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童漫习作的相通
——赏宋导师《维生素C的故事》之启发
熊思敏/文 2019.3.23
宋导师一直跟我们强调“阅读与写作是有共同点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写作促进阅读的理解,阅读促进写作的输出”。今天听了导师执教苏教版四上的课例《维生素C的故事》,我似懂非懂地好像开窍了。童漫作文的执教技巧中会提供语言支架,让学生会进行口头表达。而今天的课例中我看到四处提供支架的“痕迹”,请听我娓娓道来。
第一处:借用关联词,弹性换说法。课文第二自然段有这么一句“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告诉了咱们得这种怪病的后果。宋导师在此做了处理,教学生在复述时用上关联词。用“如果……就”和“假如……就”来作为语言支架,让学生会说话,训练其说话规范、简洁。于是就有了以下这个实录片段: 师:如果人得了“坏血病”就会感到—— 生1:如果人得了“坏血病”就会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 师:换成这样,还会说吗?假如人体内长期缺乏________的话,就会—— 生2:假如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的话,就会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 平常咱们的孩子都会说,但如何说得规范、完整、有条理,那就是学会使用关联词,那我们如何在习作中渗透使用呢,我想靠的就是平时阅读课上的强化训练。
第二处:活化专用词,创意造新词。 文中提到维生素C是“海上凶神”,于是宋导师适时抓住时机训练: 师:同学们,在海上的是“海上凶神”。那么在沙漠上的呢? 生:沙漠凶神。 师:在荒岛上的呢? 生:荒岛凶神。 这让我忽然想起了之前学员伙伴陈辉老师执教的课例《刷子李》,他当时也是相机教学,举例教书厉害的、打篮球厉害的人,孩子们纷纷给出答案 “教书陈、篮球王”等。包括今天罗才军校长在执教课例《王蓝天性急》开篇让学生用一个词描述同桌,结果孩子们一下子就依据题目的特点,学会了用法,课堂上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花”——王思聪好学、陈之谦聪明等诸如这样的描述。同理,三位老师均抓住了词语特点,教会学生活化语言,创造出更多的新词。这也恰好回答了马云之问: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有想象力,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有创造力?平常我们在教写关于人物的习作后,会让学生起一个有趣好玩的名字,那么该如何操作呢?显然,在以上的阅读教学中已经带给了孩子们创意写题的意识。
第三处:插叙法输出,维C要辩护。 宋导师在梳理课文结构的时候,巧妙地让孩子们产生质疑,他设置了这样的辩论:3-7自然段是否有必要留在课文里,分正反方进行有理有据地辩说,目的是为了教儿童“插叙法”这种写作方法。平常导师都强调阅读教学必须要遵循“吸收与表达要达到平衡”的原则。因此从辩论的这个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发现之间的一个故事绝不能少,如果缺少了这个故事,那么文体就变为了单调的科普知识,而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维生素C的故事》强调的是故事,那么就必须插入之间的一个科普故事,这就涉及了“插叙法”的运用了。教了“插叙法”,孩子们真的懂了吗?不知道!所以输出正是检验孩子们是否真的懂了。故此,导师在课文中也创设插入了维生素C的自我辩护进行插叙法的训练:我是维生素C,如果你们不和我做朋友,经常不吃_________,不吃_________,不吃_________等水果与蔬菜,就会得——“坏血病”。得了“坏血病”那可不是我的事,是你自己( )造成的哦!所以又一次证明了,阅读是为了促进写作。
第四处:揭谜法输出,架人物对话。 因为课文中隐藏着医生解开维生素C的秘密,这就是宋导师教会孩子们的一种写作方法 ——揭谜法。反之,宋导师又一次反过来以哥伦布的复述揭开医生对这件怪事的好奇,架构人物的对话,这跟《课标》中口语交际的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不谋而合。我们平时在探讨如何让人物鲜活起来,最核心的要点就是给人物创设对话,本节课就是体现这点,现在跟大家回顾一下这个环节。 医生:欢迎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先生凯旋归来,听说您这次远航大西洋,又有许多新的发现。 哥伦布:医生啊,这次航海遇到了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所以也恰恰说明了读懂了文章,就能写好文。 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哥伦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环节的创设既让学生回归到全文,能训练学生提取及组合信息的能力,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了交际意识和角色意识。但这一切要源于对课文的深度理解,所以只有真正地读懂,才能保证有效的输出。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点启发,用以往后提醒自己,把阅读和习作的“任督二脉”打通,落实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