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母亲, 你是否在忙碌的时候用手机(电视、电脑)代替自己去陪伴孩子,并因为使用了这些高科技的产品轻易解除了自己当下的困窘而庆幸?或者你也是出于无奈,因为现实的你已经忙到焦头烂额自顾不暇。无论是怎样的理由,所产生的后果却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你的孩子和你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和手机相处的时间却越来越多。当有一天,面对已经长得和你一样高的孩子习惯于把手机当成最重要的伙伴,而对你的苦口婆心却置若罔闻。你愤怒,认为都是手机惹的祸,最决绝的时候你甚至砸烂(或者没收)过孩子的手机。
也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没有,我一直尽量多的陪伴在孩子身边,为此甚至牺牲了自己所有的学习和娱乐,可是为什么我的孩子还是沉迷于手机里那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是啊,和精彩纷呈的网络世界争抢自己的孩子让多少家庭多少父母疲于奔命心神俱碎!那么,科技与进步和孩子的成长教育真的是天敌吗?手机究竟是不是导致孩子形成网瘾的罪魁祸首?作为父母,我们到底错失了什么?
孩子的幼年时期(一般特指0—6岁,也可往后延伸)需要父母亲的在场,在他从混沌逐渐走向分化的伟大进程中,需要你的参与。可是,这种参与并不简单的只是身体上的在场,而是需要父母亲灌注一种温和的爱的滋养,它需要家人的情绪是稳定祥和的,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刻心无旁骛,专注于和孩子的交流,耐心的倾听孩子说话,并对孩子的表达给予恰当的回应,不随意打断更不会施与嘲讽、漠视和打击。内心平静的双亲让孩子感觉不到焦虑,他知道父母对他是接纳和信任的,由此孩子得以和成人建立起最基本的彼此信任的情感关系,从而保证了孩子本体的安全感。
那么本体安全感的确立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呢?父母(尤其是母亲)是否能够完成和孩子本体安全感的链接对孩子又会有着怎样的影响?
母亲极度的焦虑让其无法平静而专注的去面对孩子热切的目光,面对孩子对于安全性情感的渴望,焦虑的母亲无法给其良好的响应。诚如温尼科特所说:“婴儿总是处于令人难以置信的焦虑的边缘。”母亲情绪的紧张会进一步加剧孩子的焦虑,一旦孩子无法释放自己的焦虑,就会转而向外界寻求解药。或者是一种物件,或者是一项活动,在具有吸引力的外物的刺激之下,孩子内心的焦虑暂时获得了缓解。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前面提到的问题了,究其根源,造成孩子网络成瘾的,是情感发育不良导致的心智的弱化,手机暴露的,恰恰就是人的心智。所以,当我们看到沉溺于手机屏幕中的孩子时,还看到孩子身后情感匮乏的双亲。
基本信任,是建立孩子本体安全感的保证,也是其最基本的情感性的依托。本体焦虑就像一个定时的恶意转换器,没有信任,人与人之间很容易把对方的善意理解成恶意。对于孩子来说,幼年时期是否和父母能够建立起优质的情感链接,决定了他成年之后看待他人的态度。心中充满信任感的孩子,不会感到焦虑,不被焦虑感所俘获,才能很好的和他人建立优质的情感链接,才能很好的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一个有共情能力的人,内心也一定是充满信任的吧!当然,这里的信任并不是盲目和轻信,而是一种建立在完整心智上的对自己和他人乃至于对周围世界的信心)。
基本信任,还是促进孩子心智分化的良好基础。基本信任越扎实,孩子主客体之间的分化就越完善。情感与本体安全是孩子最核心的客体:母亲的乳汁和乳房、母亲的声音、呼吸和心跳,包括母亲的亲吻和拥抱,都是构筑孩子环境母亲非常重要的元素。这里,有一个生活中的情景需要分享一下:一个经常把孩子丢给老人的年轻母亲,面对孩子一遍一遍反复诉说的要求“我想要圣诞礼物”近乎崩溃,完全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要如此强烈的执着于一件在自己看来并不重要的事情。母亲不能理解孩子的纠结,孩子的潜台词其实是“我想要妈妈关注我”。当然,孩子并不能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他只是本能的单纯的知道,妈妈温暖的怀抱、温情的目光似有神奇的魔力,能够让自己安心,而节日和节日礼物与此有关。
有多少人,为人父母,生养了自己的孩子,却并不理解这个经由自己的身体而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只是充当了孩子物质给养的提供者,却无法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领路人。很多东西可以补偿可以伪装,比如很多形式上的仪式和关怀,唯独精神上的表率不可以!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本身并不高尚,那么无论如何也无法把自己伪装得高尚!
金句荟萃一二三四:
1.情感依托的高维表现是创造性。我们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对于这种自动化的行为模式,每突破一点点,都是创造力的巨大成功!
2.自我否定、自我贬低的低自尊人格,对作为生命主体的“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3.足够的学习能力就是足够的拓展能力!
4.理解,懂得,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