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完成情况】
初始目标:7月26日前将包括衣物、日用品、书籍、纸质资料和电子产品在内的全部必备物品整理装箱并登记入库,同时将剩余闲置物品按需处理完毕。
实际进展:书籍和电子产品全部整理完毕,衣物完成80%,纸质资料和日用品完成50%,闲置物品处理未完成。
【亮点与不足分析】
亮点:
- 清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行动执行的效率。
- 相对详细的计划,确保了任务的顺利推进。
- 先前建立的服饰系统,在衣物整理过程中体现出了边际成本递减的效果。
亮点原因:
以终为始原则的实际应用
在整个整理过程中,清单实质上是对每个具体行动所要获得成果的具体描述。
购买任务自然不用说,清单上的物品就是行动最终要得到的成果;而将物品按照购买途径进行分类则是将购买任务分解为不同渠道的购买行动之后的具体成果。
整理任务中,行动最终要得到的成果是分类包装后的必备物品,所以行动前将必备物品列出,并进行分类的过程实际上就包含了对从未收拾的现状到收拾完的结果的路径推演过程。目标的牵引力作用
行动前对于任务目的澄清和目标明确的过程,使得大脑对整个任务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理解和认知。而计划的制定相当于提前对注意力进行了分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系统1自主反应大量出现的机会。系统化带来的复利
虽然建立服饰系统的当下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但长期来看,以后购买衣物,搬家整理衣物,以及平常搜索合适的衣物,都可以在电脑前完成,而不必像以前一样翻箱倒柜,未来节省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一点点。
不足:
1.计划时对任务耗时预估不准,导致任务进度滞后。
2.前期计划对风险的考虑和理解不足,防范措施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作用。
3.同时间推进《思考快与慢》共读活动和观察团活动,多项有必要难度的任务同时进行,导致注意力被严重分散,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反思不够深入。
不足原因:
对目标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入
主要体现在对于目标四要素的具体界定和风险防范的认识不足,填表时只是做了形式上的填空,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这几项内容的真正意义。
执行过程中对亮点和不足及其原因的分析也只是做到了表面的具象描述,未能深入发现本质的东西。刻意训练不够,多任务推进能力不足
尽管知道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但只会应用在单一的任务处理当中,一旦需要多任务推进,就很容易陷入混乱当中。比如这次目标达成术任务与共读活动同时推进,加上观察团的活动,直接打乱了之前好不容易形成的一些习惯,又开始被事情追着跑。
【经验总结】
- 一切事情都必须从目的出发,澄清目的是开始行动的前提。
- 行动前做好尽可能详细的计划,可以极大减少行动时的迷茫和精力浪费。
- 重复的事情系统化,自动化,建立小系统是会产生复利和边际成本递减效应的行动。
- 目标制定中针对进度的风险防范:如果是可控因素导致的进度风险,就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是不可控因素导致,那么就要调整进度。
- 不管项目计划详细到何种程度,任务的完成都是由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完成的,一定要坚持做日计划和时间记录,否则即使任务完成,心里也会觉得乱。