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是当下中国父母老生常谈的话题。
想起家里两老当年对S姐的教育也是煞费苦心,拼尽全力。
可大多做为孩子的,既厌恶父母设计的人生,又怕走错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每当生活被压得无法喘息,感到丧气阴郁时,想想父母是为自己好,抱怨的话又无从开口,人生充斥着束手束脚的不适感。
周末看了印度高分电影《起跑线》后,才明白这种违和感究竟是什么。
所谓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应该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而不是依靠外在环境的拔苗助长。
这部电影,勇敢直面了当今社会热门的教育话题,讲述一个人人都心知肚明,却又趋之若鹜的社会现象。
影片中的印度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疼爱的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愿意进破烂的公立学校,而是挤破头皮去那些远近闻名的私立名校。
可讽刺的是,电影中的学校,已经不再是单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是无法跨越的阶级壁垒,是不同层次人的社交平台。
正如男主所言:“教育已经失去了它的本质,而沦为了一桩生意。”
名校的教育,说白了,就是上层社会人士儿女的群聚教育。
2
影片中的妈妈,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充满铜臭味的富商阶级”的女儿,更好地融入进这些“上流社会”子女的朋友圈,不被排挤。
拉上丈夫,各种示好,举办party,女儿还没进学校汲取知识的力量,就得被迫要求去适应这些没必要的阶级交流。
明明是为了给女儿进名校受高等教育铺路,可现实似乎是,女儿受阶级观腐蚀得更多。
party上,不能在音乐响起时和爸爸尽情跳舞,那是不知礼仪,是惹人笑话的;
没有小孩愿意和她玩耍,只因为她爱说母语而不是英语,这是下等的表现;
一旦确定没有被名校录取,就连参加同龄人的party都没有了资格。
这种奇怪的氛围,却被当成习以为常。
就连带着痞气的爸爸都被勒令,必须做到举手投足之间彰显优雅大方。可实际上呢,夫妇俩都是别扭,苦不堪言。
因为名校入学问题,本是和睦美好,欢声笑语不停的家庭,变得有些吵吵闹闹。
很多父母都不明白,一个友爱轻松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来说有多重要。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会成为哪一类人。
学校的优劣固然会影响到孩子前途的发展,可真正引导孩子,建立起三观,树立未来明灯的,是陪伴长大的父母。
我想起三毛说过的一句话: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
而现实是,新闻里频出的高校学子自杀、暴力事件,有一部分,正是这些苦心经营孩子教育问题的父母所在的家庭。
3
记得影片里,妈妈爱装哭惹丈夫心软的台词:
“要是女儿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以后就会遭到社会排挤,然后心情就会非常低落,低落就会去吸毒……”
略带搞笑的台词,折射出的是当代父母心理的真实写照:孩子教育起跑线很重要,万一走不好,人生都得玩完啊。
过分强调外在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妖魔化起跑线的重要性,全然不顾自己,未达目标誓不罢休,而变得有些魔怔的父母亲形象。
正如影片里,当男主一家想争夺最后一个名校的贫困生资格,为了骗过学校的审查,居然搬进贫民区假装穷人时,有没有想过年幼孩子内心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我设想过,父母或许可以教育孩子说,这是一种变通手段,做人要随机应变。
只是再多解释的话语,也掩盖不了这是欺骗的事实。
萧伯纳曾说,“我生下来时是很聪明的——教育把我给毁了。”
在孩子懵懂不知世事的时候,潜移默化教会她骗人,等长大后,她将此做为人生中常用手段,在某一天因此栽跟头的时候,又骂她什么时候变成了这幅德行。
4
现在的大多数父母拼命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其实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
到底什么才叫孩子的成功呢?在多数父母的认知里,把孩子训练成一个世故会赚钱的人才,这就叫成功。
表面上看,确实是为孩子好,可实际上,这些父母是想掌控孩子的人生,不自觉地无情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
可以这么说,这是一种颠倒的逻辑思维。
有些父母所说的我爱你,为你争取最好的资源,意思就是你必须按我设计的人生前行。如果做不到就是不孝,浪费糟蹋了父母费尽心思的努力。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想法固然没错,可在此前提是,学会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来对待,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
正因为如此,某些家庭里,才会出现以下谬论:我为你好,我才打你,我爱你,我才打你。
所幸影片的最后,爸爸及时醒悟,为了归还贫穷家庭孩子的名额,毅然决然地在大礼堂参加入学会议时,自爆骗人行径,并得罪有黑幕的名校。
在那些深谙学校复杂内幕,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鼓掌的家长面前,这对夫妇的形象是伟岸迷人的,一家人走出校门的步伐,是坦荡轻松的。
我想这个小女孩的一生,一定会耀眼夺目吧,有这样的父母引领自己前行,未来铁定就像插曲《短暂的一生》里所唱的:
“我们会像太阳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梦想触碰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