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总公司来我们项目搞安全检查,而我又被薅到文控顶班去了。
文控的工作就是整理各种资料。因为量大,流程复杂,所以咱首先物品不能太多。
看看咱桌上:除了电脑就是文具,私人物品只有一个水杯。桌子右边是我从我们安全部门弄来/收来的资料,而我的正前方是一排整齐的文件……发放记录。
您没看错,我们这光文件发放记录就能数出18种(不包括显示器后面那些看不见的文件夹,以及我从安全部门带来的4种)。夹子上面那是一摞废纸,用来打印次要文件和表格的。
而远处是3张拼在一起的桌子,那才是分发文件的地方。有一摞比较厚的文件是我没顾上归档的;至于为啥没收,后文会解释。
我们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漫长的流程。一份报表,1个人编制,8个人审批是正常的事情(所以我第一次在微信社群里接任务单的时候,愣是没发觉那是一份文件);审完还要盖上一轮章。所以我们文控室除了图中那18个发放记录,还有十来个盖章登记本,每家施工单位一本。
我们也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办公。比如我拿到了一份签完字的技术联系单,首先它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手,到我这里先分专业改成统一的编号,复印盖章之后分发给我们的专业工程师、采购工程师和两公里外的业主、监理(用两种不同的分发登记表),然后拿出自己那份扫描,改完了文件名(长达20多字),录入Excel表格,将扫描件存入指定文件夹(文件路径长达30字),再发送给设计群……然后这一份技术联系单就可以归档了。
关于这些流程,文控工程师给我列了3张A4纸,其中还不包括文件的存放地点。
这种自己动手的文件无非多跑跑腿多打打字,一天内可以完成(但是中间那些找人的流程就可能出问题)。有些需要施工单位回复的文件才是无底洞:比如9月底,我们、业主和质监站在1周内向全体施工单位下发了6份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整改单,要求限期完成,然后就看见我每天桌上堆着6摞回复单(我总共就那1张桌子啊!)。
我把它们列了6个表,挨个单位催,电话累计打了好几十个,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一方面现场的问题得工人一点点收拾,费时费力又费钱;而资料上的问题一样麻烦,因为施工单位绝大多数安全管理人员都不会用电脑,找会用的人帮忙,人家还经常跑到几十公里外的政府部门去办事。没等他们硬着头皮把回复单交齐,业主为了迎接检查又来找我复印了……
但我发现,安全隐患整改的回复情况还是最好的,其它部门发的东西简直就是石沉大海,回复率不到3成。
这样算下来,能在5分钟内搞定的东西应该早都搞定了。而那些迁延时日的东西,就不能扔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下面来参观我们的资料室。里面的文件柜塞了多半,其中一半是资料,另一半是图纸。我最近处理的施工过程资料分别藏在不同的柜子里,将来都要留下来交工,而缺的资料必须补齐,甚至编造出来。由于工作流程、文件柜以及分心安全工作(集团公司检查之前、之中以及之后,安全部门都要把我拽回去),我最终没能把桌上那些东西归档。
至于我原先一直在搞的安全资料就不用那么麻烦,一般只要保存到工程结束一年,没出事故就可以销毁了。
所以说,这些资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从事无巨细的内容,到多单位、多部门签字的流程,再到大量保存的纸质文件,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目标——找后帐。不用说单位、部门之间算账,光我们领导叫我翻上图那些档案,都不知道翻过多少回。
自无纸化办公的概念提出以来,各大公司的办公用纸不减反增:因为文件与其说用来促进工作的,还不如说是为了保留证据,所以不能扔,更不能没有。甚至这些大而无当的组织本身,都是为了出事以后承担责任而生的。
下班之前我去了趟大会议室,里面的人正在整理竣工资料。
桌上码着统一样式的资料盒还有未装盒的资料,而地上那一堆是原先的资料盒,由于样式不符合规范,被质监站打回来了。我从其中捡过几个干净盒子装我的安全资料,剩下的准备找施工单位当废纸卖掉。至于往盒子上贴标签,那我就帮不上忙了。
所以说,能整理这些东西也是一项技能,而我就靠这个把我上个月的收入涨到了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