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里偷闲的时光,终于把《本草中华》六集给品完了,“好朋友”开玩笑说中医药文化有种被拍成了舌尖上的药材的感觉,很细腻,很真实!
看完一遍《本草中华》后,回放那一帧帧画面,触动感还是很强的!写这篇文章,一是因为想借机了解一下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做一个简短笔记;二是想去品味一下那些采药人的故事,能找到一些代入感,用心去反思;三是想提炼一点精髓,就像炼药的本质――“以药愈人,以药悦人”。
一、药材之美,源于自然
天生万物,本草,是大自然的馈赠!心怀虔诚,找寻中药材,是一种尝试,一种探寻!源于自然,终究会回归自然!
中医药文化里,传统的视角给人的就是那种气味厚重,苦涩难忍,避而远之!然而仔细观察与体会你会发现:
本草其实就是身边常见的植物,它们温暖治愈,它们与我们互相滋养、共同生长!
“名而不贵”枸杞子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即得。
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补气强精,滋补肝肾、抗衰老、止消渴、暖身体、抗肿瘤等功效 !”
“甜而不腻”麦芽糖
“麦芽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而制得。
麦芽糖具有养颜、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开胃除烦、滋润内脏、通便秘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短乏力、脾胃虚弱、纳食减少、肺燥咳嗽、虚寒腹痛、干咳少痰、咽喉肿痛等多种病症。”
“历经冬夏”成虫草
“夏天一种称为虫草菌的真菌孢子成熟散落后萌发成菌丝钻到蝠蛾的幼虫身体内,吸取幼虫体内的营养。蝠蛾的幼虫躲进土壤中,这时虫草菌长出很多丝状体,称为菌丝体。幼虫由于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吸完,只剩下僵死的空壳。第二年春夏,气温和天气合适,菌丝体从幼虫的口器中长出,伸出地面,由虫变成草!”
这跨越动植物两届的传奇中药——冬虫夏草。每一颗冬虫夏草都要历经一年的光阴才能成形挖取,地面上形如小草的模样,草甸泥土中才是它的庐山真面目,形似幼虫,坚硬草本,至今只能人为采摘,它是补肾益肺,止血化痰,人体免疫力的“黄金卫士”。
二、容颜易老,真情不负
你知道燕窝为何与山珍海味结下良缘吗?你知道冬日盐湖里自然结晶的矿物盐,与盛夏消暑利器西瓜不期而遇,就能诞生一味清咽利喉的良药——西瓜霜吗?你还记得,当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师叔师伯四肢筋脉尽断后,唯有少林寺的黑玉断续膏可以续接断肢的情景吗?还有保温杯里的枸杞,不只是那一杯温暖,更是两代人的传承……
世人都说良药苦口,但良药也是酸甜的
中药,也不应该以沉重、苦涩的面目被我们一以贯之,而拒之与千里之外!相反它很温暖、很平易近人,甚至很有烟火气。
1. 在海拔4000米的藏北高原,生活着这样一家人。他们世代与虫草相依为命。6月的藏北高原寒风刺骨,然而大自然的馈赠,中药黄金“冬虫夏草”十分隐秘地就生长在这片圣洁又冷峻的高原草甸上,男孩平措带着一颗虔诚的心,第一次和父亲踏上这片草地,找寻人生中与虫草的初见。平措匍匐在草地上,紧盯着父亲的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的眼里心里都是虫草的模样,然而一个上午过去了,父亲收获了少许冬虫夏草,但迎接他的是寒冷的雨水和满满的失望。一无所获的父子,只好辗转来到一片尚无人烟的高山上,收获了他为爷爷治病的第一颗冬虫夏草。
平措将自己找到的冬虫夏草,送到备受寒疾困扰的爷爷口中,那一刻他们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美,融化人心,温暖了寒冷高原。
2. 他今年45岁,做捕海参这一职业已经是第23个年头,他们都被称为“海猛子”。这个职业对年龄有要求,45岁以后就不能再下海了,所以,今年是他还能下海捕捞的最后一年。在辽东半岛的长海县,天刚泛起鱼肚白。张百胜转身一跃,跳入茫茫大海,他要去捕捞一味珍肴——海参。在能见度不到2米的海底,不到15度的水温,3倍于陆地上的气压,身体处于临界点,危险无时不在。捕捞海参要潜到海下二十多米的深度进行长期作业,在水下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比如呼吸机出问题了或者缠到海藻等等。常有人出现意外,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这份职业特别危险。但是为了养家糊口,这个“海猛子”就一直坚持做了下来。“由于是最后一年能够下海,在拍摄时,他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流露出很多不舍的情绪,这个人和这份职业本身都让人无比敬佩。
海底的秘密,不悔的人生!23年的坚守,最后的捕捞,他都没意识到海参成为他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同伴,美味的海参同样是味独特的中药材。宴席上的佳肴,滋补人体的珍品,药用价值也较高的海参伴随着他一往无前的人生。
3. 世人皆知,质量优良的中草药基本上都生长在极端环境中。悬崖峭壁间的石斛,就是个典型。因此采药人都有一门世代绝技——攀岩走壁;传说中的“九大仙草”之首——石斛,生于“山谷、水傍、石上”,采挖野生铁皮石斛,采药人仅靠简单围绕于身体的绳子作为安全保障,背起药筐,拿起工具,毫无犹豫投入了绝壁上的工作。一绳索、一背篓、一钢圈,便构成他们的采药生命。据史籍记载,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直至60多岁,皮肤依旧光洁,便是这铁皮石斛的功劳。但这每一颗石斛都是采药人用生命做赌注换来的,格外珍贵和难得。
“石斛依空无死生,采药人也忘却了生死之间的界限”,那是以死为代价换取生的希望。最后一代在绝壁采石斛的药工,周朝义,周家时代石斛采药传承人。虽然雁荡山秋景极美,但他从来无暇欣赏。纵身一跃,脚下万丈深渊,绝壁上的脚步是他所有的青葱年华,群山之上,形单影只,他这片绝壁的最后亲近者。
4. 黑色膏体,芬芳清凉,由表及里,作用筋骨。这次是第一次知道对于少林寺的武僧来说,熬制断续膏也是一种得道修行。108味中药材,严苛繁复的熬制工序,最炽热的大暑天,作为师傅指派的熬膏主理——28岁的释延柏,在寺十七年的勤奋刻苦,但始终修行不得法。
熬药原本就是一种脑力和体力的较量,必须心无杂念,步步为营。108味本草必须按照先根茎次种子再花叶的顺序依次入锅,调节火候,最为关键就是“下丹”,在360度高温下,聚合脱水造化,药膏才能成形。塔林之间,师傅告诉他,音乐是药,舞蹈也是药,一杯好茶也是药,一本好书也是药,药的本意就是让你快乐。
他踏上嵩山寻找“续断”这位中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师傅告诉他,“药本来就是一种快乐,你用快乐的心态投入它,它也会回报你一种别样的快乐。”
5.一碗汤羹,一份温暖;一根艾条,一缕孝心。容颜易老,真情不负。本草,就是最好的人生。
深夜的玫瑰花田,见证着台玲夫妇结婚三周年的日子,留住这个季节的盛世美颜并不重要,花开花落,才是最好的人生;结婚23年,采燕窝也是23年,上乘的燕窝治好后,许建明把它留给家人——世上没有不老仙丹,却有真真切切、莺啼燕语的时光;难得回乡一次,翟爱娟抓紧时间为父母亲手煮上一碗茯苓粥,入口清淡,却是一份浓浓的孝心;中医药大学大二学生丁环宇将纯手工制作的艾条送给妈妈,自己亦带着妈妈给的艾叶香囊,踏上了求学的火车“我们去远方无非是为了寻找,有家作为后盾,远方,其实并不遥远!所以无论是去他乡,还是在故乡,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可安”……
岁月改变了人们的容颜,模糊了他们的记忆,但本草所带来的快乐却一如既往,不可忘却。
当本草遇上人间,天人合一,至臻至善。 相逢则境界生。
三、厚积薄发,根脉相承
大地,以不同的面貌伸展着;本草,也玲珑成万千形态。或开成一朵花,或燃成一缕烟,或捧出一盏巢,或融为一片甜。这也恰是人们抵达时的样子。生命的容颜,早不在一二三四个春夏秋冬。
从藏北高原的冬虫夏草,到福建武夷山的灵芝;从宁夏的枸杞,到兰州的百合;从山东俚岛镇的昆布,到广西平南县的肉桂...《本草中华》在科普中医、中草药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告诉观众这些本草背后,中医药人将种植、获取、炼制手艺代代传承的故事。
蔡元培先生曾说:“用美的心唤醒人的心,进而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如今,城市文化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的全部,渐渐切断我们与土地的联系,松动精神生活的根基。而《本草中华》在观察扎根土地上的本草和中药人的同时,何尝不是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审视你我当下的生活?
正如《五味》一集的卷末语:“本草有五味,酸、苦、甘、辛、咸;生活亦有五味,喜、怒、哀、乐、殇。生命真实的质地,是苦中做乐,笑中含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同本草的五味,以各自的方式,涵养人生。”
本草里处处充满了中国故事,那是一种态度,一种处世哲学!
中华文化,厚积薄发,本草五味,生活的智慧!有传承,才能有更好的创新!古老和年轻,根脉相承,传承和创新,相守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