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工作原因,把4岁的孩子送给爸妈照顾了一周。我们一出差回来,便兴冲冲去接孩子。孩子刚见到我们,眼睛亮了,却没有扑过来。我这当妈的可开心了,可小宝贝特别淡定,也不主动和我说话。晚上,等小宝贝睡后,我和老公吐槽,说被小宝贝伤透了心。他却神奇的高情商了一回:估计还在生咱俩的气呢。
没想到,大头还在后面呢。回来的三四天内,小宝贝干了特别多的坏事。比如,故意光着脚走路;把妈妈的书本弄乱了一地;把爸爸的手机藏起来;故意摔玩具……这些行为,在他更小的时候都存在过,我们也进行了适当的引导、教育,小宝贝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表现出这些坏行为了。
一开始,老公被孩子气得够呛,正准备狠狠批评。我联系了一下前因后果,阻止了他。
站在孩子的角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是在有意识地用以前的坏行为,来表达他对爸爸妈妈与他分离的不满。他通过坏行为来抒发他的害怕、迷茫、和愤怒。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正常心理表现与行为。
分离焦虑的心理学背景:依恋理论简介
陌生情境实验,由Ainsworth教授提出:母亲离开婴儿,让婴儿与陌生人在一起几分钟,然后,母亲再回归。根据婴儿与陌生人在一起时的表现、母亲离开与回来时的表现,可以划分婴儿的依恋类型。
Ainsworth在以美国的中产阶级为样本的实验中发现:一岁的婴儿在与母亲短暂分离后,安全型的婴儿会很开心、兴奋地亲近母亲;而焦虑型的婴儿会抗拒母亲的靠近;回避型的婴儿会对母亲视若无睹。在美国的实验中,安全型的婴儿占大多数,达到70%。
依恋类型与很多发展结果相关,安全型的婴儿,成人后,在处理压力、人际关系方面表现更优。焦虑和回避都属于不安全型。
但是,同样的实验,换到日本,却完全不一样。
Takahashi教授重复了Ainsworth的陌生情境实验,观察一岁婴儿与母亲的互动。但是,却发现,几乎全部的婴儿对母亲的回归,表现出了抗拒,呈现焦虑型(不安全)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日本,对母亲离开,再次回归时,抗拒才是常态。
任何育儿发展的结果都不可能脱离文化。一个特定的文化中,符合其他同龄人的发展规律,才应该理解为该文化下对个体最好的选择。
所以,Takahashi认为,在日本,对母亲的离开再回归,表现出抗拒,才是安全型。
需要提一句,这些日本的婴儿在母亲离开前,与母亲的互动,母亲在的情况下与陌生人的互动,依然是表现出安全型的特征的占绝大多数。只是,在面对母亲回归时,与美国的行动模式有区别。
我国的文化与日本的相近程度比美国更多,所以有理由相信,在我国,孩子对母亲离开,又回来后,心有怨气,会释放负面情绪,是更常见的。
父母行动指南
站在成人的角度,辛勤的工作,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所以,成人很容易想当然的认为,孩子又调皮了。
但是,孩子并不具备这样理解能力:爸爸妈妈与他的分离,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他们只知道,父母与他们分离了一段时间。
他们积攒了满满的负面情绪,要朝父母释放出来。所以,孩子会出现以前的坏行为模式。
如果孩子表现出了新的坏行为,还有可能是老人家在带孩子时养成的。但如果是许久不出现的坏行为重现,则更可能是孩子在释放情绪。
更好的育儿,莫过于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
这个时候,父母更好的做法是:引导孩子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负面情绪。
01.
孩子担心被抛弃的害怕,无缘无故被要求与父母分开的委屈,等等,这些负面情绪都是孩子与父母分离时所带来的正常反应。任何情绪都是孩子的小伙伴,这正是父母引导孩子去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的好时机。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和爸爸妈妈分离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另外,在我们的文化中,孩子很可能下意识地不敢对父母有直接的负面情绪。但是,与父母的分离,孩子的情绪正是针对父母的。父母可以和孩子“承认错误”。
02.
孩子的坏行为正是他表达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我家的孩子并不具有用语言来表达负面情绪这个天赋。情商高的孩子,可能会和爸妈撒娇、提要求。既然我家孩子没有这个天赋,我便更要引导他、教会他合理的表达情绪的方式。
附上我的做法:
我和小宝贝聊天,问他,是不是生气爸爸妈妈离开他了?他眼睛滴溜溜地转,最后点了点头。
我继续引导他:“爸爸妈妈错了,让小宝贝伤心了。所以小宝贝可以惩罚我们一下,就罚爸爸妈妈给你买个玩具怎么样?”
小宝贝点点头。
“但是,小宝贝知道光脚走路,把妈妈的书弄乱是不好的吧?爸爸妈妈以前和你说过的。所以,你得去把自己的乱摊子收拾好。好不好?”
“……好。可是妈妈,你们以后不要再把我送到外公外婆那了,好吗?”
我没有接话,开了另外一个话题,
“以后,小宝贝不开心了,要直接和爸爸妈妈说,理直气壮的惩罚爸爸妈妈,但是,不能自己乱发脾气。我们拉钩?”
“好。”
想法、心得、评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