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眩晕病,随着现代媒体的宣传,也已经逐渐为大众所了解,但少有能在家中进行自我复位者。
在中医中,眩晕亦称“眩运”或“眩冒”。明·李梃《医学入门》谓:“眩言其黑, 运言其转, 冒言其昏,其义一也。” 明.叶文龄《医学统旨》谓:“眩者玄也,谓忽然眼见黑花昏乱,少顷方定。晕者运也,谓头目若坐舟车而旋转也,甚有至于卒倒而不知者。”
中医中很早就有眩晕的病因病机及症候记载。《内经》认为是肝风上攻导致。如《素问》云:诸风眩掉,皆属于肝。则知肝风上攻,必致眩运。所谓眩运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宋.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跟认为内伤七情之症都能导致眩晕。宋. 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云:“痰饮头风七气失血中酒等病。皆能眩晕。已各见本证。今独举不兼他病见眩晕者。是皆虚损也。然有不时眩者。有早起眩晕。须臾自定。日以为常者。”清·李用粹《证治汇补》云:“晨昏眩晕有早起眩晕。须臾自定。日以为常。谓之晨晕。此阳虚也。
晨晕,在现代医学中,应该诊断为耳石症,学名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positional vertigo,BPPV), 是指头部相对于重力方向位置改变所诱发的短暂眩晕,是一种临床最为常见的的眩晕病。
西方最早为1921年Barany首先报告耳石症,1952年Dix和Hallpike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描述。1969年Schuknecht正式提出了嵴帽结石学说,认为立位时,后半规管壶腹位于耳石器下方,变性脱落的耳石沉积到半规管壶腹嵴椭圆囊侧(短臂)或者黏附于终顶,头位改变刺激牵拉壶腹嵴。1979年Hall提出了半规管耳石症学说,认为卧位时半规管总管位于耳石器下方,脱落的耳石进入后半规管长臂,当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半规管位置时,耳石在重力作用下移动,流体力学作用会推动内淋巴液从而牵引壶腹嵴使其受刺激而兴奋引起眩晕发作。随着BPPV研究的深入,其他半规管BPPV也逐渐被认识。
根据耳石理论创造了复位手法,通过一系列的头位改变使得脱落的耳石复位到耳石器,应用在临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影响治疗手法选择最为关键的是需要判断耳石位置是位于半规管长臂还是短臂,但目前很难用诊断手法或者眼震观察来对其进行区分。
上半规管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关系,直立位时壶腹嵴椭圆囊侧结石会自然复位,理论上不应该存在此类型BPPV。外半规管长臂侧和短臂侧结石根据水平滚转实验诱发的眼震方向不一样可以进行区分。后半规管BPPV理论上应该是短臂侧结石更为常见,毕竟头部直立的时间较平卧的时间更久。但目前后半规管BPPV的诊断实验Dix-Hallpike 试验还无法区分长臂侧和短臂侧结石。
我们使用了标准空间坐标系的膜半规管模型对BPPV的诊疗手法进行了研究,解剖观察显示,低头或者平趴时,外半规管短臂侧结石可以复位。低头超过90度,后半规管短臂侧结石也同样可以复位,但低头超过150°有可能使得结石移位到总管。
这个时候,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叩拜就和BPPV套上了关系。
叩拜是古代常见礼节,周代已经对叩拜的动作和对象有了严格的规范。《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双膝下跪、双手触地、以头叩地为跪拜,叩地时间较长称稽首,叩地时间较短称顿首。空首是两手拱合,俯头至手和心持平,头在空中而不叩头到地面,是尊长者对“稽首”的答礼。古人也常在书信的开头或结尾用顿首表示尊敬。18世纪末英国访华特使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拒绝向乾隆皇帝行叩拜之礼,而乾隆皇帝在回信中称别人的单膝下跪为叩头(kotow),所以西方对叩头有另外的政治文化意含,叩头是中国自大的象征,也是中国专断蛮横的代表。任何问题只要对中国妥协让步,就会被说成向中国叩头。时至今日,在武术、中医、相声等行业依然有行叩拜礼传统。不同宗教活动大多也有叩拜礼仪。
图1 上图为传统拜师礼;下图为佛教稽首礼。
叩拜之礼,特别是最为隆重的稽首礼,低头约为135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可以使得最为常见的后半规管短臂侧结石复位。
很可能出现过这种情况,古人出现起卧头晕,遂叩拜祖先和神佛祈求平安,结果是行叩拜之礼后立愈,非常灵验,此后愈加笃诚。
我们在临床上,先用Dix-Hallpike 试验判断受累后半规管,再采用向前低头的方法治疗短臂侧结石,有超过半数的患者症状缓解;否则判断为可能长臂侧结石,可以采用Epley复位法进行复位。
所以如果出现晨晕,即起床的时候出现片刻眩晕,可以先在家里磕几个响头,叩拜父母养育之恩,很可能头就不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