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之前,我已经做好了沉重的心理准备,然而当真像映入眼帘时,还是被深深地刺痛了。掩卷之时,对我们还活在这个古老的时空中,心存感激。
很多人觉得,大灭绝离我们很远很远,远到根本无需去担心。他们总会说大灭绝是杞人忧天,却从来不摆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没有数据与事实、凭感觉的观点,才是真正可怕的,就像空气中的烟雾,看不真切,虚幻的很,一阵轻风就无影无踪了。
在《大灭绝时代》这本书中,作者伊丽莎白带我们一起经历那些可悲可叹的事件,同时也构成了第六次大灭绝的论据。有些事情作者亲历,有些则来自史料,她始终以旁观者的口吻,轻轻地述说着一件件悲痛的历史。她不妄加评论,甚至很少用带感情色彩的词汇。面对如此沉重的历史以及正在发生的事件,也无需再多说什么,其中滋味,不言而喻。
书中有动物的灾难性照片,很庆幸,这本书是黑白版。即使如此,我还是匆匆掠过了那些微微骇人的照片。对我来说,照片可以掠过不看;但对那些身处其中的动物来说,却是一生的覆灭,无可逃脱。
正在来临的大灭绝并不是耸人听闻,有很多证据,且缓缓地看几个沉痛的实例。
工业革命前,人类活动就已经开始影响其他生物的命运了。比如说,原生活在大西洋地区的大海雀,被人类以空前的创造力,开发出不胜枚举的用途。
大海雀被吃是肯定的,我能理解人们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而对其他动物进行的杀戮。但是那些狩猎者为了获得它们的羽毛,直接将其拔出。这与明朝时期剥皮的刑罚类似,我不禁寒毛直竖。我以为,这就已经算是最残酷的,没想到我错了。更残忍的是,“带上一口大锅,往里面塞一两只企鹅,在锅下面点一把火,这把火也要用可怜的企鹅来点,它们的身体有很多油,很快就能点着”。这比古代烹煮的刑罚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是锅里煮了,锅下面用的燃料还是大海雀,仿佛它们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树枝。用大海雀来煮大海雀,一生一死变成一食一灰,只感到无尽的悲凉。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的活动使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条延续了数亿年的自然规律不再适用。大量的猎捕、屠杀已经早已“司空见惯”,更为隐秘的是,因为现代运输业物流业的高度发达,一个大洲的细菌真菌等漂洋过海,可能给另一个大洲的某些生物带来灭绝性灾难。
这一次,受苦的是这颗星球上最出色的幸存者之一——两栖动物,它们的诞生早于哺乳类、鸟类,甚至是恐龙。然而现在,即使建造了人为的、高度还原的生态环境,也很难挽回它们繁衍的颓势。例如巴拿马的EVACC(两栖动物保护中心),目标是要保留濒临灭绝的两栖动物,直到它们能够被放归自然,在森林中重建种群。
被抓住的蛙及它们的后代,要在无菌玻璃箱中度过一生,不再踏足它们原来的世界。我从无知晓那些蛙们,是高兴自己躲过了被真菌感染而灭亡的厄运,还是叹息自己失去了自由的生活——哪怕回报是捡回了一条命。
这究竟是一种保护,还是另一场扼杀?
当然,还有环境变化给可怜的生物带来的厄运。
根据科学研究,未来几个世纪的海洋酸化程度可能会超出过去3亿年的程度。酸化对很多海洋生物会产生影响,比如说有机的矛盾体——珊瑚。不仅是“腐蚀”作用,也会降低它的受精率、影响幼虫的发育和定居行为等等。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数以千计甚至可能是百万计依赖珊瑚而生存的生物,也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常常环绕岛屿的珊瑚构成一个个微缩的世界。水下的世界尤其灵动多彩,惹人喜爱,是很多人不曾涉足的纷繁美丽。可是,珊瑚礁生态系统,正岌岌可危。或许,以后只能从纪录片和照片中,追寻这别样的美好了。
文中有一幕让我久久难以释怀——“海鸟昂首阔步地在岛中转来转去,发出尖叫声,丝毫不怕人,反而人得努力避免踩到他们。”这样的场景很难在城市中见到,间或在小区、公园里有小鸟觅食,它们察觉有人来了,总是迅速飞走。偶尔有一两只胆大的,敢和人对视,一旦走近想仔细瞧瞧它们, 还是会飞走,独留我在空地黯然伤感。不仅因为不能满足逗逗小动物的小小心意,更因为我们之间无法建立简单的信任。或许是因为它们真的怕了吧,或许唯有在那样的野生之地——只有科研人员、没有会伤害它们的人类,它们才敢不怕人,亲近人。
保护环境,还需多管齐下,不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人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尊重、平等地看待其他生物,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让那些生灵没有尊严,活着如同死去。
希望大灭绝的到来慢一点,再慢一点,最好永远不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