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冬天这个寒冷时节,家里的暖气早供上了,单位的中央空调也吹起来了。每天上班虽然还要走在寒冷的路上,但也只是那么一小段时间,穿了厚厚的羽绒服,戴了手套和帽子,也感受不到多少的寒冷。前一段时间,北京气温骤降,但还不到供暖时间,可是苦了大家。每天在办公室抱怨,怎么还不供暖?
此时,我每每坐在温暖的办公室,待在温暖的家中,还不时地想起小时候冬天寒冷的景象。
我的老家在北方的农村,一到冬天,每家都生煤火,虽然如此,但整个屋子依然是冰冷的,不像现在,建房之前,已经考虑地暖或者其他什么方式供暖了。
不必说室外,就是在室内也无法伸出手,除非一直守在煤火边上,烤着手。那时候,唯一的渴望就是守在煤火边上,那叫一个幸福啊。
家里的水管子会冻裂了。第一天接水,完毕后,还要把管内的水放出去,要不然第二天水管里的水就冻住了,再接就出不来水了。冻住的水管需要用火烤,让管里的水化了,然后才能继续接水。
每到冬天,小孩子们的小手、小脸都是冻得红紫的,穿着家里给做的棉衣棉裤,跟肉球一般。虽然如此,还是可能冻坏了手脚。因为会跑的孩子要出去玩耍,上了学的要去学校读书写字。
小学时学校冬天没有暖气,好的时候学校会给班里生煤火炉,诺大的教室只在教室前面和后面各放一个煤火炉,取暖效果可见一斑。靠近火炉的同学乐坏了,上课之时不耽误把小手伸向火炉上面。其他的大多同学就没那么幸运了,也只能忍着,靠多穿点衣服防冻。
冬天,课间时间的一大乐趣是挤墙根取暖,几个人在一个墙角排排靠着,大家一起往墙角处挤。刚开始人很少,逐渐就有人加入,人越来越多,挤的中间的人受不了,被挤出来了,然后跑到最远处加入,再接着往里使劲挤。此时,最幸福的要算是靠墙角的同学,不被挤出来是他的最大愿望。大家“嘿呦—嘿呦”地越挤越兴奋,偶尔会有被挤在墙角的同学实在受不了的情况,他被挤得喘不上气了。现在想想,也够可怕的。如果真被挤坏了身体,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可奇妙的是,一次被挤坏的情况也没有出现。
每到下课,大家常说的是,“走,外面晒暖儿去”。或者是,“走,一起撒尿去”,冬天尿多也是正常不过的。于是,冬天的卫生间就跟赶大集似的,大家都站在尿尿的同学身后排队等着。
课间时间,还有胆子大点的在校门外点起一堆篝火的,中间埋上几块石头,快上课时,把火扑灭,将石头取了,带到教室去,上课时就可以手拿着或者放怀里取暖了。
人的体质对寒冷的反应真是不一样。那么寒冷的天气,有的人手脚不会冻坏,但是我的手脚经常是被冻坏的。每到冬天,手脚都会肿胀起来,笔都要拿不起来了,所以写出的字歪歪扭扭。
天冷把手脚冻胀了,天气转暖和,手和脚就更受不了。开始发热发痒,于是,挠,不停地挠。手还可以挠,脚就不行了,上课时间挠脚也不现实。上课时,就用凳子的腿去压发痒的脚,或者用一只脚用力踩那只发热发痒的脚。这个时候,真有种想把这发痒的手脚剁掉的感觉。
冬天过去,春天来临,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冻坏的手脚的肿胀渐渐下去了,皮肤变得松弛,起了褶皱。有时候,冻坏的手是会裂口的,裂开的口子大小不一,大的张着嘴的样子。看着咧着口的小手,就跟那种灰黑色的书叉子似的,不堪入目。
小学就在本村就读,走着路就去学校了。等到了初中,要到几公里外的乡中学去,需要骑自行车来回。最受罪的当属冬天,每天迎着寒风,骑行在马路上。遇上寒冷有霜的大雾天,到学校时,俨然成了满头银发的老人,因为,一路骑行头上早已成了双菱冰挂。
赶上下大雪,骑行在嘎吱嘎吱的雪地里,倒还安稳。最怕的是雪融化后,第二天结了冰,骑行在冰上就很需要技巧了,不能骑得太快,容易刹不住车。或者一刹车,就摔倒了,摔倒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拍下个慢镜头应该会很帅。每到这个时候,那些走路上学的学生可高兴了,大家都盼着骑自行车的学生摔倒,那真是生活的一大乐趣。看到一个歪歪扭扭的骑过来了,就开始起哄,本来骑车的人心里就有点慌张,感受到起哄,车子摇晃的更厉害了,直到即将要摔倒了,那人想要下车,一只脚要撑在地面上,但是由于路面太滑,又有一个加速度,所以脚下一滑,人车都摔倒了。瞬时,身边想起了“哈哈哈哈”的哄笑声。骑车的人赶紧扶了车子,推上一段,或者胆子大点的就再一次歪歪扭扭地骑上了。
这就是我对小时候寒冷的记忆,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寒冷中生活着,学习着,一年一年,经受着这样的重复,每年都是肿胀的手脚,开春恢复,然后下一年,重复,已然成了定律。
直到后来读了大学,参加工作,才开始不再面对寒冷的恐惧。才知道原来寒冷并不总是会冻手脚,原来比我们生活在更寒冷地带的东北人也并不都会遭受那样的冻伤。但是儿时寒冷的记忆却永远抹不掉,这也是自己成长中的一种经历,一种磨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