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前半生,我有一个梦想,一直没有变过,也一直没有实现过,那就是写一篇小说,出一部书,当一名作家。
我产生当作家的念头,应该是在小学的时候。因为小学前,我不识字,我的父母也不识字,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们好像也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我的街坊邻居不识字是普遍现象,少数识字的当了村干部,当了民办教师,上过高中的凤毛麟角。所以根本不可能知道作家是何物。
我产生当作家的念头应该不是受老师影响,我的一年级语文老师,听说是小学毕业,之所以当老师是因为她的公公是老师,她只教一年级。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换成了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帅小伙,他干净、阳光、还会用普通话念课文,只记得他第一次用普通话给我们念的是《采燕窝》,还记得他讲课的时候,说到太太戴耳环的时候我们偷偷地笑,因为太太和耳环这个词儿很洋气,很腐朽。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学写作文,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换成了一位资深数学老师,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改教语文了。
我产生当作家的念头大概是因为一篇作文受到了表扬。那时候大家都没有辅导书,也不知道去哪里买辅导书,只有读课本,反复读,反复练,尽管用包装用的牛皮纸包了书皮,一学期下来也难免把书读成了烂面页。忘了老师教的怎么写作文,记得我无师自通地仿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写的一篇作文——《课间十分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写作文的兴趣日增不减。
我确立当作家的梦想大概出于光宗耀祖的志向。虽然我是女孩儿,传统观念里女孩儿将来都是泼出去的水,但我的观念是男女平等,光耀门庭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那时候本家出了个“艺术家”叔叔,他会画画,他画的戏曲人像比如说吕蒙正、杨宗保、穆桂英、花木兰,被我们讨来贴在墙上,蓬荜生辉。后来,他把艺术转化成了手艺,转化成了生产力,街邻街坊,三里五庄,谁家有白事,他给人家敬棺材头、扎纸扎。把后来这段掐掉。话说某一天,某几天,我躺在床上,看着墙上叔叔画的花木兰、穆桂英,光宗耀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家要出一个画家,还有一个作家。当然,这个画家就是那个“艺术家”叔叔。那这个作家,责无旁贷,当仁不让,就是我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