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孝来管理天下,有举孝廉的推荐制度,认为一个人只有先能够孝敬父母才能够及天下,孝在中国古代并不仅仅指孝敬父母,而是要以民为父母,孝及天下。
我们先来说说控制在为政篇里面是怎么谈孝的: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就是说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种忧愁、担心,多么深刻,你要去体会这种心境。所谓疾民所急忧民所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两句话是说,并不是表面上养父母,给父母钱,帮父母干活就是孝,而是要处理好“不敬”与“色难”,这需要很高的修养,那么先从孝敬父母开始, 父母的唠叨我们有没有反感,我们有没有真正的去敬重养育自己的父母?修养达到了能够真心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够进一步谈为政,为政者以民为父母,老百姓是衣食父母,这样孝及同事,孝及老百姓,对下属认真负责,不急躁,不给脸色。
现在,老百姓养着父母官,父母官还给老百姓颜色看,衙门大门 朝天开,哪有“孝的体现”莫谈国事,还是不多说这个!
那么《为政》里面的孝和《学而》里面的孝有什么不同呢?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里面的孝更加接近我们平常所说的孝。可是按照字面理解意思对吗?或者之前注解对吗?也许孔夫子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三句话就是要片面的强调孝,并没有去解释什么愚孝之类的话。
南怀瑾先生此处解释为“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是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这样解释略有牵强 ,并没有体现出孝来。
可以结合为政中对孝的阐述,可以看出,孔子更加注重孝的心态是“敬”是“无色”,父在观其志,这个志不能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子承父业的志,完成父亲没有完成意愿,难道不是孝吗,即便是父亲做的不对,那也是孝,父亲不在观察他的行为,三年没有对父亲的志向没有改变,则为孝,岂止三年,如果父亲的主张,事业是正确的,你不应该坚持下去吗?即便不对,对父亲的孝也应该坚持三年,这就是孝。为了父亲而杀人,而偷东西,先不管是不是犯法,最起码这是孝。这也是古代皇帝为什么对先帝依照如此重视的原因。
学而里面的孝是为政中孝的前提,为政中孝是学而中孝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