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自古以来似乎就是弱者的代名词,古人常用弱柳扶风来形容女子。的确,软弱的女人是多数的,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女人似乎都是因美色而留名的。但自强的女人也不是没有,历来只有被休的女人,谁又听说被休的丈夫?然而我今天要讲述的恰恰是一位休夫的女人,而且被休弃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位身经百战留名青史的民族英雄。
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他率领戚家军英勇抗击倭寇,令敌人闻风丧胆,保卫了祖国保卫了人民,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也曾有过难言之隐。他娶妻王氏,夫妻非常恩爱,王氏贤惠、刚毅、聪明,她视夫如命。初时家贫,吃鱼的时候,她把鱼中间最肥美的地方留给丈夫吃,自己只吃鱼头和鱼尾。戚继光被她感动得泪流满面,发誓一定要对她好一辈子。王氏也天真的以为丈夫能够对她钟情一生。可是最终这个男人竟然轻而易举的背弃了誓言。原来王氏人虽好,却有一样致命的弱点——不育。在封建年代,这是女人最大的缺陷,男人可以凭此借口出妻。在戚继光三十四岁那年,他以延续香火为由,纳了一妾。王氏虽心中不悦,但是考虑丈夫后继无人,也能理解他的苦衷,就无奈的接受了。谁知不到一年,他又纳了一妾,王氏考虑丈夫怕人丁单薄,才有此举,也就忍了。在戚继光四十八岁那年,此时他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可谓人丁兴旺,但他居然又纳了一个小妾。此时王氏压抑心中许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丈夫一再触碰她的底线,她已忍无可忍。如果说前两次纳妾是为繁衍子嗣,她尚能理解和容忍,那么第三个是什么理由呢?丈夫接二连三的纳妾让她感受到了无尽的羞辱,她的内心遭到沉重的撞击,她美好的与丈夫厮守一生的愿望成了泡影,她不是嫉妒,而是尊严遭到了挑战,如果丈夫还爱自己,他会选择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她的心吗?
爱是自私的,王氏没有错,若是换了一般女人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不忍又有什么办法呢?毕竟在那个社会,女人是要靠男人养活的,尤其是戚继光的家远非普通人家可比。单凭富贵一点,哪个女人不留恋呢?但是王氏不是普通的女人,她的个性极强,她心中的爱是圣洁的,绝不允许欺骗、践踏。她向丈夫,也向那个封建社会发出了挑战,史载她"囊括其所蓄,辇而归诸王"。她什么也没说,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毅然决然地回了娘家。她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权力。在封建年代,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力量,由此可见王氏个性之刚烈可见一斑。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的现代女性跟昔日的王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她们有工作,有地位,即使没有工作也能自食其力,谈不到靠男人养活。但是面对尊严的挑战,又有几个人能有王氏的骨气呢?尤其是家资巨富的人,当丈夫移情别恋时,恐怕多数女人都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们甚至能够容忍丈夫有二奶和私生子的存在。只要丈夫不抛弃她们,她们就会一直隐忍下去。她们只想保住可怜的物质,对于她们来说这比什么都重要。当丈夫提出离婚时,她们还会把孩子当做救命的稻草,拼命也要保全这个所谓完整的家庭。为了孩子只是她们的一个美丽借口,说穿了,就是对自己不自信,把物质看得过于重要,一旦脱离了家庭,再也没有昔日花钱如流水的潇洒,在内心接受不了。认为自己红颜已逝,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物质条件好的男人供她们挥霍,所以她们放弃了尊严,卑躬屈膝的忍受嗟来之食。古人是极其注重道德和廉耻的,而今人却将这一切在逐渐的淡漠。从某种程度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也是一种悲哀。
当今时代的女性,考虑得往往比较现实,什么是现实?那就是物质。她们努力学习,考学,工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享受到较好的物质生活。为了这个梦想,有些女性包括高知女性不惜凭借年轻貌美甘愿给某些中老年男人当情妇,其实就是买卖的关系,她们靠出卖色相得来的钱去美容,去购物,去解决她们所需要的一切。靓丽的外表下包藏了一颗麻木的心,我不知道她们从小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致使如此年轻就堕落到这种地步,未来的路还很长,红颜稍纵即逝,到那时,她们又该拿什么去赌明天呢?越来越多的人有这种不健康的思想,这是很可怕的,这也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受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生观不正确,思想畸形导致的。
这是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女性没必要自轻自贱,你的内心不够强大,自己不尊重自己,别人又怎么会尊重你呢?物质固然是我们追求的一面,但不应该成为全部。光有物质而缺乏尊严的活着是很空虚的,也许有一天你会很恨自己的。年轻不应该成为你挥霍的资本,男人也不是你永远的依靠,别人的毕竟是别人的,只有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幸福才会持久。女人,你不是男人的附属品,你是有尊严的,失去了尊严,你还拥有什么?记住,女人能顶半边天,女人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