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重点讲一下kafka producer
端一个重要的组件——RecordAccmulator
。首先,我们以一个结构简图以及一个流程图来简单描述一下RecordAccumulator
是如何存放一条KafkaRecord
的。
整体流程
上面的流程图中只是简单描述了一下追加的过程,让大家对
RecordAccumulator
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实实际在追加消息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很严谨的步骤,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先不体现。不过从这个简略的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流程主要就涉及到RecordAccumulator
内部batches
以及BufferPool
两个重要的成员变量。下面我们就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两个核心成员变量;
核心成员变量
两个核心成员变量在RecordAccumulator
中的形式:
private final ConcurrentMap<TopicPartition, Deque<ProducerBatch>> batches;
private final BufferPool free;
batches
batches这个组件我们在源码分析1文章中提到过,是一个以TopicPartition为key的map,其中每一个分区有一个自己的队列,队列中的元素称之为ProducerBatch
,代表多个ProducerRecord
的集合。
上面的那副简图在每一个ProducerBatch
中画了一个ByteBuffer
内存空间用于存储record
的信息,那我们进一步来看看ProducerBatch
这个类内部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
这个类内部我们也是重点关注两个成员变量:
final TopicPartition topicPartition;
private final MemoryRecordsBuilder recordsBuilder;
topicPartition
就是代表这个ProducerBatch
属于哪一个分区。那么recordsBuilder
这个变量自然就是用于存储“多个ProducerRecord
的组件啦。发现其实并没有我们上面提到的ByteBuffer
,反而多出来一个recordsBuilder
的变量,那我们猜测应该是recordsBuilder
内部应该维护了这个ByteBuffer
。所以我们再稍微深入一下,简单来看一下这个MemoryRecordsBuilder
内部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MemoryrecordsBuilder
这个类内部稍微有些复杂,不过可以理解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下面这些元数据信息:
private final byte magic;
private final long logAppendTime;
private final int partitionLeaderEpoch;
private boolean isTransactional;
private long producerId;
private short producerEpoch;
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先不关心,之后用到的时候会慢慢说。
还有一部分内容是真正用于存放每一个ProducerRecord
的key以及value的位置
private DataOutputStream appendStream;
private final ByteBufferOutputStream bufferStream;
到这里我们还是没有找到ByteBuffer
的身影,不要着急,我们可以稍微注意一下里面的bufferStream
这个成员变量,它的类型是一个ByteBufferOutputStream
,这是kafka自定义的一个OutputStream
,其实其内部就是简单维护了一个ByteBuffer
用于真实的存放序列化好的数据。
public class ByteBufferOutputStream extends OutputStream {
private static final float REALLOCATION_FACTOR = 1.1f;
private final int initialCapacity;
private final int initialPosition;
private ByteBuffer buffer;
好的,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层一层的向内深入,终于到了实际存储数据的这个ByteBuffer
所在的位置。但是这个过程经过了很多类,比如MemoryRecordsBuilder
,比如ByteBufferOutputStream
,这些类我们之后在真正一行一行分析源代码的时候会慢慢说,这里大家只要弄懂了ByteBuffer
存放的位置就可以啦。
BufferPool
下面让我们将目光移回到RecordAccmulator
上,因为还有一个核心成员变量还没有说,它就是
private final BufferPool free;
其实上面也简单提了一下,我们每次新建一个ProducerBatch
的时候都需要向BufferPool
申请一块ByteBuffer
,然后将这个ByteBuffer
一层一层的注入到ProducerBatch
的内部,那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个BufferPool
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是如何分配ByteBuffer
的。
关于BufferPool
,如果想要展开讲的话,又需要很大的篇幅,我这里专门为这个组件开了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参考我的kafka producer源码分析3这篇文章。
这里提一下,为什么
RecordAccumulator
内部存储ProducerBatch
是以我们常见的容器存储的,像什么map、queue等,但是到了ProducerBatch
内部就把所有的ProducerRecord
都塞进了一个ByteBuffer中呢?
我们可以这样想,kafka在producer端不管中间过程经历了哪些步骤,最终的目的都是将消息发送给broker。那么是不是可以来一条消息就发一条消息呢?当时是可以的,但是这样效率比较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需要频繁的IO操作,网络开销是很大的,而且这样同步发送,发送的IO操作势必会拖慢业务线程;于是想到了可以攒一批消息一起发送,这个一批的概念就是ProducerBatch
,那么在哪里攒呢?于是有了RecordAccumulator
。由此可见,ProducerBatch
相当于是网络发送的最小消息单元。所以为了使消息在内存中的存储更加紧凑,使用ByteBuffer
来存储ProducerBatch
内的数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
那为什么RecordAccumulator
中没有直接搞一个大的ByteBuffer
存储所有待发送的数据呢?因为我们还是需要一些数据的分类的,比如不同的TopicPartition
的分类,这样搞一个容器存储就更加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