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
1.本文略丧,所以平时已经受不了我矫情朋友圈的朋友,我不确定本文会不会帮助你更好的了解我,请谨慎决定是否继续阅读,以免更加“嫌弃”我。
2.不想花时间看完但又很想判断我是否值得交往的朋友,我提炼了四个字来总结本文,”我变佛了“,相信这四个字足以让你做出让你满意的答案。.
3.觉得我发文章是为了装逼立一个文艺青年人设的朋友:对此我真没兴趣,也不是什么文艺青年。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太多了,我一个菜鸟不配。我是真心欣赏大家优秀的地方,如果你要比较,那我直接承认你赢,别带上我。我配不上。
4. 觉得和我不熟但进来看了一眼,做了个判断,然后又暗中观察我的朋友... 没什么,我觉得能不能互相欣赏,能不能成为朋友,一切都是缘分。就是想说,成年人好像不需要什么迁就的友谊。
长大之后我们好像变得很爱索取,想要获得信息不对称,想要脱颖而出,但越是陷入无尽的焦虑中就越跳不出这牢笼。付出才是找到人生意义的唯一道路,阿德勒说的。
最后,本文脑洞略大,也没啥营养,如有雷同,也很正常。
把自己真情实感完全暴露大概不是个聪明的做法。会被人误解,也会被人不喜欢,又或者被谁记住默默吐槽..但here we go,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我。
3.21, 是我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天。
这个数字很像是一个无声的倒数,
“3,2,1”,
像是一个温柔的提醒,却又猝不及防。
你若是责备这个时刻来的太快,就会得到 “给你时间准备了呀” 的轻声提醒,,
而在下定决心好好利用之际,三秒的倒数早已结束。.
看似拥有了额外的三秒,却怎么也没抓住,
于是一种懊悔不已的心情涌上心头,责备,无奈,烦躁...
总觉得自己拥有一些可以挥霍的时间,但回过头来却不知道它们从哪溜走了。
这种从没准备好的感觉陪伴了我大学四年。
三月,凌冽的寒风在肆意呼啸,,
宿舍里一片安静祥和,仿佛可以让人忘却外头残酷的寒冷。
我躺在暖和的宿舍的床上,盯着那盏亮得刺眼的灯,,
回想起多少次它在我不小心睡着的夜晚亮了一整夜,,
是因为辗转失眠,玩着手机不肯睡,因为拖延和逃避而觉得这天不该结束,
又或是通宵图书馆的呆滞,事情太多所以匆匆忙忙准备地不知所措,,忘记了关灯。
过去我把自己的时间榨干,却没能让自己的大脑在完全的漆黑中休息好。
然而此刻的我头脑清醒,身体却沉重得动弹不得,内心充斥着对学习和刻苦的抗拒,
对什么好像都无所谓,也对什么都有点小反感。我为此找了个借口,说我是因为”senioritis"。毕竟最后那一百米,冲刺和走路都总能到达,也没有人在乎你多快。
申请工作签证,实习,找工作,找房子,真正开始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些与学习需要的精力完全不同的事情,把我陷入了一种未知和举手无措,不再有一个成绩来告诉我你做的好还是不好。
是应该遵循大部分人的建议,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没有人会告诉我正确答案,也没有人想告诉我怎么做。就变得好像,不管得到大家的认可还是拥有决定的自由,都是个差强人意的结果。
可能人就是个随着环境而变的动物。.
还想拥有年少时想做自己就做自己的权力,但却没办法脱身于身边人的眼光和评价。.
毕竟有个响当当的头衔好像就能很轻易地获得一些东西,获得一些人的信赖,尽管这本身就莫名其妙。
一些标签和定义,是快时代人类用来忽略各种独特性和可能性的借口。
“我没兴趣,我不需要了解,我没时间。”
于是被我们称为“自由意志“或是引以为傲的自我,其实不过是在被随机分配的环境下的喘息罢了。
也因此我们好像变成了,略显无奈却又尽量积极的这么一群人。
距离三月底毕业还有二十多天,面试接踵而来。.
我一边为未知的未来小心翼翼地准备着,一边有怀揣着些小兴奋。.
找工作顺利进行中,朋友们也陆陆续续联络了起来,生活和娱乐达到了个不错的平衡,所以我的抑郁状况也随之得到缓解。
直到一个平常的周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敲响了。.
金县成为新冠肺炎病毒死亡病例之首,华盛顿州更是拥有最多的确诊病例。.
两三天的时间,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上涨,朋友圈开始弥漫着不安,充斥着各种言论的文章和消息,校方的不回应,群众的不理解...
家里人隐隐担心,我微信消息也不断的弹出... 面试被搁置了,很多活动也被迫取消。.
生活仿佛突然被叫停,我从未预想到疫情开始大规模的爆发,打断了我之前所有的计划。
“...要不你回国吧?安全比工作重要"
听到这个建议,我的脑子 “嗡“的一声,随之而来的是不知所措和惊慌。还有不到二十天的时间,突然被告知我要和这个相处了四年的城市告别... 当下我脑子里即刻闪现了很多很多的画面,大学四年跑过的一场又一场的活动,认识的人,无数个焦头烂额为了准备考试和完成作业而在图书馆奋笔疾书的日子...
就好像你费尽心思铸造了一只火箭,在即将要试行发射的那一刻,被告知飞行计划取消了。
吐槽了这么多次学校的槽点,也见证了身边那么多人不喜欢西雅图,然而此刻我却感到不舍和难过。
也或许更多的是不甘。终于准备毕业找工作了,开始摩拳擦掌地去社会上历练 ... 难道因为不可控因素就要这样放弃回国吗?
或许是被我的无知逗笑,我妈反问我:"那我问你,你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吗? 你毕了业有保险吗? 你有想清楚万一吗? 你能确保你如果身体不适有人愿意送你去医院吗?"
"我...",无奈地轻笑了一声,"我不知道。"
”怎么办”,我问自己,没有答案。“值得吗”,又好像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在这获取的人脉和资源,看似触手可得但又似乎不真正属于我。.
焦虑地辗转反侧,转过身来一眼看见高挂在天空唯一的月亮。因为天空一片黑,所以圆圆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明亮。
它的身旁也什么都没有,但它是那个唯一,光芒足以掩盖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星星;而我不是,我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但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
时间的紧迫感,以及我大学四年来的迷茫不安无措,突然混合形成了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做什么决定都要深思熟虑的我 ,突然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项,做什么决定也无关痛痒。在经历了探索、尝试、挣扎、努力之后,最终形成了一个对什么都有点无所谓的态度。若不是想起很久以前那个无论如何和生活杠到底的自己,或许我不会有这么深的无力感。
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无论挣扎与否,约定好的离别和再见都会如约而至。
那天晚上我只有一个想法,可能在漆黑中探路,走一步是一步。
然而睡醒后的第二天我就想明白了 (果然,睡觉防矫情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其实我们早就选择好了其中的一种。
”如果... 就 “和 ”只要...就“,这两种句式,乍一看很让人安心。直线性的逻辑,一眼望穿到底的结局... 仿佛你只要这么做了,你就会自然而然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但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你多久会得到,以及,你是否真的会去做。
对于不想做的事,我们可以编织很多借口,其中有一些听起来还合乎情理。可能怪命运的转折,可能怪命运的因素。.但归根结底都只是我们不够在意而已,或者,没找到足够的理由在意而已。
理由和借口很多时候是彼此的伪装,也因此,自由意志在这看来,是可以暗中掌控一些我们以为意想不到的转折的。
回去与否,确实与疫情有关,但更多是我这段时间作为与不作为的一个延伸。
被迫选择,无奈选择 ..其实都是暗中选择。
此刻。
一样是躺在安静温暖的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的灯发呆,窗外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
明明三天前我还在西雅图的宿舍,现在我却躺在国内隔离酒店的房间里。我还是回国了。
起飞前的四个小时决定临时回国,于是来不及反应和思考,便快速地打包了我四年的行李,匆匆返回国内。回到国内的第二天,很多转机点开始不给入境,航班取消,回到目的地要辗转多次隔离多次...
世界变化之快,把人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还没从混乱中调整过来的我,就立刻被关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屋子。门外的脚步声和敲门声离我很近,却又与我无关。明明能清楚地听见隔壁孩童的笑声,却不知道那是谁,也无权打扰。
在外漂泊了四年,匆匆告了个别回到国内,却对本该熟悉的一切异常陌生。
原来到哪都是流浪。
在大学的那段日子里,我以为只是因为身处异国他乡,所以无法逃避的孤独感和凡事靠自己的无措感是理所当然的。
也因为如此,即使我有了工作机会和朋友圈子,面对未知的变幻莫测的局势,加上疫情的影响,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回到那个熟悉但又是重新开始的家乡。
坐着出租车从香港赶往深圳的时候,我望着那段走了好几次但依然陌生的路,回想起在西雅图的点点滴滴,内心问了自己无数遍,“值得吗”。
放弃了四年积累的一切,眼看就要达成的目标,换取一个安全,值得吗。
然而回来了,又是被关在了一个寂静的小屋子里,还是要凡事靠自己。
就和我担心留在那的情况一样。
一时感到后悔,一时又觉得无所谓。在无措和无聊之间摇摆,在变化中调整抉择。
选择本身,好像真的决定不了什么。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对于我刚结束的大学生活做个总结。后来仔细想想,开心的时光当然也有,但更多的时光我觉得也没什么值得提起。
大四虽然伴随着焦虑和疲惫,但我想了想也还算是比较轻松的日子。(我难的课大三挤着上完了...
毕业前的一个月我有幸去参加我朋友专业举办的舞会,大概是因为谁都不认识吧,使得我在那场狂欢舞会上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场地里的人。.
我觉得那场舞会就很像每个人在大学时的状态。
把自己打扮的光鲜亮丽,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和认识的人敬酒跳舞,在喧闹中放空自我。
然而有那么一个瞬间,你被绚烂的灯球晃了晃眼睛,恍惚间你看到了自己举起的双手在空中摇摆着,用力挥舞,却又有种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慌乱感。.
我们时不时地看向身边的人,但更多的时候并没有在看谁,只是在做出一种让自己舒适也让别人觉得我们舒适的样子。
在那个当下,被人群包围,你会有种和大家庆祝青春的合群感。欢快的节奏,漆黑又绚烂的环境,略显尴尬又故作轻松的你。其实每个人并没有认真看对面的人在做什么,但那种想产生连接的感觉,会让你想欢呼鼓掌,帮人伴舞,尽管你根本不记得那天你旁边的人摆了什么姿势。
当你走出人群,站在旁边休息,喘息间你抬头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独自占有一席之地的个体,对着空气高歌着什么,独自摆弄着自己觉得不错的姿态。.好像和别人很靠近,但又有个天然屏障保持着应有的距离。
孤独和安全感这种东西,挺玄的。
于是在那躁动的环境里,你看到千姿百态。身处其中,却又抽离开来。恍如一场绚烂的梦,却又真实感觉到那震耳欲聋的节奏,均匀又稳定。
那晚我看到了很多当下很亲密但未来可能会走散的人们,想起了那句“你不知道不需要离别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回想我的四年,当下的真诚是真的,转身后的陌生也是真的。我试图想明白这一场又一场的相遇离别我该如何珍惜铭记,毕竟转瞬间它来了,转瞬间又准备走了。
大概它没想等来一个解释,而我也确实想不明白。
但我明白了一件事,友谊是在于两个人彼此的真诚,除此之外的“友谊”都不过昙花一现。
我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一些东西的,可好像又有一些东西我们解释不清。
来去的轮回,在庸俗和寂寞之间的徘徊,懒惰和上进的矛盾;因为名利而被仰望,因为怪癖而被人疏远;人的基因是自私的,然而通向美好的方式却是回报社会;所谓的信仰和相信究竟是你自己想要,还是只是你想别人觉得你想要......
对于对错的定义,好坏的判断,我觉得我比大学前更加的迷失了。又或者说,我好像懒得执着于是黑是白,变得更无所谓。
毕业之际,算是对过去的青春做了一个道别,也好像是对过去非黑即白的世界说了声再见。
说到黑白,上大学之后我穿灰色衣服的次数多了不少。
我觉得灰色这个颜色很有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在这片自由开放的土地上,”diversity“这个词就可以被形容为一个灰色地带。
宣扬公司文化的时候声明我们拥抱diversity,但真实公司内部情况却让人觉得有点好笑。
可能因为人们不懂灰色到底是黑是白,所以他们说灰色高级。
模糊了的定义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就好像去接受多元化会迎来不适感也会丢失操纵感,所以人们总想找一个标准。
所以他们说五彩斑斓的黑,比不上灰色的极简。
仔细想想其实它并不极简,可能还是一个深刻的讽刺。
它只不过是众多颜色中很普通的一种啊,却被用来涵盖了所有。(摊手
我内心嫌弃着灰色的无聊,却又在需要面子的场合穿上它。.
像极了无数次我在内心呐喊想要挣脱莫名的枷锁,却又在冷静之后闭嘴顺从社会的规律。
关于成长。
吃饭和面对人生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在我看来他们都可以用来解释“成熟"。
“搅拌”,就是我觉得一个成熟人需要掌握的技能,
就像把完全不搭的食材放进一碗汤里,试图调配比例来让它更美味。.
也许你一开始就拥有高级食材,又或是你只有葱蒜姜,
食材与别人不同,也有可能搭配出相似的味道。
因为只有从整体来品尝这碗汤,你才能不过于纠结买错了的辣椒,忘记放了的盐,
然后得出结论:“其实也没那么糟“,又或者 “其实可以更好”。
人生大概就是在满意和失望之间摇摆,直至把这碗汤喝完。
以前我总是很喜欢去研究一件事情的唯一性、最佳策略,
然而现在的我觉得人生只是一系列的延续,
随时开始,随时结束,又或是一直重复。
我现在的阶段就属于我开始要决定我要做一份什么汤。
很多比我有社会经验的人问我::”你想要做什么样的?罗宋汤 ?还是萝卜汤?”
他们眼神之密切,语速之紧迫,仿佛下一秒就要决定我是在五星级酒店还是街边大排档。.
可我真的想说,放什么都可以,做成什么样我都好,只要好喝就行,或者口味独特也不错。
于是我只能说 “我只有这些食材,但我相信我能做出绝世美味”。',
虽然我根本不知道绝世美味对我而言是个什么鬼。
”相信"“这玩意儿算不算自我欺骗,我不知道,
但它好像能帮你找到和你一样‘自我欺骗’的人,做一些看似改变世界的事情。
但我想,不管怎么骗自己这碗汤多么好喝,都要看清自己的原料是什么。
至少你的原料是独一无二的,而这才是决定做什么汤的根本。
最后关于时间。
回到深圳的我仿佛从一个世界逃离到另一个世界,空间的转换让我感叹我一晃而过的大学时光。
发生了很多事情,但又好像不重要,也因此没干什么的感觉。
2019年的最后一天我转过一段文字,意思是人生的很多节点其实与时间无关。.
毕业,被分手,考试,作业deadline,这些都是一段时间里的一个截止日期,
所以我们处于被动的状态,也因此这些东西对于生命来说是被捏造出来的“意义”。
然而我个人现在想要探索的是,真正觉得自己成人,放下了过去的那段感情,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些时刻,会发生在什么时候。
若是陷入一场无意义的消耗和浪费,人生的长短也就无关痛痒。
所以煲汤的成品,在于期间耐心的熬制和合适的比例。
“别急”,我想这是我目前能给自己最满意的答复。
毕业快乐,然而还有很多的dealine在等着你我。:
PS. 最后再说说回国隔离这事吧。
其实留学生这个群体真的挺奇怪的,因为涵盖的人多,凡事出了国的人都能叫”留学生“,所以会引起大家对这个群体的反感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从下飞机到隔离的这段时间,工作人员很幸苦,我也很积极配合。但当然也会有人对此抱怨,抱怨酒店太远,设施不好,等待时间太长等等...
但这真的跟”留学生"这个群体没有直接联系。人品很多时候不是看TA拥有什么,而是TA对这个世界的解读是什么。
就好像有的中国人对这个世界怀抱着一种恶意,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如此。
我出国,一方面是为了所谓的“拓宽视野”(后来证明在哪都可以,不一定要出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谋出路。
所以,别一竿子打击一群人,也别觉得和你不一样的人就有什么错。
大家都宽容点吧,温柔的世界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