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飘,怎能不喝高?
人际交往少不了要喝酒,居家生活一样离不开酒。酒场老手喜欢根据喝酒后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素质、能力,也会根据脸色的变化来决定是否继续劝酒。一般认为,喝酒后脸色发红,说明酒量很小,而脸色白说明酒量很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有必要重新做一次了解,
我们先来看看酒精进入到体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体喝下去的酒精90%在肝脏代谢分解,10%直接从肺呼出或从尿中排出。整个代谢过程分为两步,其中需要两种酶的支持,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酒精代谢第一步,乙醇脱氢酶将乙醇的外套脱掉,变成乙醛。
酒精代谢第二步,乙醛脱氢酶将乙醛的短袖脱掉,代谢为乙酸。
那么乙酸一般没啥毒副作用,最终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完整的酒精代谢过程就是这样。
那这和喝酒变脸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你喝酒会脸红,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没了他推波助澜,乙醛就在身体内堵死了,这让毛细血管迅速扩张,导致面部绯红,但这和酒精过敏又不是一回事儿。
酒精过敏大多都是过敏体质,大多数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皮肤会发红、起红斑还伴有瘙痒。而喝酒脸红使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但除了脸部发红,其他地方没啥症状。
研究发现,东亚人普遍缺乏乙醛脱氢酶,所以喝完酒更容易产生急性酒精中毒,引发肝损伤、痛风、心血管疾病。
而喝酒不脸红,甚至越喝脸越白的人,是不是代表着他们更厉害?
其实事实恰恰相反,这反而情况会更危险,因为他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没啥用,活性都低,这类人酒精喝到肚子里后,主要靠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来进行缓慢代谢,而酒精代谢过慢会加大对肝脏和心脏的负担,导致血压下降,血管收缩,让人脸色发白。
原来这两种人都不能多喝酒。
那到底什么人才能喝酒呢?
酒精界千杯不倒的天之骄子无疑就是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很强大,酒精一进来他们就立即分解,整个通路都很强,不脸红、不难受,最多身上出点汗。
酒量由代谢酒精的酶活性决定,而酶活性又取决于基因型,所以酒量这个东西是天生的。
有些人不禁要问了,不是可以练出来吗?原来我喝不了三杯,慢慢学喝酒后,现在十杯都不在话下,这种思想可很危险。
酒精耐受分为两种,代谢性耐受,即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实现,功能性耐受,即让大脑通过不断练习对酒精不那么敏感。
拥有代谢性耐受的人就是前面说的天之骄子,而功能性耐受就是你们常说的多喝点就练出来了。
多喝确实能让大脑和器官逐渐适应酒精带来的刺激,对酒精暴露产生耐受性,但对身体的危害却没有一丝的减少,所以完全不建议大家牺牲身体来锻炼自己的酒量。
一项数据显示,饮酒是15到49岁中青年男性死亡的头号风险因子,饮酒量越大,健康风险越大。
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一天最大饮酒量应不超过1000毫升啤酒,250毫升葡萄酒,75克38度白酒,以及50克高度白酒,成年女性一天最大饮酒量应不超过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50克38度白酒。
当然最安全的酒精摄入量为零,毕竟酒精早就被认证为一类致癌物质。
柳叶刀也曾发表研究,就算只喝一滴酒,对身体也是有害的。但有时候面对劝酒文化太严重,不得不喝,这时有没有什么靠谱的方法解酒呢?
首先尚不存在一吃就有用的解酒药,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目前没有以解酒以及类似适应症批准过的任何药物,一些朋友可能吃过某品牌的解酒灵,感觉还挺有用的,就是吃完疯狂小便,部分解酒药确实有利尿、止痛的作用,但他们没法真正解酒。
大家也都知道,解酒靠的是那两种酶,这些药物吃多不仅没用,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
部分人还会用以下这些方法解酒。
蜂蜜水解酒。
蜂蜜里的果糖只能提高乙醇脱氢酶的效率,而对乙醇的产物乙醛丝毫没有影响,该醉还是得醉。
那热牛奶解酒呢,虽然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但不是每个蛋白质都能上,不过喝酒前喝点牛奶可以缓解酒精在胃内的吸收,也算勉强有用。
如果用喝茶解酒,茶叶中含咖啡碱、茶多酚,醉酒后饮茶不但不能解酒,反而会使得心率跳动更快,增加身体负担。
那是不是就彻底没有解酒的办法了呢?
其实从延缓酒精在胃肠道吸收的角度,适当解酒还是可以做到的,比如下面这两条,喝酒前先垫垫肚子,比如吃点米饭或菜打底,可以减少胃肠道的损伤。
酒不要混着喝,各种酒的酒精含量不同,混喝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大家有听到过最奇葩的劝酒词或经历过哪些被劝酒的时候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