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华杉
辩论必起胜心,而胜心是求知的大敌。在辩论中,各自从不同角度去说,也有不同的语境,论什么对错呢?你只问自己要怎么做!切己体察,事上琢磨,知行合一,这是学习的正途,不是辩论。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季子和公都子,都是孟子的学生。孟子和告子的辩论,孟季子听了,还是不明白,就私下和公都子讨论:“老师为什么说义是在内心的呢?”公都子说:“义主于敬,敬是发自内心的,所以说在内。”
孟季子问:“有个同乡人,比你兄长大一岁,你是敬他,还是敬兄长呢?”
“当然是敬自己的兄长。”
“那敬酒的时候,你是先敬他,还是先敬兄长呢?”
“先敬他。”
“如果敬是在自己心里,那心里更敬谁,敬酒就先敬谁,不会因外物而变的。既然内心敬重的是自己的大哥,敬酒却要先敬那同乡人。可见义是由外因引起的,不在内而在外呀?”
公都子答不上来,把孟季子的话告诉老师,问孟子怎么答。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尸,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古代祭祀的时候,不用祖先牌位,也没有画像,而是用男女儿童作为受祭的代理人,端坐在上,接受家人的祭礼,甚至享用祭品。成语“尸位素餐”,就是这么来的。
庸,不易之谓庸,是不变的,平时。
孟子说:“你这样问他:‘你是敬重叔父呢,还是敬重弟弟呢?’他肯定回答是更敬重叔父。”你再问他:‘家族祭祀的时候,如果弟弟坐在尸位,你是敬叔父,还是敬弟弟呢。’他说:‘敬弟弟。’你再问:‘如果这样,敬重叔父又体现在哪里呢?’他会答:‘因为弟弟在那个当接受敬礼的位置之故。’这是你就可以拿他的话说他:‘对呀!敬同乡人,也是因为礼节上他在那个当接受尊敬的位置之故。平时敬的是哥哥,这会儿该敬同乡人,不是说同乡人在你心里比哥哥更亲;平时敬的是叔父,这时候该敬弟弟,不是说弟弟在你心里比叔父还尊崇。这都是暂时尊奉,因时制宜,通达权变,也都是从自己心里发出的,所以义在内,不是很明显的吗?’”
公都子把这一番话说给孟季子,孟季子却不接受:“如果像老师说的,那正说明义在外呀?本来该尊敬叔父的,这是在内。但弟弟一坐到尸位,就尊敬弟弟了。内心没变,外因变化了,尊敬的对象就变了,这不正说明义在外吗?”
公都子这回转守为攻:“冬天喝热水,夏天喝凉水。按告子的理论,食欲是在内的,那你内心是爱喝凉水呢?还是爱喝热水呢?外因变了,为什么凉水热水就变了呢?如果随着外因的改变而改变就说明在外,那饮食男女不也成了在外了吗?”
这一反问,把孟季子给问倒了。
这番对话,我们可以看到,辩论是易攻难守,攻击对方的观点很容易,但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很难。如果双方目标不一致,不是为了共同切磋,辩明真理,而是为了求胜,辩论基本没有意义。所以古人有“君子论而不辩”之说,你要跟我讨论问题,咱们一起讨论,如果要搞辩论赛,就没必要了。
在辩论中,对方随便找个角度,打个比方,都可以给你安排逻辑陷阱。如果是王阳明,他一般不回答学生这些问题。当学生拿圣人一些自相矛盾的话去问他谁对,他就说,那是各自从不同角度去说,也有不同的语境,你去跟圣人论什么对错?你只问自己要怎么做!切己体察,事上琢磨,知行合一,这是学习的正途,不是辩论。
辩论必起胜心,而胜心是求知的大敌。要求胜,不要求知。
就像上一段对话中,公都子把孟季子问倒了,他赢了吗?他们都没把仁义在内的道理搞清楚,不是自己去体会,而是屡变其说以求胜。
当有人找你辩论的时候,最好不搭理,也不要怕“输”,像美国总统竞选,相互攻讦,你都能解释吗?他说的,别人都信吗?
在传播学上,这叫“议程设置”,轻易不要进入别人的议程,而是你要给他设计议程。他出题,你作答,总会掉他给你挖的坑里去。你出题,他作答,他就掉你的坑里来。
君子不辩,一是把答案留给时间解决,二是对对方的一种爱。他虽然强词夺理,但你不跟他争夺,留给他自己去想,他放下了胜心,更能自己去求知。
那孟子为什么又留下那么多辩论赛的问对呢?因为浅薄的观众,看谁辩赢了就倒向谁,孟子又擅长辩论,他也就略施小技而已。辩论,是为观众而辩,不是为对方,这就跟选举辩论一样。
当然,我们也不排斥别人的批评,克劳塞维茨说:“批评的意见不管夺目荒谬,至少他提供给我们一个别人看问题的角度。”这也是一种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