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江南,小桥流水人家。乌镇、周庄、同里这些都是我们不陌生的,但平江路却是老苏州人的心灵休憩之地,像一个含蓄内敛的姑娘,安静地呆在那里。
平江路,它是苏州的一条历史文化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宋元时苏州又名平江,所以以此命名平江路,它堪称古城的一个缩影。
初到平江路,还是炎炎六月,心情有些倦怠懒散,走马观花般地,没有留意驻足那些林林总总的别致店铺。第一次就这样匆匆,去“转角遇到猫”撸了一只可爱的棕色加菲猫、吃了苏州的特色小吃—桂花赤豆小圆子粥和桂花鸡头米,不得不承认,苏州的小吃都十分诗意古典,我独爱桂花的芬芳馥郁,气味淡雅,弥漫在这狭窄悠长的街巷中...
我知道,故事未完待续...
第二次到平江路,已经是苏州的梅雨季,天气阴湿湿地,小雨丝丝,很是舒爽,悠闲地漫步在平江路上,雨敲打着青石板路,不由得想到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雨巷,那如丁香一般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平江路上有一家油纸伞店,不同尺寸、不同图案,排列着挂在店铺前的檐廊上,很是添色增彩。记得去年还在咸阳念大四时,因着对油纸伞的喜爱,从网上买的纸质青花瓷式样的油纸伞,拿到西安城墙上各种摆拍的情景,依稀浮现...
在平江路上,有很多家苏式旗袍店,有些旗袍上缝缀有苏绣,感觉各式各样的旗袍都会让人着迷地眼花缭乱,想象着自己是民国时代的女学生,穿着素雅的旗袍撑着油纸伞,等着电车...因着这种向往,便在平江路拍了一组油纸伞主题的照片,那是缀着蒲公英图案的淡黄色上衣和咖啡色长裙,摄影师拍完我很是满意。或许,我会在苏州这隅静土呆一辈子,守望姑苏四季,穿不同式样的旗袍来记录岁月的光影,给自己一个优雅的回忆...
去年来苏州,我去了山塘街那家“猫的天空之城”,像一个猫窝一般的形状,安静而温暖,如今,山塘街的那家猫空店已经拆迁,回忆不觉涌上心扉。索性平江路还有一家“猫的天空之城”,也颇具苏州的本土特色,古典的房屋院落,店铺前是一如既往地猫空主题特色情景:一只漆着红色的邮寄信箱,一把蓝色的躺椅、一个绘着“苏州猫空丁香店字样”的路标...
走在平江路交叉的那些小巷,如钮家巷、丁香巷,总会看到手绘在里弄墙上的水墨江南画,十分写意...
平江路的故事愈来愈完整了,我不断地挖掘,不断地驻足停留,仿佛每去一次会有不同的理解与发现....
平江路的夜晚,散发着优雅的情怀。
昆曲、评弹是苏州的特色,吴侬软语余音缭绕,可能在平江路听到最多次的评弹曲子就是那一首《秦淮景》“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是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插曲。最经典的昆曲剧目是汤显祖的《牡丹亭》,描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那句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成为了一种经典。
最后的闺秀张允和先生贴切地将昆曲比作江南的枫叶。在平江路有一家昆曲博物馆,每天各个时间段都会有几场昆曲评弹小剧场。因着不了解昆曲,想瞻仰一下,所以有天我等了一个小时钟头,买了晚上七点半场,幸运的是演出的剧目有《牡丹亭》,而且可以亲自看到昆曲老师在台上画戏曲妆,那施粉黛的娴熟技艺,让人惊艳,可以一睹戏曲妆的风采。当晚,我脑中一直蹦着“粉墨春秋”四个字,也明白了“粉墨春秋”的含义。
我自诩是个民国情怀浓厚的人。在西安东郊有一个白鹿原影视城,里面建了一条民国街,那条民国街的样子完全是民国剧中最经典的场景:有轨电车上放着“夜上海”、八角洋行旁竖着黄包车。
而在平江路,也有一家民国胭脂店,名曰“摩登红人”,是民国时期老上海的胭脂品牌,这家店铺里不仅摆放着老式复古的留声机,留声机里缓缓放映着周璇的歌,而且每盒胭脂都画着民国月份牌,也许这家店铺做的就是一种情怀。
平江路是诗意的,丰富的,来了一定要坐一坐黄包车,品一品姑苏的传统糕点,尝一尝花园饼屋的乳酪包,荡一荡河上的摇橹船,有船娘摇着船桨为你歌唱...捡一个闲暇的傍晚,观观棋,品品桃花酿...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我愿走过平江路的春夏秋冬。
平江路是一首永远读不完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