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 5 月我家服役 6 年的老 PC 終于燒了老舊的 CRT 顯示器和前端總綫祇有 300 的主板,正式退下來讓位給預定買的新 PC. 我在中關村上反復對比各個零件,最終選定了一個配置單。具體的單子我已經記不清了,祇記得我始終堅持遵循性價比原則——嗯,CPU 是奔騰 E5200, 一塊可以小心點可以超頻超到爽的芯片。最終的價格是 2000 塊,而舊 PC 買成 4000 多。
現在這台機子跑著 32 位 Windows 7 給我媽上網和打麻將。而當年我拿它裝過 Ubuntu 搞過 C++, 甚至加了塊顯卡打過《古劍奇譚》——唔,你們知道國產游戲一向優化比較差。
這臺機子性能當然不高——但是他便宜啊。
它的性能已經滿足了當時的我,這就夠了。我當時的需求,無非是流暢地玩玩《仙劍奇俠傳 》,用 Visual Studio 2008 寫點程序,看看動畫而已。
性能因爲滿足需求而有價值。
2012 年 Nexus 4 發售之前,我的舊 Motorola 手機壞了,我買了 Galaxy Nexus. 買他的目的,除了享受原生 Android 和 Google 服務以外,還要能拿來開發 Android App——而它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2013 年 11 月 Nexus 5 發售,我訂了一臺,因爲我的 Galaxy Nexus 上十分鐘多圖的桌面版網頁就會高熱,要是這樣不停地玩一個小時就會自動重啓。同時,沒有 Android 4.4給我升級,我用不了新的 API.
這時候 Galaxy Nexus 就無法滿足我了。隨著事態變化,性能和需求的關係也是會變化的。
我覺得性價比這個概念不能很好地描述一個產品,我提議用性能—需求—價格模型來替代——雖然,不知道之前是否已經有人提出過了。此處的性能就是滿足需求的東西,需求就是人完成某事的所需,價格就是使用產品需要付出的代價。
首先拆出性能和需求,如圖
圖中需求我畫得比較大,因爲人的需求總是無盡的,你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有新需求,性能永遠追不上需求。但是對於個體人來説,個人需求的圓就會在需求圓的内部任何一個地方,所以我沒畫。
性能滿足需求的部分有价值,而當人的真實需求,即個人需求圓被性能圓覆蓋的時候,我們就說性能滿足需求。而其他部分,比如説如果個人需求圓在性能圓内被完全覆蓋,沒有覆蓋需求的部分性能就是過剩的,這部分就是無價值的,是純粹的浪費。價值這個概念不在模型裡面,而是一種評價,性能、需求和價格則是確實存在而可以相對量化的。
另一種情況下,是性能不能覆蓋需求,那麽性能不能滿足需求,這個產品根本不用考慮了。總之,凡是不能覆蓋到需求的部分性能統統是浪費,在他們身上花錢是無益的。
但是哇,需求可不祇是所謂「需求」哦。
當然,性能也不祇是「性能」。不過性能的組成部分更複雜,我們放一放再説。
一個產品能做很多事情,有些功能讓你很想買它,或者說你想買一類產品的時候主要是因爲這些功能驅動你,那麽這些功能滿足你的核心需求。比如,近期我想買個平板,主要的需求是看 PDF 文件,那麽要滿足我的需求,產品就應該配備大屏幕、兼容某個版本的 PDF 閱讀器、打開大型 PDF 文件的時候依然流暢。
我們拿 Surface 做例子,它有這些功能:10.1 寸屏幕、Modern 版的 Adobe Reader 和自帶閱讀器、足夠好的 CPU 和 2GB 内存。
可是我偶爾還是希望能看看視頻玩玩觸摸遊戲的,雖然他們不重要,因爲我有筆記本——好吧,可是運行 Windows RT 的 Surface 的性能也可以讓我看視頻和玩簡單的觸摸遊戲 ,你們知道二手 TouchPad 的性能確實跟不上時代了。這些計算力既能滿足我的核心需求,又能滿足我不重要的、可有可無的需求。
當多個產品都滿足核心需求的時候,如果產品能滿足更多的可有可無的額外需求,那麽他將更吸引人。爲什麽早期國產的數碼設備,甚至直到今天各種國產的產品,特別喜歡大而全?因爲人性懶惰、貪便宜,人都喜歡一個簡單的、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尤其當人的核心需求其實不多的時候。在後面我們會知道,這也是一種攤薄成本、降低平均價格的形式。
額外需求同樣有權重,對不同的人來説,UI 的權重不同,甚至同樣是 UI, 圖形和字體的權重也不同。或許我應該給額外需求多畫幾個圈來表示這個,不過分層因人而異,還是算了吧。
比如説,我試用了一下 Any.Do 這個應用,核心需求是 To Do 記錄和提醒。可是市面上有一大票應用滿足它,我怎麽選擇?我根據應用的額外功能,比如説 UI、交互、云同步、多樣化的鈴聲等等來決定。然後,用了五分鐘我卸載掉了它,因爲——他的中文字體太難看了。這時候,UI 的字體這個需求佔了很大的權重(嗎?)
當然更複雜的情況是這個:性能滿足一部分核心需求和一部分額外需求。
怎么選擇呢?我的答案是:我不需要一個半廢品,不能滿足核心需求的東西都不能要。也就是說,核心需求——既然是核心——必須被滿足,這是購買產品的底線。
我們回頭來看看性能。 性能有很多種,一種分類法簡單地把它分成兩種:通用的和不通用的。比如説吧,圖形計算力祇能算圖形,那它就是不通用的;CPU 既可以做普通運算,又可以調去算圖形,他就是通用的。所以一臺 PC 可以沒有獨立的顯卡,但不能沒有 CPU.
但是換一個場景,我要玩游戲,那麽在圖形方面圖形計算力就是通用性能了,因爲每個遊戲都需要圖形。這時候假設我有一張 N 卡,遊戲特地爲 PhysX 優化過,那麽他就是不通用的了,因為 A 卡用不了 PhysX。
這裡可以看出來,通用與否是有場景範圍限制的。通用性能換個場景可能就不通用了,反之亦然。比如説,一塊支持 CUDA 的顯卡可以用來視頻轉碼,相對于單純的視頻解碼和遊戲圖形計算能力他更通用,但對於整個計算機的工作來説他還是不通用的。
通用性能能滿足更多的額外需求,所以產品應該盡可能製造通用的性能——在很好地滿足核心需求的前提下。
另一種分類法則是基本性能和額外性能,前者滿足產品基礎即用戶的核心需求,後者滿足額外需求。基本性能是必須有的,而不同的額外性能可以有選擇地搭配。
手機滿足基本的通訊功能,我可以選擇除此之外他還應該搭載什麽:極好的攝像頭、LTE 網絡、超高清的屏幕……這些性能根據不同的需求有所取捨。
另一種分類是高價性能和低價性能,這個不需要太多説明,就是按照其價格區分。
不同分類法分出來的性能會相互重疊,一種通用性能可以是廉價的又是額外的(比如説大容量云存儲),一種高價的非通用性能可以是基本的(比如說玩《鏡之邊緣》你需要一張支持 PhysX 的 N 卡)。
小結一下,在需求和性能的關係中,有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 需求分爲核心需求和額外需求
- 產品必須擁有好的基本性能以滿足核心需求
- 產品應該盡量多地滿足額外需求
- 通用性能的提升能更好地滿足額外需求
- 不滿足需求的性能無價值
接下來是需求和價格的關係,我們知道,或模糊地知道,需求和價格之間的關係不能直接描述——嗯,我們少了一個叫做“供給”的東西 。在這裏我們假設供給總能滿足需求,滿足單位需求(這什麽東西?)的價格一定。
需求越多,價格越高。但是需求有很多種,它們的單位價格有高有低。
在購買產品之前就要確定自己能夠承受什麼樣的價格,這個限制了需求滿足的程度。
我們還知道性能和價格的關係,性能不是樹上長出來的,獲取性能需要成本,最直觀的就是耗電量,同樣的芯片運行同樣的時間,頻率越高越耗電。換言之,一定的價格祇能買一定的性能。
當然,性能有很多種,不同性能的價格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滿足不同需求的不同性能,他們的價格是不一樣的。通常性能越高,價格越貴,而且增長很快。
這時候就有了一個三方的關係:性能越高、滿足的需求越多、價格越高。當然每種產品參數之間的函數關係是不一樣的。
當用戶無法承受滿足其需求的價格時就會放棄一部分需求,以求降低價格;當用戶的基本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時候用戶會放棄產品,以獲取其他選擇;當性能無法滿足需求的時候就不得不降低價格或提升性能,以提高吸引力——總之,要以各種形式降低同一程度實現某種需求的價格,這是產品保持吸引力的辦法。
但是這句話的意思很容易被誤解。回頭撿起 Any.Do 的例子來,字體的權重真的有那麽大嗎?不是這樣的,放棄他的原因是,我可以以極低的成本換一個 To Do 類應用。就是説,滿足字體這一額外需求的價格非常低。這個例子説明的是,價格太低的話,每一項需求“看起來”都會變得重要——雖然他本來可能是最外圍的額外需求。
產品方應該怎麼看?降低價格的意思不單單是「降低價格」,還可以是「提高性能」、「滿足更多需求」,這是我之前提過的。
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事情還有更多麻煩。我們知道一個產品必須滿足核心需求,根據這個我們已經可以篩選出一大堆不需要的和价格太高的東西出去了。剩下的產品,祇有滿足額外需求和這部分性能的價格上有差異。 這就是爲什么我說額外需求有不同權重之分,祇有這樣我們才能分辨花在這部分上面的錢值不值。比如在 Sony 定製一臺 VAIO (很遺憾 Sony 放棄了這項業務),加觸摸屏需要額外的 100元,而大容量電池需要好幾百,就 VAIO 的素質來説電池的必要性不高,我會選擇觸摸屏。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談性價比了。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出結論說,滿足同樣核心需求的性能,價格越低越好。
這當然是對的,祇不過每個人祇要能獲得足夠的信息都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困擾我們的常常是額外需求。
哪種屏幕好? 是要攝像頭還是系統?都是 Android 選升級最快的 Nexus 還是屏幕更大的 Galaxy? 同樣是可以裝 X 的 iPhone 要 iPhone 5C 還是 5S ?要哪個顔色?
我們很難量化出額外需求之間的差異,不過至少可以感覺到,權重越大的額外需求值得我們花相對更多的錢(雖然,不一定真的花出去了,但有這個意願),而爲不重要的邊緣需求購買性能,我們願意花的錢不會超過某個比較低的額度。
這就是爲什么用通用性能滿足更多的額外需求更吸引人,因爲同樣的性能能夠複用的話,價錢就會便宜些。
當不同產品滿足額外需求的價格相同時,容易引發選擇困難——如果沒有特殊的需求的話。如果它們都是 0, 就像我說的,需求的權重會看上去很高。
現在可以重新定義性價比了。
如果我們願意繼續使用性價比這個詞,那麽必須強調性能對需求的滿足,以及性能和需求的差等,然後再來談價格。不談這個,性價比就無從談起。
必須專門指出,價格遠遠不是錢。免費產品時代,對產品的依賴就是價格,祇不過表現不一樣,放棄一個產品、學習使用一個產品等等才是這個時代的價格。
總結和推論:
- 需求有差等,核心需求是最重要的、必須滿足的,而額外需求可以不滿足,有不等的權重
- 性能必須滿足需求,否則沒有价值,祇能拉低性價比,也就是說,拉低銷量
- 價格必須放在需求上衡量,在滿足核心需求之外,衡量滿足額外需求的性能的價格才是性價比的主要用途
- 要製造夠高的性價比,就要製造許多通用性能來滿足各種額外需求,或者製造核心需求
- 不能讓價格太低,要保證用戶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更不能讓用戶輕易抛棄產品
- 購買產品應該首先考慮核心需求和基本性能,其次考量額外需求被滿足需要花多少代價,尤其是不要買太多無用的性能
應該還有很多可寫的東西,不過到這裡基本的東西應該很明白了,我希望我不是在瞎扯,真的。寫完我就打消買Surface 的念頭了——不是因爲額外需求什麽的,主要是因爲我連核心需求都買不起嗯。
利益相關:本人和文中提到的所有公司和產品都沒有任何利益關係,希望看到的朋友能給個機會讓我跟他們有點什麽利益關繫,好讓我實踐出真知檢驗一下上文的内容。
路過轉載(怎麽可能會有)請私信獲取授權——當然是要付費的。
(本文原載於我已廢棄的知乎專欄并於今日—— 2014 年 3 月 10 日修訂,重新刊載于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