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是以“三、百、千、幼”为主的,“三、百、千”以识字为主。“幼”指《幼学琼林》主要是科普知识,它包罗万象,类似于古文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近些年,国学大热,但以上四本小书的内容对现代儿童来说,已失去了吸引力。相反,另一本成书于清朝雍乾之间的小书《弟子规》,却大有取代以上四本小书,独占国学启蒙教材鳌头之势。各地《弟子规》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小学生寒暑假要是不参加个《弟子规》夏令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假期有意义了。
《弟子规》为什么突然就火起来了?一方面当然是得益于目前的国学热。
另一方面,《弟子规》是根据《论语》开篇《学而》六则文义演化而来,集孔孟圣贤之道之大成,揽传统儒家教育之纲领,不仅仅只适合儿童学习传统伦理道德,同时也广泛适用于现在的大中学生、职场新人、公司白领、养娃达人研读,故而现在很有市场。
2,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秀才李毓秀编成的。李毓秀(1647——1729),今山西新绛人。二十岁中秀才后于科举再无精进,在外游学二十年后回乡设馆授书。所以,《训蒙文》是李毓秀自己编撰的一册用来启蒙、教育自家子弟尽人伦本分、忠厚生活的读物。
《弟子规》全文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一对,浅显易懂,通俗押韵,便于记诵,故从问世起,广为流传。乾隆年间,文人贾存仁对《训蒙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很大修改订正,改名为《弟子规》,自此流传益广,在清朝末年影响甚大。被誉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者”,有“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之说。至今成为妇孺皆知历久弥新的修身读本。
从字面上解释,“规”是个会意,左边一个“夫”字,右边一个“见”字,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弟子规》就是为人弟子的男子汉们都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一个小小的秀才怎么就敢给普天下男子汉定行为规范呢?
原因有三。
其一,《弟子规》为圣人代言,理直气壮。
《弟子规》总叙开宗明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翻译过来,第一句就是:我写的这篇弟子规,是根据圣人的训导之言,融会贯通之后的一点心得。这是啥意思呢?李秀才的意思是:别小瞧这本书,我所微言乃圣人大意!也就是说,我在为圣人代言!
哪句话是圣人说的呢?总叙就是。《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李秀才就根据这几句话演绎出了1080字的《弟子规》。
说到底,这本《弟子规》是李秀才读《论语》的自我感悟,不过,他把自己的感悟用通俗化的事例和流行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既通俗易懂又便于记诵,类似于前两年的网红讲座“于丹老师说《论语》”,虽是一家之言,但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其二,《弟子规》宣帝王之意,名正言顺。
李毓秀主要生活于康熙年间。正值康熙皇帝意识到其祖先“武治天下”的不足,认识到“文致太平”的意义,为达到其皇朝长治久安的目的,开始崇文尊孔。1670年,康熙根据儒学核心,指定和颁布圣谕十六条。这十六条主要用于改变人们的思想,为人们在言语、行为上做出了以儒学为底色的行为规范。
这十六条是: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瑞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敬顽愚;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弥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
而我们从《弟子规》中看到的主题恰恰包含敦孝悌、重人伦、尚节俭、惜财用、训子弟、全良善等帝王的倡导和举措。所以说,《弟子规》以圣人所言,解帝王之意,有所指,有所为,有所意,有所用。
第三:李秀才是当地名师,学生众多,粉丝无数。
李秀才毓秀,虽于科举上无所进,但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一代学者和教育家。精研《大学》《中庸》。其著作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等,单看这些书名,就可以知道这些书籍绝对是学子们争相收藏的绝好学习资料,故其门下之徒甚众。
书上说他“晚而讲易敦复斋,听者屡满户外。”意思是,他晚年回乡创立敦复斋讲学,因为其学问高修为好,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都是脚印(关键是那时候没有水泥地)。老师做到这份上,想低调也低调不了。
所以,《弟子规》这篇小文,一问世,便风行开了,一直火火火火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