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与君共勉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各大书店网站都在大幅度打折,你囤书了吗?
看到有很多朋友都在发书单,就顺便来说一说书单这回事。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跳出来各种各样的书单来,譬如销量排行榜、名人推荐、年度精选、不可错过的XX本书,经久不衰。
这些书单总给人一种读了这些书就会很博学很厉害的感觉。当你不知觉的点击收藏时就要提高警惕了。
之前我也会经常看各类书单,后面发现这就是一个坑。因为那些标题和推荐语都有很强的煽动性,而推荐的书编著者却不一定读过。
要加工一份书单也很简单,从出版社或书店的单子里随机挑选部分,然后搜集各种介绍再用自己的话加工一下,一本人生必读书单就出来了。
你可能会说很多推荐里的书确实也是好书,没错,是好书,但未必适合我们,直白的说就是看不懂。很多经典著作是需要先有一定的阅读量和知识背景,比如《易经》《沉思录》《理想国》《山海经》没有积累的人直接去读就会读不懂,浪费时间事小,关键是明明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到一起却看不懂的那种感觉让人很不好,这很打击读书的兴趣。
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呢?
我用三个方向来解决这个问题,分别是:个人兴趣、专业知识、通用知识 。
1.从个人兴趣出发,让读书成为一件很快乐的事。
如果你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可以通过快速测试来得到反馈,譬如到豆瓣读书、名人说书或大咖自媒体看看自己更倾向于哪一类。
2.专业知识拓宽职业道路,让我们更有价值。
尽可能的去了解自己专业方面的所有信息,成为一个有深度的人。我们一旦换工作、转行,在新的工作岗位,相关技能会受限于新工作的行业限制,认真研读该行业最优秀的人写的书,能让我们快速打破壁垒。书是作者的经验和学识的积累,读一本这样的书,也就等于得到了一份相应的经验。
3.通用知识像是一部心法,一理通则百理明。
有些理论会在不同的书籍中出现并相互印证,有些知识不仅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A还能解决问题B,那这样的知识我们称之为通用知识。譬如运用广泛的28法则、复利效应、边际成本、沟通方法、情绪管理、知行合一····等等。
其次,我特别想给大家分享的是:
读书不在多,而在精。
如今越来越容易获取的学习资源无时不刻不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难以聚敛心神专注于某一个学习主题。以前的学者因书籍难得,手中的书反复读,读得烂熟于心,而后形成自己的思想受益终生。
现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百度一查都知道,书籍也越愈浩瀚繁多,譬如一个Excel中的函数运用也有不下百本书,那像沟通这类大话题的书籍也就更多了。然而在众多书籍中真正的不可不读的不过数本。
其实很多书,不过是把前人的智慧换了种说法;还有很多书,从各个维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更多的书,读也没用,也没必要去读。
陈老师说,阅读的目的在于累积后的顿悟,然后以道御术践行。是啊,与其读百本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百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本真正值得读的书,然后把书中的知识道理彻底的运用起来。
看过的书即便再多,不到事上磨练、验证,终是枉然。
如果一年只读一本书,你会选择哪本书呢?说说选择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