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最后一头小独角犀(爪哇犀)被杀,此后,在中国大地生存了几千年的犀牛在中国彻底的绝迹了。那么中国古代的大地上犀牛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又如何是一步一步灭绝的,下面我们从古籍记载和出土文物来初探端倪。
根据出土的商代晚期小臣艅犀尊和文字记载来看,中国古代是产犀牛的,不仅产,而且相当多。卜辞有一条记载殷王焚林猎犀,获71头的。
犀尊的造型几乎为圆球形,胖乎乎的,由四条粗壮的短腿支撑,憨态可掬;它的头部前伸,两只圆睁的小眼,透着机敏与可爱;大嘴微张,就像是得意的微笑;两只夸张的大耳朵竖在头的两侧,好像在好奇地倾听着周围的声响。它滚圆敦实、憨厚可爱的造型完全打破了人们以往对犀牛原本沉稳、威严的印象,让人们驻足观看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一丝滑稽和幽默。在周围众多花纹繁复、造型优雅的青铜器中间,小臣艅犀尊更显得纯朴稚拙,妙趣横生。
说明中国古代工匠对此物是很熟悉的。根据考古研究,中国古代曾经生存过三种亚洲犀牛,分别是苏门答腊犀、爪哇犀、印度犀。
殷周时代,人们将犀角和犀革利用起来,用犀角做兕觥(sigong,一种酒器),犀革制甲。在铁铠兴盛之前,犀甲是春秋、战国时各国战士羡慕的武备。《楚辞·国殇》记载:“操吴戈兮披犀甲”。
大概在西汉晚期,国内的犀牛数量已经很少了,偶尔一头犀牛进贡给皇帝都需特殊记录。西汉平帝原始中,王莽辅政,为了炫耀“威德”,厚遗黄支国王,让他遣使献活犀牛,黄支王也果然把犀牛送到长安。很显然,如果当时关中和中原一带尚有野生犀牛的话,那么王莽动员黄支国王万里来献,就没有多少隆重的意味,也打不到沽名钓誉的目的了。
到了唐朝,犀牛遭遇了第二次大规模捕杀,共持续三百多年至五代时期。原因当然不是为了制作皮甲(此时普遍使用铁甲),而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流行风潮。当时官员腰带上有一装饰品--带銙,一般使用金、银、玉、铜、铁以及黑木等,而尤贵犀銙。这个犀带也是很有讲究的,“一品、二品服玉及通犀,三品服花犀、斑犀”,通天犀、花犀、斑犀皆为犀角的不同品种,其中价值最高的是通天犀,指犀角中心有白缕直上彻端者,这种犀角据说能“出气通天”,“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一条高级犀带是极其引人注意的。此时期的陕西三原唐献陵石犀雕刻的还是比较逼真的。
到了宋朝,人们对犀牛这种动物愈加模糊。嘉祐三年,交祉进二兽,《宋史·五行志》说它们“状若水牛,被肉甲,鼻端有角,食生刍果”,以现在眼光看无疑应该是犀牛,但交祉却报称是麒麟,惹得满朝议论纷纷,最后以“异兽”的名义收下了。
明清时代,犀角除了少量用于制造工艺品外,大部分供药用,此时代的犀牛作品造型已与实物相去甚远,从明代的镇河铁犀和武官补服上,便可知这时对犀牛的理解。
总结:中国犀牛曾广泛分布在大半个中国,由于人们无节制的捕猎,导致犀牛这种动物走上灭绝之路。尽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又从海外引进了一些犀牛,尽管90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从中国的动物园内目睹和观赏到犀牛,但是,原本土生土长在中国野外环境里的犀牛,却永远一去不复返了。虽然这三种犀牛至今还存在,但是它们依然处在濒危和极危状态,仍然急需我们人类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