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在豆瓣上偶然看到一个话题“你是怎么抗击“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网友们各抒己见,热闹非凡,有目的阅读法,绩效管理法,借书阅读法,佛系看书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来,受这个问题困惑的书友们不在少数,今天,就一起来侃侃书的买与读吧。
要说爱买书这个习惯,我是从小就有,小时候住在远离城市的乡下,每次能有进城的机会,最爱去的就是书店,新华书店在那个年代还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整座城里只此两家,那个时候不敢多买,按标签价格一分不少,一次也就挑上一两本。买的书大多都是名著,莫泊桑的《羊脂球》,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书一些是语文课上老师推荐的书目,一些则是教材上的必读名著,买倒是买了不少,可读的数量却是大大的与之不相称,现在回想起来,中学完整地读过的文学经典也就是《童年》与《简爱》。可这买书的毛病,却没有因为读的少而减少丝毫,到了大学,经济更为自由之后,那个书就更是买的欢了,学校的图书馆自然是常去,可是总觉得“借不如买”,买了拿在手里总觉得踏实,书是自己的,好似书里的知识也就变成了自己的。大学里买了许多的大部头书,全套的《四大名著》,整套的《百年佛缘》,《资中筠自选集》,基辛格的两本——《论中国》与《世界秩序》。说实话,这些书的绝大多数到现在都被我束之高阁,一页也没有翻过。读大学时,自感自己的知识面的狭窄,以前阅读都是停留在文学这一单一的领域,遂起了要拓展知识领域的想法,社科类的、历史类的、艺术类的买了不少,零花钱就是这样浪完的吧。到了大学毕业,搬行李的时候真真的应了一句“买书一时爽,搬家火葬场”。
戒不掉的买书“恶习”,其实就是因为这样想要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一阵子迷上昆曲,昆曲的理论书籍买了一大堆,六册的《昆曲大观》,古典的《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一个也没落下。一个兴趣便生发出了一大堆的书,在热情的支配下,你难免要去寻,要去买。等着这个领域的书还没读完,你大概又奔着下一个目标去了,书也就这样一本接着一本的堆积如山了。人性固有的喜新厌旧,三分钟热情,我想才是你要应对的天敌吧。
科技的日新月异,也使得传统的囤书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电子书籍的勃兴,让手中的纸质书慢慢的被各色各样的阅读器代替了,可不管时纸质的还是电子的,都逃不过一个“买”字,阅饼、铃铛、时长的轮番攻陷,你的钱袋子还好吗?
电子书还减轻了纸质书囤书的烦恼,不占地方,携带方便,哪怕是搬家,那也是说走就走啊。如此轻盈便利,随时随地,想看就看,关键是价格还比纸质书便宜不少,每买一本电子书我都觉得自己像是捡了个大便宜, 书是越堆越多,如果不定时清点,根本记不住这些“资产”有哪些。
囤书囤的越多,慢慢的会生出些想要努力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的焦虑,随便买一次书就是两三本,要是遇上打折促销,十几本二十几本的买也是有的。工作后,读书的速度也是愈发的慢了,白天上班没时间,晚上要是遇上点应酬之类的杂事,一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就算下班没事,回家还要抵御看手机的诱惑,一个星期一本就已经是用足了洪荒之力。这样的读,永远也追不上那样的买。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似已发展成一种“病”,有病就得治啊,甭管效果如何,方子先开出来再说。结合网友的观点与我自身的一些体会,总结出了如下的处方单:
1.体系阅读
这是我二十年阅读生涯最深刻的一个体会,就是读书真的要试着去建构自己的阅读体系,所谓的体系,就是在把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食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连续组合而成的整体。比如,想要读一些历史类书籍,最好不要随随便便从任意一本开始,而是从整体出发,从通史到断代史,从政治制度到社会文化,看完秦汉,看唐宋,看完明清,看近现代,这样看书就会生发出许多的动力。文学也是一样,看沈从文,就看遍他所有的经典,能看全集自然是最好的,然后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的前半生》这两本传记便也可以一起看了。如此,就不会漫无目的,而是带着目的性去阅读。
2.网易蜗牛app
这个阅读软件最大的优势就是里面的书都是免费的,不用买,只不过它限定了一天的阅读时间,非会员的朋友一天只有一个小时的免费阅读时间,不过我想要是每天都能满足一个小时的阅读量,也不会“读书如抽丝”了吧。
3.找人共读
倘若有个书友,与你一起共读一本书,阅读期间还能一起交流感想,效率肯定比一个人读要高很多,还能互相监督,一起打卡,这也是阅读衍生的乐趣。
4.多抓鱼
不想看或者已经看完的,都在这个专卖二手书的网站处理了吧,及时止损,我在这上面卖过一次,体验感挺好,回收的价格还蛮可以,而且是上门收书,快递费也是平台给付。
以上,只能帮你们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