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4日
“喂,你是不是很久都没有在简书上写东西了?”
“嗯”
“怎么了?”“没什么,就是……就是突然不想写了,感觉什么灵感都没有”
——题记
北京今年的冬天,比以往更冷了。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了北京天坛医院。
看心理医生这个念头我很早之前就萌生了。大概是去年的九月中旬吧,我的坏情绪突然变得反复无常,我根本无法控制它,任由它慢慢地侵蚀着我。我的快乐和活力是它的最爱的食物,它就像一个神出鬼没的怪物,把原本幸福的我别变成了一个抑郁症患者。
我病了。
都说初二是初中阶段中学习任务最重的一学年,除了新增的物理一科,其他课程的难度都有所提升。而对于我,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就像噩梦一般。由于课外班的增加,我表现得有些不知所措。课内和课外的知识交杂在一起,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套住了我,让我没有喘息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感到无助。
这也许是我“生病”的导火索吧。
在这之后,我清楚地意识到我需要去调整我的心态。我必须跟上其他同学的脚步,立刻进入到正确的学习状态中。可现实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无数次的努力与尝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太累了,根本做不到,我该怎么办?谁来救救我?”我还记得,这是在我大哭一场后说的第一句话。那一刻的我,心痛到无法呼吸……
怎么回事?自信了那么多年的我,这次怎么就被打败了?突然感觉学习好难、好累。从那一天起,我默默地为自己挂上了“学渣”这个称号。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放弃了自己吃午饭的时间用来写课外班作业。我的食欲在慢慢减弱,甚至连着两个多月没怎么吃过早饭。随之而来的,是长期的头晕症状,我突然觉得自己活得很窝囊,在这个世界上没什么用处。其他同学们都在努力着,鞭策着自己的未来,互相鼓励、扶持,不断进步。唯有我,止步不前。我真的很平庸啊。
从最初的学习压力大,发展到现在的样子,我都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
第一次和我母亲谈心理医生的事情时,一向温柔的她突然变了脸色,“是谁提出让你去看心理医生的,我告诉你,你没病,别整天瞎想。”我再一次感到了绝望,如果连母亲都不同意的话,我真的没救了。那一段时间后,我很少再提起心理医生,但那个念头我从未在我的脑海中消失过。
我在微博上关注了抑郁症这个超话,每天有空闲时间都会去里面看帖子。我好像找到了一个集体,一个可以容纳我的集体。里面有很多网友都在互相鼓励,这让我看到了一丝美好的希望,我觉得我可以克服我的困难。
不久后,母亲好像注意到了我的变化,她重新考虑了心理医生这件事情,最终决定带我去医院。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找到了一个暂时的安身之地。
(回到文章开头……)
那天是星期四,下午的课程不是主课,不用担心去看心理医生从而耽误自己的学习。班里只有四个要好的朋友知道这件事,短暂的告别后,我离开了学校。
医院离学校很近,大概只需要十分钟车程。我挂的是最普通的心理科。离我看病还有一段时间,我和妈妈坐在心理医生的办公室门口,静静地等待着。那个时候的我,没有紧张,没有害怕,没有绝望。我期待医院能给我一个合理的检查结果,心情还算控制的平静。
挂这个科的人很多,有老年人,也有中年人。我算是最年轻的患者吧!好不容易等到了我,我快步走向心里医生的办公室,轻轻推开门:不大的房间,摆着一张洁白的书桌。墙壁没有经过任何的彩色粉刷,是透亮的白色。心理医生的背后是一排明净的窗户,光线从外面射进来,让房间暖暖的。我回过神来,不会错的,这种白色,是天使的白。我松了一口气,向医生打了招呼。
那天碰到的心理医生,是一位很年轻的姐姐。她戴着蓝色的口罩,身着白大褂,用一种很温柔、平静的眼神看着我。“你希望你的妈妈留在这里吗?”
我没有做出肯定的回答,倒是母亲率先提出了她在外面等我的想法。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我并不希望把所有烦恼都倾诉给我的母亲。我害怕她担心我,心疼我。我喜欢把烦恼和陌生人交流,这让我感到很轻松,多多少少可以让我放下一些压力和痛苦。
我和心理医生的谈话很简短,她简单了解了一下我的情况,不停地把我的信息敲进电脑。虽然被口罩遮住,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她的微笑。“嗯,现在不少初中生都跟你有过同样的经历,我觉得你很适合去做心理测试,你对你自己的了解还比较全面、清楚。”是的,那天下午我心情比较平静,很容易地就把所有的烦恼倾诉了出来。我想那是我头脑为数不多的清醒状态吧。
与心理医生的谈话结束后,我就去到了另一个地方做心理测试。医生给我了四套试题,让我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填写过程中,我有些犹豫。题干中不断的闪过“紧张”、“焦虑”、“惊恐”、“苦恼”、“激动”、“疲乏”、“自杀”、“平静”、“情绪低沉”等词汇。我心跳不由自主地快了起来,每一个敏感词仿佛都在形容我,那种置身在黑暗的感觉,突然包围了我。我花了一定的时间做完了测试,医生把结果打印出来,让我拿着报告去找心理医生。
“妈,测试做完了……”我手里紧握着报告,对母亲说道。
“嗯,没关系,别害怕,有妈妈在呢!”母亲回予给我一个坚定的笑容,但我却分明从母亲眼中看出了一丝心疼。
我认真地浏览了报告,上面说我在相当多的时间有抑郁症状,在一定时间有焦虑症状。我觉得还没有到很严重的地步,一切都还可以挽回。我再次回到了心理医生的办公室,把报告递给了她。
“嗯,现在可以给她尝试用一些药,可以有效地帮助她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治疗抑郁症。您看要不要开这个药?”心理医生之前跟我说过吃药的问题,我表示要经过母亲的同意。母亲犹豫了一下,决定先把这个药买上,回家观察一段时间再用。医生还说这个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增加服药者想自杀的几率,不过这种可能性很低,大部分人反应这个药的疗效还是很好的。嗯,这个药是舍曲林。
取完药后,我就赶回了学校。那四个要好的朋友一直帮我保守这个秘密,她们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至此,我的初步检查结束,被确诊为了抑郁症。相比看心理医生前,我心里反而更舒坦了一些。我的那些坏情绪,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和归属。
对于那两盒舍曲林,母亲把它们放到了我不知道的地方。我知道,母亲不想让我吃药,她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女儿需要用药物来控制自己的心情,更不希望我患上了抑郁症。我曾看过舍曲林的说明书,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大部分都是关于这个药物的不良反应。“失眠”、“嗜睡”、“头晕”、“恶心”、“食欲降低 增加”等字眼闯入我的眼帘,我慢慢叠上说明书,放回了药盒。“你不能吃这个药,你需要尝试自己去调整心态,它还没那么严重。”我自言自语道。
对于我来说,舍曲林就像是我的底线。我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靠自己战胜抑郁症。但我想得过于简单了。
看过心理医生的几天后,我的心情还算平稳。父母对这件事闭口不谈,母亲也没有太重视,她好像总觉得我可以很快的从抑郁症中走出。在她眼里,我还是以前那个坚强的女孩。
记忆最深的一次“发病”是和母亲发生了争执,事情的起因极小无比,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最终的结果是我很生气,跑上楼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哭得泣不成声。
这段时间中,我哭的时候总喜欢平躺在冰冷的木地板上。望着天花板的吊灯,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涌。无数的辛酸痛楚,数不清的思念愁绪,还有看不到未来的迷茫惆怅,都只能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空气中弥漫的,只剩悲伤和绝望。
母亲这时推门而入,把我从地上拽起来,用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眼神看着我。那是一种充满惊讶、心疼以及气愤的眼神。“你到底怎么了啊?妈妈就说了那么一点小事,你就反应这么大,是吗?如果你再这么情绪化,等待你的就是精神病知道吗?原来的你去哪了啊?!”
一阵沉默。
“妈妈,我知道你是想让我尽快脱离抑郁症的阴影。但你根本无法体会到我的绝望和无助,你以为这很简单,但你的做法就像揠苗助长一样,这会让更痛苦。”妈妈没说什么,轻轻叹了一口气,抱了抱我就离开了。
这种“发病”隔三差五的发生,我的承受能力会在一瞬间就坍塌。前一秒开开心心的谈论生活的美好,下一秒就会说到人间不值得。我活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每天早上对着镜子说“加油”,晚上就会陷入抑郁症的漩涡。早上建立信心,晚上击垮信心。这样的生活,持续了4个多月。在外面跟演戏似的,要不停地装开心,能哭的地方,只有我的房间。
就是突然之间,鼻子一酸,眼眶一湿,觉得自己好渺小,小到什么都做不了。
记得当时在家里看完《悲伤逆流成河》时,我连续哭了2个小时。不是感同身受,只是觉得女主最后跳河的那一瞬间的绝望和无助,打动了我。我的感情脆弱到一碰就碎,却非要逼着自己坚强。
最严重的阶段应该是去年年底,我甚至有想过用自杀来结束我的生命。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伤心点是什么,每天都活得漫无目的,很颓废,感觉自己一点优点也没有。那天晚上,我坐在桌子前,旁边放着一把小刀。我差一点就那么做了,就差一点点。但我最终没有,我成为了那个活下来的人,那个从自杀的边缘逃出来的人。我看着自己的生命尽头,却最后选择转弯离开。那一刻,我感到了久违的幸运。
之后的日子里,我需要全力以赴期末考试。备考的那段时间,是我心情最稳定、情绪控制最好的几天。考完试的第一天,我在家里看书、追番,做了许多我喜欢的事情。但是由于成绩还没出,我的心始终悬在半空。那是糟糕的一天,我又“发病”了。父母都不在家,绝望的我走进母亲的房间,把舍曲林拿了出来(我找到了舍曲林的所在地)。我尝试了第一片舍曲林,底线就此被打破。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方面是舍曲林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我过于担心成绩了。
成绩出来后,我并没有太开心。虽说成绩和年排都有所进步,但是观察一下成绩单,年级前20中我的数学和地理成绩是最差的,能达到我这次的名次,只不过是因为侥幸罢了。母亲也说我的数学和地理考的确实太低了。我一没忍住,就又哭了起来。我讨厌自己的差劲,厌恶自己的不够努力,后悔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时间。所有的痛苦在那一瞬间全部爆发了出来,我又吞下了半片舍曲林。
那个时候的我已经麻木了。我明白舍曲林并不能让我的心情好起来,可是身处抑郁症困境的我,药是我唯一能依靠的东西。即使没有用,也可以让我挣扎一段时间。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有些厌恶热闹的场景,讨厌人多的地方。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穿过没有人的小径,走过没有人的图书馆。每到那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生出一丝伤感。不是抑郁症的那种悲伤,而是一种唯美的惆怅。
我渐渐学会了独自一人,学会了享受孤独。虽然它能让我感到放松,但我也会羡慕其他人的成群结队。记得那天午休,同学们都在娱乐。有人讨论魔方的玩法,有人互相教学叠纸,只有我,是一个人。我承认,我是主动退出集体活动的。可我也想拧魔方,学叠纸,但是我,不会啊。我的抑郁症最初就是因为压力太大,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再加上极其的不自信造成的。我羡慕别人的多才多艺,渴望自己可以再优秀一些,但同时也厌恶自己的平庸。
在抑郁症这期间,我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我不会写文章了。我没有任何的灵感,简书的梦想坚持不下去了。当我意识到我最擅长的事情也无法完成时,我崩溃了。我断定自己是那个无用的人,那个我最厌恶的人。所以今天我重登简书写文章,是件极其幸福的事情啊。
其实把抑郁症这件事公布于众,我犹豫了很久。我害怕别人知道我是抑郁症患者后会疏远我、嘲笑我、侮辱我。毕竟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那是另一种无助和绝望,不是那种当我“发病”时能比的。我会继续与这条黑狗抗争,即使再难、再痛,我都要挺住,坚强地活下去。
在TEDtalk上看到的一段话: 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我讨厌它,就像我讨厌的一些地方。我生活的某一部分已经被抑郁症拖垮,但很多方面上我是非常感激的。因为它是让我经历低谷,但只是为了向我证明有高峰;是的,它将我拉进了黑暗,但只是为了提醒我有光。而我的伤口,让我有了希望。有希望,有信念。对自己的信念,对其他人的信念,可以变得更好的信念,我们可以改变这一点。
距离上次看心理医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这期间我“发病”无数次,但每次绝望过后,我总会平静下来。与这条黑狗的抗争,我会坚持到底的。
最后想说的一些话: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疾病,它不是那种感冒发烧,可以靠药物或休息立刻治好的。它需要的是时间以及好心情,需要每一个人的善待。不要去说什么“我能理解”、“看开点”,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他们也许表面上看起来极其正常,但真正发病的时候没有人可以想象,他们的感情真的很脆弱。如果你是一名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坚强的挺住,及时去看心理医生;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请善待他。
最后,祝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最快乐的生活,做最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