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节奏混乱,有小半年没有写这类书的读书笔记了。
虽然以前也不太会写,现在就更加感觉无从下笔了。
既要写读书体验,又要避免带入太多自己的主观感受,平衡困难。
以前不了解蔡崇达和《皮囊》,甚至是阅读中也一直以为是一本短篇小说集,直到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在写作者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
整本书总体上很喜欢,如果主观感受客观化,能有9+分。
感觉文字铺陈的刚刚好,没有差点儿意思,也没有过犹不及。
没有皮囊的包袱,能够活的更加轻松和恣意。
母亲对父亲的感情,一定要建成房子的这口气,也支撑着她一生。
父亲对疾病的态度,也是所有普通人对待人生苦难的态度,沮丧颓废——乐观抗争——绝望——接受,人的容器很大,韧性很强,很多事遇到之前,自己都未必知道能够承受。阿小要每天坐车经过父亲自杀的大桥去讨生活。
重症病房里儿子一定要放烟花,不想让父亲有遗憾,最后父亲也如愿走了。
人总是要找到一些东西寄托和纾解自己的情感,包括神明,也包括家。
不管是两个阿小,还是文展,甚至是厚朴和黑狗达自己,其实都活在规划的人生里,不同可能在于,现实照进理想时候,是不是能够调整,是不是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望。
海是藏不住的,也圈不住。对待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和它相处的方式。
读《皮囊》,看到了作者和作者想要看见的人,也看到了自己,看到自己也想要看见的人。终其一生,“我希望自己能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他们相处的最好方式。”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无数人,只是他们参与我们旅程的时间和深度不同罢了。对一个人最大的尊重是理解,但是囿于情景,未必能做到。有些时候,也在理解他人的同时,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未必想面对。我希望自己,看到和理解世界的参差,也看到和理解自己的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