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面镜子
我的面孔能照出
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
与他们是多么相似”
2017年4月18日,央视网报道“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竟然只为一部纪录片!”
央视网消息:2017年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9点钟,在老师的带领下,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也纷纷落座,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
1. 三个问题孩子背后的三个问题家庭
这部仅三集只有90分钟的《镜子》。短短一个半小时,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2年摄制,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
纪录片《镜子》讲述了3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去特殊学校接受“改造”,最终却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三集视频如下,值得我们好好看看: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家庭一:泽清(化名),14岁,初二学生,辍学2个月。沉溺于网络军旗,对母亲使用暴力,打妈妈,甚至动刀子。
泽清觉得妈妈不重视自己,觉得妈妈总找借口说“累”“忙”,陪伴自己的时间很少。不满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写满了墙壁。从初中开始没有写了,却陷入网瘾,辍学。爸爸妈妈在家里不和,经常动手用暴力解决问题。
参加这次活动,泽清说“没有家长课堂是不会来的。”家长更需要改造。泽清认为“要呆81天的是他们(家长),我可能只需要呆6天。但实际上,我是来呆81天了,我觉得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
泽清的家族是社会上有相当成就的。外公外婆是湖北大学退休教授。父母是成功人士,希望孩子出色、成功。孩子也认可通过自己在社会上的成就体现价值感,却力量不够,内心非常自卑。自我感觉“我很糟糕,我很不好”
家庭二:张钊(化名),18岁,高三学生,辍学四个月。把父母赶出门外,自己和女朋友住家里,并把门反锁。
父母认为是孩子早恋导致不想上学,孩子说其实不是不想上学,他想上大学。当他和父母倾诉学校压抑,学业压力的时候,他只是倾诉,却得不了父母半点理解。父母的回复是:几千人都在那里上学,为什么只有你受不了,你必须上学。张钊说,从小父母就说他什么事都不敢干。长大后,“基本上他们想到我不敢干的事,我基本上在高二下半学期干了个遍……带手机,搞对象,打架。”
家庭三:家明(化名),16岁,高一学生,辍学一个月。想摆脱父母的控制,做背包客,想当一个流浪歌手。
父母答应考完中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考完却说,以后有时间请了假再带他出去。父母说活就像逗小孩子一样。
父母从来没有给过他机会自己做决定做事情。小到买衣服买东西,大到上学。无论做什么都必须经过父母同意。自己小时候买过东西回来,一买回来就被扔掉。骑车过街受限制,自己想告诉父母有哪些安全措施,父母不听完话却直接否定拒绝。喜欢猫狗,一买回来就直接被父母扔掉。
家明说,他伤害自己为的只是向父母证明“我可以”“我是个坚强的人”。父母却永远只会说“我是在他们的底下长大的。”所以,自己才想出去,怎么样都想出去。不想一直在父母的想法下生活。父母从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知道把想法强加在他身上,父母永远觉得自己是小孩子,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不被信任。
父亲说,如果假如我们还有十分钟就要离开这个世界,那么我“希望孩子这一辈子比我活得好。”而父亲认为好的意义是实现他的理想,而不是孩子的理想。他认为孩子的理想需要纠正纠偏。心理学家讽刺的说了一句你“死不悔改”。
没有谁愿意一辈子过别人的生活,哪怕这个别人是我的爸爸。
2.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每个问题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的存在。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问题”,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
阿德勒说,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与价值感。
•当父母缺少对孩子的陪伴,不懂得聆听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不能给到孩子真正的尊重和爱,孩子的归属感就会缺失。为了求生存,他会早恋、会沉迷网络、会结交坏朋友。因为,那里是他们寻找归属感的来源。
•当父母习惯控制孩子,凡事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从来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我不行。” 孩子会有两个极端的发展方向,要么凡是顺从,毫无主见。要么凡事都和父母对着干,为的是证明“我是有能力的。”你不让我做什么,我偏要做什么。他认为,这是他寻找价值感的方法。
•当父母习惯为孩子处处包办,处处剥夺孩子发展自我价值的机会。孩子的想法就会是“爱我就要满足我的一切。” 孩子为所欲为,可以以任何方式来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
• 当父母在家庭中不和睦,经常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的一定是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在和父母起冲突时,也会动用暴力。
3. 满满的爱为何变成满满的伤害
长期以来,我们的知识教育并不欠缺,但是,我们欠缺对一份爱的认知的教育。
扭曲的认知一:爱就是控制,我是为你好。那么多人我不控制,为什么我要控制你,是因为我爱你。
扭曲的认知二:你是我的孩子,你就是我的私人物品。把人变成物化,把爱物化。
这些家长爱不爱孩子?爱,爱始终都在那里。爱的能力始终都在那里。但是,当我们我们表现出来的全是改造孩子,控制孩子的时候,满满的爱变成满满的伤害。
改变孩子,父母就要改变自己。
4. 让心灵回家,唤醒爱的力量
在社会上,律师是需要拿证的,开车要拿驾照,心理咨询师执业需要拿心理咨询师证的。做父母却不用拿证的,我们就这么做了,而且要做一辈子。似乎这个里面不需要我们学习,而就在这个角色里一辈子,这是我们一生最长的一个角色。反而我们没有去学习。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而且最重要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终身榜样。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我们一直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成长上,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长。所以,我们宁愿痛苦,也不宁愿改变。孩子承担着我们的“爱”,承担着我们的期望,承担着我们以爱的名义绑架的各种压力和痛苦。不得已以各种方式来寻找赖以生存下去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就像纪录片最后结束时,孩子们向父母们所念的诗句“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准备好让心灵回家,唤醒爱的力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