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处处可见,在作者看来,打卡优点和弊端都很明显。
优点:作为工具能推动我们持续行动,形成惯性,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
弊端:1.动机转移,动力扭曲。动机最先都是出于学习成长本身,但是随着一天一天的打卡,任务心态拥有了。也就是说最初的动机演变为为了打卡而打卡。于是过分者就是利用各种投机软件完成打卡,而不管实际究竟学了多少,做了多少,这样的打卡就是敷衍,就是为了看上去全勤的一种自欺欺人。也有一部分人就是机械地完成打卡,为学而学,疲惫着,无聊着,靠意志力硬撑着,也完全忘记了当初做某件事的意义。2.认知闭合,性能降低。这一点我觉得和第一点类似。其实就是说效果的问题。为了打卡,敷衍应付,不管真实结果。就算打卡成功了,也不会因为自己只是匆忙地提交,而回头看,真正的花时间再思考,再巩固,效果比较差。3.任务心态,身心分裂。这一点我深有同感。如果我把一件事界定为一个任务的话,我会感觉到压力,会感觉到这个事情没有快乐、兴趣可言。于是眉头紧锁,长吁短叹,但好的是我不会抱怨,只会接受,知道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时,会认真完成,这中间也会烦躁,也会怀疑自己,但是觉得完成比完美重要,就硬着头皮上了。我的问题是就是在娱乐放松的时间,身心不在合一的状态,或者身心合一的状态不多。总觉得时光短暂。总觉得下一秒这样的时光就会被工作打破。后来自己请教周围同事怎么处理工作与闲暇时光,发现他们能做到的就是认真工作的时候不想家庭,回归家庭不想工作,闲暇的时候不想工作,每一次都自洽。其实就是这里提到的“专注”,集中心力做好眼前的事。
作者推荐可以用记录代替打卡。图表那个没看懂,感觉和打卡没什么两样。但任务设置是设下限,不设上限,这个灵活多了。这里举了《微习惯》中作者斯蒂芬盖斯的例子,要求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只读一页书,每天只写50个字,这种无负担的习惯养成法最终促使他拥有了良好的身材,养成了阅读习惯,还写出了自己的书,简直不可思议啊。
作者留下了悬念,对于学习而言,保持内在的动机最重要,而且,想要真正获得成功,还要学会创造动机。那么,保持内在的动机,创造内在动机指什么呢?我不明白。
反思:记录和打卡的具体区分我不清楚。我现在参加的这个打卡营,自从我想着记录之外,而不是打卡之外,压力小了一点。但只要老师说我每天会统计,一下子又让我觉得是在打卡。今天在考点上,因为这个文章没有看,竟然闷闷不乐,哈哈哈。好在我明白我来记录,来学习,又不是来争上游的,以前求学生涯的竞争难道还要带到我这种自己的业余生活吗?我才不要呢!其次,我没想到任务设置可以设置的那么低。后来一想,也对,慢慢来,哄着大脑前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