消极的沉溺最明显的过程体现在各种成瘾人的身上。
压抑往往是出于一种恐惧损失的原因,我害怕丧失生命,所以我压抑抢劫银行的冲动,恐惧失去自由,所以压抑了我侵犯女性的冲动;而沉溺则往往有一种希望获益的原因,为了获得某种暂时的好处,允许某些东西出现,即使是这些东西未来可能有消极的长远后果,也暂时顾不得了。压抑和沉溺可以同时存在,而且相互加强,压抑阻碍了某个出路或者阻碍了某种心理生理需要的满足,这往往会强化了对另一个满足的沉溺,而对另一个满足的沉溺也起到了一个作用,就是使人沉溺于这里而不再去努力追求被压抑的需要的满足,从而也使压抑更容易实现。
4.心理能量的转化。
心理能量的转化体现于情绪,就表现为一种情绪可以转化成另外一种,而情绪中的心理能量保持不变。而在情绪转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解释过程。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通过重新解释一个事件,使消极情绪可以转化为积极情绪。或者说通过改变符号化的过程,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更好的心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