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理发,因为人多坐在旁边等了一大会儿。排在我前面的两个均为家长陪着前来的孩子,或小学或初中生的样子。两个孩子和一位妈妈都在低头专心致志玩着手机,另一个爸爸有一句没一句地与正埋头操剪的发廊主人聊天。
主人的女儿牵了弟弟从外面回来。弟弟吵着要看电影,姐姐拿过妈妈的手机,摸摸弟弟的头让他坐到桌前,转身去打扫一地妈妈刚刚剪下的发屑。
姐姐再过来时,弟弟已选好一部动画片。姐姐悄悄挨着弟弟坐下,支开手机将“打打杀杀”的声音调到很小。两人头贴着头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将视线收回至自己的手机屏幕。
过了几分钟,那位正在聊着樱桃价格的爸爸却冷不丁冒出一句:“闺女几岁了?”“十三了,比她弟弟正好大十岁。”“差这么多就什么都知道照顾弟弟了,看她那么耐心喂弟弟,还有模有样的。”
是真的。那边弟弟还在紧盯着手机屏幕,旁边小姑娘手上却多了一把小小勺。姐姐挖着桌子上一杯酸奶,一勺一勺喂到弟弟嘴边,另一只手还不时拿起餐巾拭一下弟弟的嘴角。弟弟只顾盯住屏幕,一张口一吞咽,姐姐眼神却全从屏幕移开,只在酸奶与弟弟嘴巴之间移动。
那边聊天还在继续。“我这两个差了三岁,成天在一块打架斗气,谁也不让着谁。”“我们小时候姐妹间也是差两三岁,一般大的孩子,谁也不省心。”主人说完,又加了一句:
“其实差三两岁才正好,孩子能玩在一起,心思也相通。这样倒是省心,也好也不好。”
她没有说有什么不好,其实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一个变成“小大人”,一个除了妈妈又多了一层“宠爱”,对于两个孩子,似乎都不是天真童年里最自然的成长方式。
两年前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周边赶上“末班车”的小夫妻,很多都是这样两个孩子的“大小配”。网上也出了许多调侃“小哥哥姐姐”的段子,但“调侃”完还是有些如鲠在喉的感觉。
前些时网上热传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演讲视频。她曾受邀会见4个绑架杀害16岁同学,“逃过死刑竟相视一笑”的少年。对于儿童教育,李玫瑾教授说,“很简单,问题往前看,6岁之前一定要说‘不’”。而在12岁之前,她也给出了经历痛苦、挫折教育等系列训练,更指出,“如果孩子12岁之前你没管他,从14岁开始管,是根本管不了的”。
应该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