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杨定一。
这本书和《静坐》一样,没分什么章节,从第1到49陈述了作者的生命观。
我也依然是用摘抄方法将书中打动我的语句记录如下(书中第1~22个标题)。
你只要观察自己:面对周边的人、事、物、情况、考验,是不是马上就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眼前的一小点?
唯一可能讲的根本的共同点,是空。但是,这个空,你也知道,是头脑没办法体会的。
哪怕是一种很深很奥妙的念头,其实也就已经把自己从一种最轻松的状态带到一个靠不住的角落。
这个小你,本身是头脑的产物,是一团念头的组合,本身需要别的条件才能成立,随时要受到限制和制约。
注意本身,就带着一种类似光线折射的机制,而你是透过这样的注意才可以建立眼前的世界。至于你注意不到的东西,比如说那个无限大的宇宙,也就自然落到背景。
它是透过条件才可以聚合,又怎么可能组合出自由的人生?
只要放过眼前的事,把原本盯着客体不放的焦点退回来,也可以说是把你投注在上头的注意解散。
物质是观点,倒不是东西。
透过你这个肉体的生命可以观察到、体会到的,都已经受到头脑的过滤。
把自己的注意都落在一个狭窄的多的范围里,也就把自己一生当作和范围一样———最多只是一段暂时的经历。
意识,最基本的表现,其实就是“觉”“知”“在”。
客体,再怎么丰富,还只是一个很狭窄的注意对象。
空间,其实也是无限大的意识突然透过觉察被客体化。
无限大的意识,落到一个角落,变成空间。永恒,落到一个点,变成时间。
我们在这个系统觉得运作的还不错,当然也不会想去注意封闭系统之外的,更不会想去探讨。
站在绝对,世界根本不存在,宇宙也根本不存在。
可以表达出来的东西,其实已经落在了意识的下游。
疼自己,就是慈悲。想跟自己合一,就是爱。满足自己,就是快乐。圆满到自己就是宁静。
意识,就是古人讲的意识海、阿赖耶、心、佛。
意识,是没有维度的维度。
如果你对人生的期待愈大,你的成熟度其实愈小。
不需要头脑,意识可以体会自己,这才是唯识的核心价值。
量子力学和牛顿力学其实没有差别,最多只是观察角度不同。
每一个所谓的打击,最多也只是恩典,会让你的注意从表面的形相和物质移开,甚至彻底地回转到心,
你所有的经验,都离不开意识场的怀抱。
你真正要投入探讨的,其实是——是“谁”、是“什么”在体会这个客体?
未来的意识科学不是在客体的层面着手,而是要从最源头——意识的源头切入。
你认为客观的现实,其实是你主观的意识延伸出来的。
透过注意这个工具,你可以试着把它落到最源头的觉、知、在。进一步再问,觉之前,又是什么?
你只要去观察,也就会发现好像还是有一个“体”知道自己在觉。最多,你可以这样表达,是自己知道自己在觉自己。
这意识场,是人间无限大、永恒的体——意识、心的代表,它不可能是多重的。
所有生命都共同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场。透过你每一个瞬间的体验,你随时可以体会到这同一个意识场,或说接触到意识在这人间的代表。
在相对的层面,世界、全部都落在五官的范围里。原来你过去认定的是客观的现实其实一点都不客观。
所谓客观的现实,也只是完全限制在五官的地盘内,在念头的操作下建立起来的。
只有进入“在”,随时回到这里现在———一个没有维度、没有时空的观念,你才可能突然跳出五官和念头锁住的笼子,发现真实并不是这么狭小,并不只是你这一生所看到的,所体会到的。
本来无限大的意识,竟然非要透过头脑和五官二元对立的棱镜,把自己永恒而无限的光,折射出一段很狭窄的范围,为的只是让头脑取得那么一丁点意思。
体会到,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东西。
意识,并不属于任何知识体。祂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完全的全部。
知识,只有对人类才有意义。无论粗浅的知识、高深的知识都一样。最多只是强化你的制约、强化你和整体的隔阂感。
你随时把祂忘记,因为你在每天的忙碌中,把自己所有的注意都摆到客体的下游。你总把眼光转开,只关注眼前很小的一个点,而且根本不敢放过任何一点。这,反而让你随时忽略掉共享的同一个存在。
不快乐、感觉不到爱、静不下来、人间种种的痛苦和烦恼、种种不够、总觉得少了什么的不满足或匮乏感,始终离不开你与自己的隔阂。而你深信不疑,本身自然产生一股推力,促使你不断地要往外去寻、去找。到最后,你也许终于找到这个意识的门户。你把全部意识随时活出来,也自然发现过去认为缺少的,已经跟着消失了。到时候,可能你也发现,其实你老早是圆满,甚至没有不圆满过。你也自然发现,其实爱、快乐就是你真正的本质。如果不是这样,你不会一次又一次地想去找他们。
真不晓得,你当时怎么会那么幼稚,连这么明显的事实都不知道,还要浪费那么多次的人生,经历那么多的痛苦,才明白这个理所当然的真理。
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头脑最难懂的。守住它、定住它、停留在它,其实是你这一生最不费力的作业。
你完全知道,你爱的对象并不在这个人间。你爱的是自己,是意识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