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结构图谱
1 故事设计术语
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寰宇,每一个人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的可能性。大师的标志就是仅仅从中挑选出几个瞬间,却能向我们展示其整个人生。
2 结构
① 在生活故事漫流中,作家必须做出选择。虚构的世界并不是白日梦,而是一个血汗工厂,我们在里面辛勤地劳作,挑拣浩如烟海的素材,将其裁剪成一部影片。不过,当有人问“你选了什么”时,没有两个作家会做出同样的回答。有人在寻找人物,其他人在寻找动作或纷争,也或许是对白、意象、心情。
【按】如果我们把生活比作超市,每一个作家进入选择,出来时,可能没有一个人选的是一样的,他们用自己选择出的一个的东西来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生活远比超市要复杂,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新闻,人们饭后的八卦,大街晒太阳的猫咪,飞驰而过的车等等,都可以进入我们的作品。
生活实在太丰富了,社会赐予了我们这么多的东西,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从中广阔的生活中撷取一点,成为我们作品的素材。
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所以,一个优秀的作家除了善于观察,还要有智慧,选取最合适的素材进入自己的作品中。
② 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按】这段话写的比较拗口,实际上表达的是,我们如何取舍素材、如何组合素材,不是随便的,而是要服从你的写作目的。不符合你的写作目的的,那就可以暂时舍弃,放在备料区,也许下一次的写作中会用到。同理,故事如何排列,也要看你究竟想告诉读者一个什么东西,是关于亲情,还是爱情,亦或者是友情等等为准。
3 事件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一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并通过冲突来完成。
【按】这句话包含了三个要素:变化、故事价值、冲突。
首先,“故事”意味着变化。
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多数是重复、无聊而单调的,如果我们如实地记录每天的生活,那势必无法吸引读者。就像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说“文似观山不喜平”,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奇势迭出,最忌讳平坦。《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经过一个坎儿,马上就是另一个坎儿。读者的心情刚因唐僧解救而开心,马上又紧张了起来。而且妖魔鬼怪各种各样,千变万化,才能引人入胜。
其次,“故事”生成价值。
《三打白骨精》中,读者看到妖怪准备吃唐僧,孙悟空为护师傅打死妖怪,最后却被撵走的情节之后。自然会生发出妖怪的可恶与狡诈、孙悟空的勇敢无畏、唐僧的不辨真伪的价值判断,这就是情感经验。
而故事价值就是那些具有可以随时走向反面的二元特质的人类经验。
比如生/死,爱/恨,智慧/愚昧,力量/软弱,兴奋/无聊,善/恶,是/非。
上面的故事中,孙悟空的善与妖怪的恶,妖怪的诈与唐僧的愚也属于故事价值。
最后,“故事”需要冲突。
我们知道故事需要戏剧冲突。
常见的戏剧冲突如人与人的冲突(人际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自我的冲突(内心冲突)。
孙悟空和妖精的冲突属于正与恶的对抗,他在坚持自己的判断与听从师傅的错误指令之间的矛盾属于内心的冲突,他大闹地府勾画生死簿就属于逆天改命,其实也是人与自然的冲突。
4 场景
① 理想的场景即是一个故事事件。
② 一般而言,要检验一系列活动是否构成一个真正的场景,应该问这个问题:他是否能够被写成“一个整体”,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
5 单位
① 在场景里最小的结构单位就是节拍。
② 序列是一系列场景——一般两到五个。
③ 幕是一系列序列的组合
④ 一系列幕便构成所有要素中最大的结构:故事
【按】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节拍、场景、序列、幕、故事
6 故事三角
① 设计情节是指在故事的危险地形上航行,当面临无数岔道时选择正确的航道。情节就是作者对事件的选择以及对其在时间中的设计。
比如,我们以一个男子在地上捡到300元钱为故事的开端,后面可以根据男子的不同选择引出不同的故事后续,而且每一个箭头都还可以不断地增加新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后面又有无数种可能性,作者选择了某一种就需要在这条路上继续把故事讲下去。这里,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的才思
和我一样,选择了一条常规的道路,读者可能一眼就能想到后面的故事情节,那样的续写就是失败的。说明我们没有找到一条更好的路。
设计情节就像是你开着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岔路很多的公路上。如果你决定走某一条岔路,你一定已经想好这条岔路上的各种离奇的故事,这一点你大体的知道的,但是你又不能让读者提前知道。因为读者也走过很多岔路,他如果一看你拐到这里,就猜到了你的下一步棋,那么你就需要设计地再难一点。
7 故事设计的政治学
①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艺术和政治绝无任何瓜葛,但是现实中,政治潜入故事的三角:审美的政治考虑、电影节和电影奖项的政治考虑,以及最重要的,艺术成功和商业成功相博弈的政治考虑。
② 我们每一个人都天然地在故事三角的某个地方拥有一席之地。危险的是,更多地出于意识形态而非个人的原因,你可能会感到被迫离开自己的固有家园而跑到一个故事三角的遥远角落去工作,作茧自缚地去设计你在内心深处并不相信的故事。
【按】艺术不可能不受政治的影响,不可能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比如美国的电影会受个人主义至上的政治正确影响,同理,我们国家的作品也不可避免会打上集体主义的烙印。当下的意识形态,实际上也融合了一些传统的思想在其中,所以,中国人的作品还是根植于东方文化的背景的。
只能说,要在艺术和政治之间达到平衡,不能彻底倒向一边。
③好莱坞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对比
a好莱坞电影秉持着质朴天真的乐观主义精神,常常出于商业的考虑而并非对真理的召唤,而强行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
b艺术电影则秉持着质朴天真的悲观主义精神,常常为了时髦的缘故而并非对真理召唤的回应,一味沉湎于生活的阴暗面。而真理,却总是停留在中间的某个地方。
c好莱坞电影中的故事常常过于牵强,且陈词滥调居多,所以导演必须用别的东西来补偿,以保持观众的注意力,因而不惜诉诸变形特效和惊险动作
d艺术电影中的故事则显得太单薄,导演弥补的办法有二:信息法和感官刺激法。或者采用语言密集的对白场景,如政治辩论、哲学思辨以及人物对其情感的自觉描述;要么利用花哨的制作设计、摄影或音乐,以愉悦观众的感官。
e“好莱坞电影”还是“艺术电影”过度泛滥已使其互成镜像:故事讲述已经沦为徒有其表、令人炫目的声光奇怪,以免观众注意到故事本身的虚空与伪劣……于是乎,犹如黑夜紧随白昼,随之而来的便是乏味,两者概莫能外。
【按】
“好莱坞电影”关注的是票房,追求刺激、离奇、怪异,故事的曲折多变,悬念跌出,以此来吸引观众。可是抛开声光电等特效,背后的故事
有一些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好莱坞电影契合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精神,是美国的政治正确和主流价值观,还是有很多的观众。
“艺术电影”有点反主流,它不喜欢光明的尾巴,而喜欢揭露黑暗,以此来显示自己不可多见的才华和深刻的思考,但是同样缺乏讲故事的能力。作者对美国的电影有如此深刻的反思,是难能可贵的。
他提倡,“好莱坞电影”和“艺术电影”二者能取长补短,防止极端化,而取中间区域。
我们国产电影也应该借鉴,对于主旋律电影来说,“如何把主旋律的故事讲好”是一个大课题,如何能用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影响了国民,而不是也学好莱坞那样特效炫技。说到底,讲好故事的核心,其余都是外在。
8 作家必须以写作为生
① 一个有才华的作家若要在电影、电视、戏剧和出版业界的真实世界中生存下去,一开始就必须明白以下事实:随着故事设计从大情节开始向下滑行到小情节、反情节和非情节时,观众的数目将会不断缩减。
② 经典设计是人类思维的镜像存在。
9 作家必须精通经典形式
① 程式/自由,对称/不对称之间的这些循环就像雅典派戏剧一样古老。艺术的历史即是一部复兴的历史:传统的偶像被先锋派砸碎,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锋派又变成新的传统,到头来又会有一个新的先锋派利用其祖父的武器来攻击这个新的传统。
② 大师,首先必须要精通大情节。不要以为自己看过一些影片就已经理解了大情节,只有当你确实能写出像样的作品后,你才敢说自己已经理解。作家需要不断磨炼技巧,直到知识从左脑滑向右脑,直到智力感悟变成一种谋生手艺。
10 作家必须相信他所写的东西
① 年轻人被教诲说,好莱坞和艺术是相对的。因此,那些初出茅庐者为了被人视为艺术家,便落进了这个圈套,他们写作剧本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不是什么。他们为了避免商业主义
的污染,便回避了闭合结局、主动人物、时空顺序以及因果关系。结果,其作品便被矫揉造作所荼毒。
②如果你在写作时一只眼睛盯着稿子,另一只眼睛盯着好莱坞,为了避免商业主义的污染而做出一些违心的选择,那么你便是在拿文学撒气。就像一个生活在强大父亲阴影中的孩子,你打破好莱坞的“规则”,是因为这样能给你一种自由感。但是,对父权的愤怒反抗并不是创造力,而是为了博取关注的忤逆行为。为不同而不同就像对商业法则的盲从一样空洞。你只能写自己相信的东西。
【按】作者的这段话有合理之处,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进行创造,不能情绪化地创造。当你标新立异地振臂一呼时,可能你吸引人的是你的观点,你的一个理念,但是你的才华不足以让你创造出能支撑你理念的佳作,这样你的理念就变成了空洞的口号。
所以,当你实力渺小的时候,必须要“潜龙勿用”,必须要学习“好莱坞电影”好的东西,把大情节好好地学会,学到家,成为高手。然后你才有资格去反对这个模式。
凡事都是如此!每一个领域都不乏一些提出新观点的人,这些人往往都很年轻,怀着反抗权威的想法去提出自己的主张。结果,往往沦为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他们提出“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但他们的旧文学也写的很好,鲁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周作人等等。正是这些文学巨匠的引领,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